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是对新时期教学目标及任务的科学化与具体化,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教育所培养人才的美好憧憬。对于教师而言,核心素养的提出只是为他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而对于核心素养理念的教学意义的认识和理解,也需要教师对其有一个客观而全面的认知。
(一)现实意义
首先,核心素养理论是教学目标的科学化和具体化,因而为课程的设置指明了方向,成为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对于传统教学而言,课程内容的设置一般是教师根据学科逻辑来确定,针对学科特点及知识结构,以及学科发展逻辑为主线而设定的课程内容,教材编撰在路径的选择上相对明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教育改革的进行,课程设置在内容的选择上也更为丰富,难度也逐渐提升,但是对于学生的发展价值没有确切的保障。
教育的根本在于促进学生的能力与品质的发展,显然,传统的课程设置并不能很好地促进教学目的的达成,这就需要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理念,更新课程设置观念,将知识在学科中的意义,转向知识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意义作为课程内容的确定依据。也就是说,课程内容的设置需要围绕最大限度地促进和提升核心素养相关的一系列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免去不必要的、对学生成长意义不大的课程内容,从而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知识,调和教学时间有限与知识学习无限之间的冲突。
在核心素养理论的指导下,课程内容的确定与教材编撰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转变了过去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依据的路径,为兼顾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为依据的路径,这既符合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由此足以说明,核心素养是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课程内容的设置、教材的编撰等,才更有教育价值及意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突破。
其次,核心素养理论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中,核心素养的提出,顺应了教育改革的趋势。在核心素养理论的引导下,教师不再沉浸于厚重的书本、疲惫于繁重的练习,也不再纠结于成绩的好坏、分数的高低,而是透过书本和成绩,看到教育的实质,即人的发展,以及教育育人的目标。尽管分数与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关系,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即运用能力,但这并不是教育的终点,教育应该在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及全面发展。目标是前提,教材是辅助,学生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从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本位,是课程改革的质的深化与升华。
(二)超越性意义(www.xing528.com)
核心素养理论的超越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教学的教育性。教学的意义在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文化或内容,并让学生掌握。由此可见,教学必然涉及教与学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学必须借助某种文化内容的习得,即学力的形成,同作为生存能力的人格的形成,即教学的教育性的形成联系起来。基于核心素养的定义,其既包含关键能力,也重视必备品质,因而,核心素养理论对于教学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
此外,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的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可以理解为是向人传递生命气息的过程。无论基于哪一种理解,人都是教学的关键,人的发展才是教学的价值所在。因而,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主要的形式,理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尊重学生个体,将学生的发展视为教学的价值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应该只是教学方法、技术层面的改变,其关键在于教育观念的变革,即尊重学生的个体性,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自己,而非被概括、被物化的抽象人。这也是教学的教育性的体现。
其次,教学的在场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统一的,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组关系。而相比之下,学生的学更应该得到重视与强化。也就是说,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教是为学服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而这不是依赖教材和教师所能够实现的,必须通过学习者自身的努力才能达成。也就是说,学生个体是关键,即教学必须要学生个人“在场”,才能真正发生。这也说明,学习离不开学生自我的参与,否则,学习活动便不会发生。
核心素养理论重在学生能力及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而去发现知识、解决问题,并把发现了的知识通过“经验的能动的再建或者统整”视为真理。这种被视为真理的知识,被英国哲学家波兰尼谓之“默会知识”。这种知识的获得,意味着“在场”学生对知识的真正学习和理解。
最后,教学的交互性。教学应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而非教师的一言堂,这是传统教学活动亟待解决的问题。核心素养理论的提出,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及理念,强调学习共同体的创建,意在教师与学生间形成多维互动的关系,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交互。不仅如此,它还强化了个人知识和学科知识的对话互动,使教学过程成为知识创造的过程,从而使得知识的学习更加灵活,也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