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文
凡池盐,宇内有二, 一出宁夏,供食边镇;一出山西解池,供晋、豫诸郡县。解池界安邑、猗氏、临晋之间①,其池外有城堞,周遭禁御。池水深聚处,其色绿沉。土人种盐者,池旁耕地为畦垄,引清水入所耕畦中。忌浊水掺入,即淤淀盐脉。
凡引水种盐,春间即为之,久则水成赤色。待夏秋之交,南风大起,则一宵结成,名曰颗盐,即古志所谓大盐也。以海水煎者细碎,而此成粒颗,故得大名。其盐凝结之后,扫起即成食味。种盐之人,积扫一石交官,得钱数十文而已。其海丰、深州引海水入池晒成者②,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但成盐时日,与不借南风则大异也。
注 释
①安邑、猗氏、临晋:皆为山西古县名。解池实际位于晋南的安邑、解州(今山西运城地区)之间。
②海丰、深州:海丰即今广东海丰县。深州疑指海丰之一地。一说海丰即今河北盐山县,深州即今河北深县,但此二地距海甚远,当误。(www.xing528.com)
译 文
我国有两个池盐产地,一处在宁夏,出产的食盐供边镇食用;另一处在山西解池,出产的食盐供山西、河南各郡县食用。解池位于安邑、猗氏、临晋之间,池外有城墙,周围被护卫。池水深的地方,水呈深绿色。当地制盐的人,在池旁犁地成畦垄,把池内清水引入所犁畦中。切忌浊水掺入,否则将造成泥沙淤积盐脉。
池盐
引池水种盐春季就要开始,时间晚了水就成了红色。等到夏秋之交,南风劲吹,一夜之间就能凝结成盐,这种盐叫作颗盐,也就是古书上所说的大盐。因为海水煎炼的盐细碎,而池盐则成颗粒状,故名大盐。此盐凝结之后,扫起即可食用。制盐的人,积扫一石盐上交给官府,只得几十文铜钱而已。海丰、深州地区引海水入池晒成的盐,不需煎炼,凝结之时扫起即食,这点与解池盐相同。但成盐的时间以及它不依靠南风这两点,与解池盐大不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