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处理家庭冲突:教养技巧和情绪管理技巧

如何处理家庭冲突:教养技巧和情绪管理技巧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次,他受不了了,因为妈妈骂弟弟,实在没道理,根本是妈妈造成的错误,却全怪到弟弟身上。同学在爸爸的威逼之下,忍着泪跟妈妈道歉,妈妈还教训他一番,说“以后别得理不饶人”。我的同学疲于奔命,态度逐渐冷淡,太太也更加不可理喻,好似在报复同学对她的冷落。所以,我也常常只能给予简单的建议,谈谈教养技巧、家长自己的情绪管理技巧,请家长看看书,有空搜集网上的相关信息。

如何处理家庭冲突:教养技巧和情绪管理技巧

“从以前到现在,我好像一直只是家庭的旁观者!”

这位男性同学跟我很少见面,但一见面就聊很久。他说自己是家庭的旁观者。他虽然如此自嘲,但以现在的家庭来说,他赚钱养家,怎么也有一份苦劳。

他在一个艰苦的家庭长大,父母离婚前,他就常照顾年纪还小的弟弟,还要当妈妈的垃圾桶,听妈妈所有的抱怨。妈妈没有照顾到的,如弟弟的教育、家务,他都要去帮忙,因为他知道妈妈的辛苦。父母离婚之后,他更是承担起长兄如父的责任,几乎忘了自己也只是个小孩。

跟妈妈最严重的一次冲突,是在他上高中的时候。

他发现,他越来越能理解爸爸为什么没办法跟妈妈相处了。妈妈非常情绪化,跟弟弟互动全看心情:心情好,就很宠弟弟,弟弟要钱就答应;心情不好,就对弟弟大声指责。管教的标准经常不一致,造成弟弟不知节制,明明家里经济状况不好,小小年纪的他却随意挥霍。先前哥哥帮家里节省下来的钱,最后都让弟弟拿去买成套小说、原版CD、品牌配件……

妈妈的情绪常能牵动弟弟的情绪,两个人的感情很亲,这一点当哥哥的没意见。但是,当妈妈坏情绪一来的时候,弟弟也会被骂得很惨。这一次,他受不了了,因为妈妈骂弟弟,实在没道理,根本是妈妈造成的错误,却全怪到弟弟身上。他带着怒气,大声地把前因后果讲出来,希望妈妈搞清楚状况。

没想到,妈妈开始大哭大叫,说白养了哥哥,说自己要去当尼姑……讲话全不往“理”字上走,一副恼羞成怒的模样,甚至威胁要告诉她的前夫,也就是我这位同学的爸爸。果然,没多久,不明就里的爸爸打电话来,不管我的同学怎么解释都不听,就是要他道歉。

“做小孩的,就是不能对父母提意见,不管是什么理由!”

同学在爸爸的威逼之下,忍着泪跟妈妈道歉,妈妈还教训他一番,说“以后别得理不饶人”。这下子,我的这位同学对他妈妈算是失望透顶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只做好自己的本分,也不管弟弟了,一心立志考上大学之后离家自立。果然,本来跟妈妈最亲的弟弟,在没有哥哥的协助与缓和之下,与妈妈的冲突更加剧烈了。

“你怎么都不关心家里的事?!”妈妈对我的同学说。

我的同学不置可否,继续过自己的生活。从那时候起,他就知道自己成了原生家庭里的旁观者。有时候,弟弟跟妈妈聊天聊得很开心,他从外面回来,也只是默默地回房间念书,好像他一直活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一样。

他不是真的不关心,而是,作为旁观者之后,他更清楚妈妈以自己的情绪作为手段的伎俩。弟弟被搅在其中,看似跟妈妈亲近,但常常因此情绪焦躁,跟哥哥讲起话来也越来越不客气,更别提日渐频繁的母子冲突了。

“那像个黑色漩涡,我只能尽量避免自己被卷进去!”我的同学向我描述。

后来,他果然考上大学离家了,在大学里认识了现在的老婆。毕业后,他在当地找到工作、结婚,名正言顺地离开他的妈妈。弟弟也结了婚,因为弟媳的关系,故意在外面找房子住,也没跟妈妈住在一起。

