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南与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礼俗探索

中南与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礼俗探索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壮族与西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一样,喜欢吃糯米饭。达努节历来就是瑶族人民一年中最大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六至二十九日,最后一天最为隆重。“擂公”是瑶族人民在喜庆节日中必有的活动项目。它是广西大瑶山地区瑶族的一种独具风味的佳肴,也是他们待客的山珍美味。黎族的不少习俗也与槟榔树有关。不仅如此,黎族以往还将槟榔视为男女青年的定情之物。

中南与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礼俗探索

1.壮族

壮族素来喜爱唱歌。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三”,是广西壮族举行歌圩的日子,因而这天被称为歌圩节。“歌圩”是外族人给壮族定的汉名,壮语叫“窝埠坡”,意为到田间去唱歌。节日这天,壮族青年男女盛装打扮,云集到山头旷野或竹林草坡(现大多选择临时搭的歌台),即兴对唱山歌。歌圩上,歌声此起彼伏,从白天到深夜,整个大地仿佛都沉浸在歌声笑语的海洋里。在对歌的同时,还举行“还球歌纤”、抛绣球等有特色的活动,借以助兴。壮族与西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一样,喜欢吃糯米饭。每逢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五色饭”的花糯米饭,并且相互馈送,表示祝福。壮族人民在节日里还有做五色蛋的习惯,他们将染成红、黄、紫等五色的熟鸡蛋、鸭蛋或鹅蛋串成一串,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土家族

土家族过年与汉族不一样的是,他们要过两个年,除了三十过年外,农历腊月二十九也是过年的日子。按土家族习俗,全家在吃团圆饭时,一定要有坨坨肉和合菜,以示他们没有忘本,并以此纪念他们的祖先。有的地方的土家族过年时还有一种有趣的习俗,就是给大公鸡献花,如湖南、广西相邻的土家山寨,春节正是映山红盛开之时,姑娘们都要采摘许多映山红美化居室,并要把最好看的一枝插在鸡窝上,送给每日司晨的大公鸡。

3.瑶族

瑶族人民十分诚恳、朴实。他们素以拿别人之物为耻,路不拾遗的良好行为在瑶族居住地触目皆是,这常常令外族人称羡不已。

达努节历来就是瑶族人民一年中最大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六至二十九日,最后一天最为隆重。节日盛装、鸡鸭牛羊和优质米酒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村村寨寨还要摆歌台、设铜鼓,或对歌跳舞,或走村串寨,访亲问友,热闹非常。“擂公”是瑶族人民在喜庆节日中必有的活动项目。“公”是瑶族独具风格的长腰鼓。擂公时,左手的短竹棍和右手的五指相继有节奏地拍击长鼓的两端,鼓声咚咚,情趣盎然。“擂公”是瑶族比较古老的传统舞蹈,又是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体育活动。(www.xing528.com)

瑶族款待贵宾常用鸟酢,即用鸟肉做成的食品。它是广西大瑶山地区瑶族的一种独具风味的佳肴,也是他们待客的山珍美味

4.黎族

勤劳的黎族人民能歌善舞,逢年过节,当地群众都要进行“跳竹竿”表演。表演开始时,在锣鼓和音乐声中,持竿的青年男女按节拍开合手中的竹竿,跳竿者随竹竿的开合在竿间欢快跳跃,动作舒展优美,围观者则不时击掌、呐喊助威,发出“捅考!捅考”(加油!加油!)的叫声。许多年轻人把“跳竹竿”视为择偶求婚的好机会,从不轻易放过。

过去,黎族妇女一直保持着传统的黥面文身的习惯。除衣裙遮盖的部分外,全身裸露处都要文。文身大都由村寨中比较有经验的老年妇女担任。据说,这种黥面文身是黎族先民传袭的习惯,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美的象征。对这种古老的传统习惯,现在多数年轻人则不屑一顾。嚼槟榔是黎族人的一种习惯,尤其是妇女,最为喜爱。黎族的不少习俗也与槟榔树有关。如生了女孩,要在门前种一棵槟榔树,这树是正直、高尚的化身。不仅如此,黎族以往还将槟榔视为男女青年的定情之物。黎族人不吃生的东西,对青蛙和蛇却有着特殊的偏好。还有一种男女老少都爱吃的传统菜叫“腩杀”,虽然此菜又咸又酸,但只有客人到来时才以此相待,平日黎族人自己还舍不得吃。他们认为这是祖辈传下来的生活方式,谁能吃才是黎家的知心人。

请同学们参加讨论:介绍一下自己民族的生活特点和习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