跟家庭成员在一起工作的时候,我常会注意到一个现象:由于长久的认识,我们对自己了解家庭成员的程度,有着过度自信的错觉。
“你就是……”“不要再说了,你只会……”“你是觉得在一起这么久了,没有感觉了是吗……”“你这种做法,跟某某有什么两样?”
这不只是单纯的沟通技巧问题,还有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的解读,任意将对方的话做过度延伸,有些人只想听自己想听的话,带着目的曲解对方的话……这实在让人气馁又不得不面对。
先生可能误会太太觉得他没能力,太太怀疑先生说她不会带小孩、理家务,小孩则可能认为爸爸妈妈偏心……我们的误解,常有方向性,例如跟我们没解决的情绪问题,或者最近关心的事件有关。
只听某一方说话,跟同时听双方说话,差异真的非常大。我有一次进入校园处理霸凌事件,听亲人、老师、学生三方的说法,完全是各说各话。没有当场看到各方一起互动,就很难拼出事件的全貌。把每一方的话各自听过一遍,还是有可能搞不清楚状况。
感知能力相差太大的双方,就算是同时在我面前对质,也会公婆皆有理,有理说不清。所以,我绝对能体会,有些人真的不适合沟通。万一这个不善于沟通的对象,掌握了家庭中的大部分资源,那这个家庭的其他成员,就会过得很辛苦。
提升沟通技巧能让双方的认知接近
此外,沟通也要看彼此的个性,有些人讲话很到位,会有各种假设的状况,场面控制得很精准。但有人就是粗线条,听个大概、抓个方向就去做,结果往往达不到另一方的期待。
有些人讲话看心情,心情不好,讲法就改变。有些人不敢为自己负责任,自己说的话,一出现问题,就赶紧撇清责任。有些人的记忆力很差,有些人的专注力不佳,有些人常词不达意,还有些人就是习惯性地言行不一,双重标准,严以律人、宽以待己,跟这些人沟通就是要降低期待,避免受伤害。
另外,沟通也看互动双方的权力、角色及分工。有些人只是动嘴巴,但有些人就要去执行,比如老板对员工。那么,只动嘴巴的人容易把事情想得很简单,过于理想化,真正做事的人就很容易面临接踵而来的要求与批评。
有些人的要求除了清楚的指令,还有便条纸的提醒与辅助。有些人则是懒得讲,要对方自己“揣摩上意”,还要任劳任怨。
有些状况下,当事人要先追求自我成长,否则再怎么沟通也难顺其意。有些状况下,当事人提升沟通技巧,能让双方的认知接近,但通常要多花一些时间。我有如下三条建议。
第一,请执行者复述,听听他的意见。
做事的人,会有其习惯性的方法以及个人的偏好。对于有些事,做起来很起劲,便会追求精益求精;另外一些事,做起来意兴阑珊,则会能拖就拖,能减半就不想做完。
我们都清楚,发号施令的人,不能自己讲完了,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做事的人会照着做。请执行者发表意见,除了说明他“该”怎么做,还有他“想”怎么做,如何克服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等等,这些都是讨论的范围。这个部分花越多心思,就越能拉近双方的距离。
第二,厘清双方的沟通风格。(www.xing528.com)
每个原生家庭的训练不同,有些人讲话只是客气、礼貌,但有些人则是直白、简约。如:“你要不要把垃圾拿去倒掉?”虽然是疑问句,但有些人是当成肯定句在使用的。
一般的状况下,如果确实是肯定句的意思,那就用肯定句去表达,以避免误会。可是,如果积习难改,暂时还是要对方充分理解与包容,才能良好相处,毕竟渐进式地改进,常需要花上一段时间。
有些人习惯边思考边讲话,所以常自己讲完还会修正,那就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听他讲完。不过,一般来说,我们鼓励先想好要说什么,再把话说出口比较好。
有些人常想分享情绪,有些人则只想保持理性。在这点上,男女大不同,都要对方成为完美模范,那是强求。
有些人一讲起话来,就长篇大论,没有重点,逻辑也前后不一。这时候另一方就要学习做摘要,进行讨论,而讨论的共识,最好写下来,以免口说无凭,往后徒增困扰。虽然是家人,一般都以为不需要这么麻烦,可是有人就是连自己想要什么都搞不清楚,如果有文字提醒或作为证明,时时查看,可以让大家少浪费些时间。
我就遇到过某个耍赖成性的人,他的家庭成员跟他互动,常要使用E-mail、“脸书”或Line来帮忙,而且尽可能避免当面谈或电话讨论。没有人想这么累,但不这样做,他事后又反悔,大家也拿他没办法。
说实在话,有些人真的很不会说话,有可能是表达不完整,也有可能是用词不当,常引起他人的负面情绪反应。用文字来沟通,真的可以多少弥补说话的不足。
第三,理解对方的角色。
先生常不能谅解太太,觉得太太小气、爱计较。但是太太如果是家中的“财政部长”,那么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要算得精。先生要借钱给朋友周转,或者有大笔的非必要开销,一般太太都会考虑再三。
用钱这件事,常是家庭冲突的重点事件。有些原生家庭习惯储蓄,有些原生家庭则重视生活质量,这本来就需要沟通,如果刚好又加上角色的问题,喜欢储蓄的太太(如果是太太管财务)跟重视生活质量的先生,婚前、婚后花在金钱问题上的沟通时间就不能少,因为家庭成员常因对待金钱的观点不同,而伤害到彼此关系的基础。
教养小孩的价值观,又是另外一件常发生分歧的事情。如果多数时间是太太负责孩子的教育,那么,即使先生观念不同,也该事先沟通好,避免扯后腿的状况发生。父母的教育方法不一致,常造成孩子的情绪不稳定。
还有,对原生家庭的态度不同,也常常造成现在家庭的冲突。有些人是独生子女,有些人兄弟姐妹众多;有些人是外籍配偶,有些人是本地婚姻;有些人难得见家人一面,有些人可以天天见面。对原生家庭的依恋程度,每个人各有不同,不是说切割就能切割的。接纳、包容及尊重,是化解这种差异的不二法门。
有人常把工作的角色带回家,以命令句为主去互动,任谁都会觉得压力很大。有人面临即将失业或已经失业的困境,讨论相关的敏感话题,一不小心就会伤人自尊。
有时先生是家中的支柱,但人年纪大了,身体会出状况,有时会力不从心;孩子年纪小,正在发育,又有点调皮;太太希望家庭稳定、大家健康,又可能因主管家中饮食,所以会比较啰唆一点,这都无可厚非。
其实,如果只有“爱”,是不足以化解一切的。因为人有千百种,经过训练的爱、成长后的爱,会好一些,但也不见得无敌。沟通这种事,我们只能尽力而为,抱持着一定能沟通成功的想法,一定能有所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