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发展表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同时,礼仪也受到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礼仪的政治色彩,是由它的文化本质决定的。
(一)礼仪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
礼仪为政治服务,是由礼仪的实用性所决定的。同样的礼仪,使用的人不同,其政治目的也可能不同。相反,违背了使用者的初衷,不仅不能达到原有目的,反而会使交往的双方产生误会。
【案例分析】
一个错误的拥抱
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约翰逊访问泰国,访问期间一切都很正常。可在告别时,约翰逊采用了得克萨斯州的礼节,紧紧地拥抱了泰国王后。殊不知,在泰国除国王外,任何人是不能触及王后的。这一拥抱的举动使泰国举国哗然,约翰逊也产生了不小的遗憾,成了涉外交往中的典型笑话。
(二)礼仪是一种特殊精神产品
礼仪作为一种精神产品,还表现在它既不能使某人被迫接受,也不能凭国家权力强加于人,尤其在现在的社会,礼仪是人们的一种自觉选择。乘公共汽车,没有人逼你为老弱病残者让座,吃饭时没人强迫你不喷嘴,走路时没人要挟你见了长者“必趋致敬”,你的上司更不会强制你必须对人有礼貌……但是,别人会因为你的表现而对你做出评价。为此,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讲究礼节、礼貌,自觉接受并践行礼仪。
(三)经济基础决定礼仪的取舍和走向
一般来说,生活方式、习俗以及文化水平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今天,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彰显出新的特点:相识快、交往频率高、交往时间短、交往目的明确,使礼仪带有资讯发达时代的痕迹。在此基础上,要保持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长久、深入和合作的持续、稳固,仅靠经济利益或法律制度是不行的,还需要带有这个时代特色的礼仪。事实证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团体、个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www.xing528.com)
【百姓趣事】
礼仪队风采
三亚学院旅业分院的礼仪队同学(见图1-10),经常坚持课后训练并承担着分院的迎宾工作。这些同学不仅是学习上的尖子,而且能积极地投身于火热的校园中,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在昆明青年路上,西南商业大厦门前空地,每天早上9点也有一群身穿天蓝色礼仪服的姑娘在指挥的指令下奏响雄壮的迎宾曲,拉开该商场当天销售的序幕。多年来这一情景每天准时出现在西南商业大厦的门前。每每路过这里,见惯不怪的昆明人还是会忍不住停下脚步围观。看到姑娘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离开后,围观的人群才依依不舍地挪动脚步。一步三回头,沉浸在刚逝去的情景中……
是什么让人们如此留恋?是那些熟悉的迎宾曲吗?是那些奏乐的姑娘吗?是,也不全是。更主要的原因还是那着装整齐、规范操作的迎宾仪式吸引了人们,使人们获得视觉和听觉上审美的快感。这就是礼仪从实用到审美的一个例证。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如今,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各种因素的相互渗透,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礼仪改革,总的趋势是把其他国家或民族的礼仪进行去粗取精的改造后,赋予本国、本民族的特色。而这些礼仪精粹往往既能正确地反映时代的精神和规范人们的言行,又能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其内容,改变其形式,从而使礼宾活动更加文明、简洁和实用。
图1-10 三亚学院旅业分院礼仪队部分同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