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育人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在顶层设计上建立完善的育人制度,确保教育始终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进行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在时间上要实现协同,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接受的渐进性和层次性,又要兼顾连续性和完整性,在选择和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由浅入深、从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规律。学校党委作为立德树人的实施主体,坚持党委的统一领导是立德树人有效推进的组织保障。教师作为立德树人的主导力量,学校要通过完善制度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保障教师队伍育人力量的有效发挥。未来还应建立家庭、社区和社会团体等不同主体铸魂育人的参与机制,发挥多方力量的合力作用。
英国的学校德育常常以间接和隐蔽的方式来影响受教育者,通过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和完善自我道德品质。通过启发、引导人们内心潜在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地位,把学生看作是具有主体意识的独立个体,使得受教育者把教育要求转变为自己的内在需要和要求,自觉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认识、反思,并进一步付诸行动,进行自我调控和矫正,以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式德育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的产生,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通过内化机制主动接受教育,增强了德育效果。尤其注重在历史、地理、英语等各类课程中渗透丰富的公民教育的内容。英国的教育基本法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公民素养教育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同时要求任何教学都必须把道德教育、公民素质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种教学之中。尽管这一时期宗教教育仍然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英国宗教教育已经与早期的宗教教育大不相同,它早已摆脱了排他性的特征,不再以灌输基督教教旨为主体内容、以培养圣职人员为目的了,而是将宗教教育作为促进英国年青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精神、道德发展的必要手段,并以开放性、多元性的宗教教育为依托培养他们宽容、理解的国际公民素质”[15]。(www.xing528.com)
美国的品格教育依托于各级政府、政党、各个社会阶层和团体等多方社会力量的广泛参加,有效保障了教育的效果。联邦政府主要从宏观指导和物质保障方面给予支持。“自1994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白宫品格教育会议’,总统及夫人分别在品格教育会议上发表演讲,由总统制定品格教育的测试方案,每年拨款400万美元予以支持,美国政府用于品格教育方面的拨款已达到22亿美元。”[16]美国政党通过竞选演讲、发布纲领、工作报告等形式不遗余力地传播美国主流价值观,成为主流价值观的鼎力倡导者。各种社会团体主要从组织协调方面贡献力量,有助于主流价值观话语对民众的潜移默化。尤其是美国的大众传媒业非常发达,主导着国内和国际话语权,形成了庞大的网络系统,成为宣传西方国家核心价值与理念的重要载体。除了积极发挥政府、社会阶层、社会团体的作用,美国品格教育还注重发挥家长和社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如托马斯·克里纳认为:“新式价值观教育要取得长久成功,必须依赖学校之外的力量。学校和社区应当共同努力,来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并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他主张,“学校、家长和社区应共同协作”[17]。在家庭教育方面,美国采取许多方式甚至运用法律手段督促家长参与主流价值观话语的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