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烧取硫黄的方法和产地分析:硫黄的矿石与煤矿同形,北地少出产硫黄

烧取硫黄的方法和产地分析:硫黄的矿石与煤矿同形,北地少出产硫黄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凡烧硫黄,石与煤矿石同形。其炭煤矿石烧取皂矾者,当其黄光上走时,仍用此法掩盖,以取硫黄。得硫一斤,则减去皂矾三十余斤,其矾精华已结硫黄,则枯滓遂为弃物。硫黄不产北狄,或产而不知炼取亦不可知。李时珍此言并非揣度,但称凡产硫黄处必有温泉则未必尽然。烧取硫黄的矿石与煤层的卵石形状相同。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不出产硫黄,又或者是本来产硫黄但不会炼制,亦未可知。

烧取硫黄的方法和产地分析:硫黄的矿石与煤矿同形,北地少出产硫黄

原 文

凡硫黄乃烧石承液而结就。著书者误以焚石为矾石,遂有矾液之说。然烧取硫黄〔之〕石,半出特生白石,半出煤矿烧矾石,此矾液之说所由混也。又言中国有温泉处必有硫黄,今东海、广南产硫黄处又无温泉,此因温泉水气似硫黄,故意度言之也。

凡烧硫黄,石与煤矿石同形。掘取其石,用煤炭饼包裹丛架,外筑土作炉。炭与石皆载千斤于内,炉上用烧硫旧滓掩盖,中顶隆起,透一圆孔其中。火力到时,孔内透出黄焰金光。先教陶家烧一钵盂,其盂当中隆起,边弦卷成鱼袋样,覆于孔上。石精感受火神,化出黄光飞走,遇盂掩住,不能上飞,则化成液汁靠着盂底,其液流入弦袋之中。其弦又透小眼,流入冷道灰槽小池,则凝结而成硫黄矣。

其炭煤矿石烧取皂矾者,当其黄光上走时,仍用此法掩盖,以取硫黄。得硫一斤,则减去皂矾三十余斤,其矾精华已结硫黄,则枯滓遂为弃物。

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两精逼合,成声成变,此乾坤幻出神物也。硫黄不产北狄,或产而不知炼取亦不可知。至奇炮出于西洋与红夷,则东徂西数万里,皆产硫黄之地也。其琉球土硫黄、广南水硫黄,皆误记也。

注 释

①遂有矾液之说:此言针对《本草纲目》卷十一“石硫黄”条引魏晋人所撰《名医别录》而说,该书云:“石硫黄生东海牧牛山谷中及太行河西山,矾石液也。”作者此处的批评是正确的。

②烧取硫黄〔之〕石:主要指硫铁矿,分为黄铁矿及白铁矿。特生白石或指含硫量较少的白铁矿。

③“又言”句:此言是针对《本草纲目》卷十一“石硫黄”条而作的评论。李时珍曰:“凡产硫黄之处,必有温泉作硫黄气。”李时珍此言并非揣度,但称凡产硫黄处必有温泉则未必尽然。(www.xing528.com)

④鱼袋:唐代官符做成鱼形,以袋装之,佩戴腰中,名为鱼袋。分金、银、玉三种,以区分官吏等级。

⑤“其琉球”句:《本草纲目》卷十一“石硫黄”条提到广南水硫黄、石硫黄及南海琉球山中的土硫黄,其实都是可信的。

译 文

硫黄是由烧炼矿石时得到的液体冷却后凝结而成的,过去的著书者误将“焚石”当作矾石,于是产生一种说法,认为硫黄是煅烧矾石时流出的液体凝固而成的,把它叫作矾液。事实上,烧取硫黄的原料,有一半来自当地特产的白石,一半来自煤层卵石中用以烧制皂矾的那种石头,这就是造成硫乃矾液混淆的原因。又有人说中国凡是有温泉的地方就一定有硫黄,可是现在福建、广东出产硫黄的地方并没有温泉,这是因为温泉水的气味很像硫黄的气味,由此揣度出这种说法的吧。

烧取硫黄的矿石与煤层的卵石形状相同。掘取其石,用煤饼包裹并堆垒起来,外面筑土造熔炉。每炉的石料和煤饼都有千斤左右,炉上用烧过硫黄的旧渣盖顶,炉顶中间隆起,空出一个圆孔。火力到时,炉孔内便会有金黄色的火焰和气体冒出。预先由陶工烧制一个中部隆起的盂钵,边缘往内卷成鱼袋状的凹槽,烧硫黄时,将盂钵覆盖在炉孔上。石内的成分受火的作用,化成黄色气体飞走,遇到盂钵被挡住而不能向上飞散,便冷凝成液体,沿着盂钵的内壁流入周边的凹槽。盂底边又开小眼,使液体流入冷管再进入石灰槽小池中,最终凝结成固体硫黄。

用煤层卵石烧取皂矾时,当黄色气体冒上来之际,仍用这种方法盖顶,以收取硫黄。得硫一斤,就要减收皂矾三十多斤,因为矾内成分转变为硫黄时,剩下的枯渣便成了废物。

火药的主要原料是硫黄和硝石,硫黄是纯阳,硝石是纯阴,两种物质相互作用,就能产生出声响和变化,这就是靠着至阳和至阴的力量变化出来的神奇之物。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不出产硫黄,又或者是本来产硫黄但不会炼制,亦未可知。新奇火炮出自西洋与荷兰,这说明由东往西数万里内,都有出产硫黄的地方。至于琉球的土硫黄、广东的水硫黄,都是错误的记载。

烧取硫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