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物理课的划分,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教学任务而进行的。掌握物理课的类型,有助于教师把握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对于本节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从而保证教学的系统性。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同样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而,对于物理课类型的正确划分,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作为一门学科,知识的传授是基础,因此,以新知识的传授为主要任务的新授课是物理课的基础课。而基于物理学科的科学性,实验课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此外,物理课的类型还应该包括以巩固知识为目的的复习课,以检查学生知识技能为目的的习题课。
其次,对于一节课来说,往往并不是单纯地以一种类型为主,而是多种类型的综合。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孩子来说,一方面教学任务较高中简单,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有限,这个时候就适合在一堂课中,集中完成几项教学任务。通过交叉教学的方式,不仅能够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还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提高教学的效果。综合型的教学并不仅限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对于中高年级,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最后,根据物理学的特点,掌握物理课的结构及教学顺序。课的结构即构成一堂课的各组成部分及相互间的顺序与时间安排。由此可以看出,课的结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同课的类型有着直接的关系。不仅如此,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课,在不同的时间、面对不同的群体,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教学结构也会形成不同的教学顺序,对于物理课来说,其一般的教学顺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组织教学。教学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对于任何类型的课来说,教学组织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尽快从课前松弛的状态进入紧张的学习情境之中,在于让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听课的准备。组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都不是固定的,可针对自身习惯和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一般来说,组织教学,首先需要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氛围,课堂和课外最大的不同便在于课堂应该安静而有秩序,组织教学便是要维持这种环境和秩序,这样才便于学生快速进入上课的状态。此外,组织教学除体现在上课伊始,教师通过目光的扫视对班级基本情况的了解,检查出勤和书籍文具的准备情况外,还可以通过教师自身涵养、人格魅力等达到最好的课堂组织教学的效果。(www.xing528.com)
二是检查复习。检查复习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巩固已学知识,强化记忆,加深理解;其二是为正式教学做好铺垫,这也是检查复习承上启下作用的体现。通过检查,一方面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已学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养成对课业的责任感。检查复习的内容并不局限于上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师来说,一般会选择与所讲新知识有联系的教学内容,以便于顺利导入新课。检查复习的方法是多样化的,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及教学需要合理选择,如口头问答、书面测试等。
三是讲授新教材。一般来说,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当前,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教材为基础,围绕教材而展开的。讲授新教材,即是向学生讲授新知识。这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一般的原理、概念、规律等,都需要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对教材新知识的讲解,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的欲望。通常,教师可以在新课讲授前,让学生明白所要学习的教材内容的意义和作用,以便于学生的认可并接受。在讲授过程中,保证知识的紧密性,突出重点、难易得当,同时根据内容即学生的特点,辅以恰当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动性的开发。
四是巩固新教材。巩固新教材一般是在讲授新课知识点之后随即进行的。一般通过复述、提问、练习等方式进行,一方面是对所讲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或补充,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当堂所学内容的印象与理解,实现知识的内化,从而掌握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要领,为下一环节的练习奠定基础。
五是布置课外作业。这是基于巩固新知的更进一步。其目的除了巩固知识外,还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课外作业的布置要遵循科学性和合理性原则。作业的内容要丰富多样,既能体现所学知识,也要保证难易适度,以对学生的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作业不可贪多偏难,而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适当调整,以保证完成的时间和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