这让妈妈非常生气,她打电话给我的同学,常常就是为了发泄她的不满,讲周遭亲友的坏话。同学也猜得到,妈妈大概在亲友面前,也会讲自己还有太太的坏话,所以,他总要找理由结束话题,减少情绪的涉入。(www.xing528.com)

过去没解决的,常会带到现在重演

说实话,同学在找女朋友的时候,本来是要尽可能避免找像妈妈那样的女性。女友看起来文文静静的,偶尔发脾气,也不太过分,单纯、善良就是她的特点。我的同学很喜欢她,就这样走上红毯,想要携手共度一生。本来二人世界非常甜蜜,谁知,孩子出生之后,从某些方面来看,太太越来越像自己的妈妈,脾气越来越大,也常常无理取闹,甚至比自己的妈妈还严重,讲起话来就像在使唤下属一样。我的同学疲于奔命,态度逐渐冷淡,太太也更加不可理喻,好似在报复同学对她的冷落。

于是,同学又变成了旁观者。他这次的借口是工作,长时间在办公室工作,回家看太太与孩子互动,自己完完全全像个局外人。他常常躲进房里玩电脑,一边望着电脑屏幕,一边感慨。

“我只想知道,我要怎么管住我的孩子?”同学对我说。

这年头,当好妈妈不容易,要当好爸爸又何尝简单?话不能讲太重,最好别大声,平常没互动,却硬要管孩子,说教说得连自己都觉得乏味。

个人常会带着不少原生家庭的价值观与习惯到现在的家庭,其中有些是以前未解决的事。自己跟孩子的互动,也会产生不顺畅的现象。然而,大部分人都以为问题在孩子,期望简单学几个技巧,就可以重拾跟孩子的亲密。

其实,家庭是一个单位,亲子互动只是其中元素之一。上面这段原生家庭的历史,是因为我跟同学够熟,才拼凑还原出来的。历史一摊开,就看到困境重演的状况。

可是,一般的家长,根本不会想到是自己的问题,他只觉得,不知道为什么,照着专家的方法做,还是无效。他也搞不清,自己该用什么样的情绪跟孩子讲话。还有,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该如何言传身教?因为孩子容易模仿。自己跟配偶的互动,其实也都呈现在孩子面前,这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与行为。只有在很少数的情况下,我才有机会通过家长一窥他们的原生家庭样貌。

家长最常说的话就是:“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命令、不服从、打骂、后悔,这个循环,虽然常主要被亲子互动引发,但是里面涉及的常是陈年旧账。比如,我的同学跟他妈妈之间的关系,其实是结为同盟之后又拆伙的状况,累积了相当多的情绪在里面,我的同学很自然地选择离家,这样看起来纷争暂时平息,实际上过去没解决的问题,常常会带到现在的生活中重演。

同学以前不知道如何处理妈妈的情绪,现在则是不知道怎么面对太太的情绪,只学到用逃离让自己平静。而逃离,却让两位女性先后表现出更强烈的情绪,要引起同学的注意。此外,疏远太太的结果是让自己和孩子的生活少有交集,互动内容常只有训话,难有谈心。

让我觉得遗憾的是,原生家庭的现实,不是每位家长都愿意面对,或觉得有必要谈。所以,我也常常只能给予简单的建议,谈谈教养技巧、家长自己的情绪管理技巧,请家长看看书,有空搜集网上的相关信息。

如果是行动力够强的家长,或者是跟过去没太深纠缠的家长,大部分都会为了孩子而改变自己,对这样的人,简单的建议就够了。但是有些家长很需要另一个人来帮忙厘清头绪,在复杂的家庭结构里,或仍在自己的困扰中,没专业人员的帮忙,是不容易操作的。

幸好,现在网络很方便,相关书籍、主题的探讨也深入而广泛。有需要的人,可以借书籍自助,这也是一种方式。我也希望自己通过写文章和大家分享,贡献一些绵薄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