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深入理解人性本质理论

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深入理解人性本质理论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人性观方面的种种错误认识,从理论根源上讲都是源于对“人的本质”的误读。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人性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首先要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进行正确的解读。因此,对人的本质的正确解读,必然为分析研究人性问题提供一把钥匙。人的自然、社会、精神三个方面的属性,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达到了统一,因此实践是人的本质最集中的表现。而人的本质是主观性和客观制约性的对立统一。

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深入理解人性本质理论

关于人性观方面的种种错误认识,从理论根源上讲都是源于对“人的本质”的误读。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人性观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首先要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进行正确的解读。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人的本性、人的本质、人性是不同的,本性不同于人性,人的一般本性包括自然本性、社会本性、精神本性,这是一种形式上的抽象规定性。它能把人和动物区分开,但对揭示具体的和现实的个人是无能为力的。人的本性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原始根据,人的本性在人的本质力量的作用下变为具体的、现实的人性。人的历史地变化了的本性即是人性,人的本性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据,离开人的本质谈人性,必将陷入抽象的议论。因此,对人的本质的正确解读,必然为分析研究人性问题提供一把钥匙。

人的一切都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而社会实践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这样对人的本质的考察就从静态转入动态,社会实践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是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所以人性的发展也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具体到个人的实践活动决定你的人性的面貌,不参加实践活动就没有形成人性的动力,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结构是一个矛盾的系统,是社会存在的(包括人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基础之上的自我意识这两个方面对立统一的矛盾系统,这两个方面从人诞生的那一天,自始至终都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人的实践活动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如果说人的本质问题应当包括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和思维的关系的话,那么人和社会的关系便处于其他两项关系的中项。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表现在实践活动中,便是实践的客观物质性、社会性和能动性。人的自然、社会、精神三个方面的属性,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达到了统一,因此实践是人的本质最集中的表现。但是我们要知道人的意识一旦确立,就有相对而言的独立性,在人性的发展中所占有的比重也就越来越大。上面提到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指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社会关系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社会关系纵横交错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人的一生的实践活动是变化的,所以人的具体的人性也是发展变化的,人的实践活动有共性,必然就有共同的人性,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人性的差异性,因为人的实践活动各内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太复杂了,人性必然也是十分复杂的,在人性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人的本质不是一个实体,不是一静态的主观抽象。而是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永远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一方面是英雄造时势,另一方面时势造英雄。只看到一个方面或者是唯意识论或者是机械论。而人的本质是主观性和客观制约性的对立统一。人的本质是一个发生学意义上的概念,以生产劳动为核心的社会实践,不仅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据,而且也是探索人与人共性与个性的根据。人的社会实践是决定人的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力量,马克思的全部思想的契机就在于以劳动为核心的社会实践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命运运行轨迹提供了科学的根据。

朱荣英教授指出:“黑格尔、费尔巴哈海德格尔以及马克思把握人的本质理论支点是不同的,所以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四种理论,即黑格尔的精神生存论、费尔巴哈的自然生存论、海德格尔的非理性的个人体验生成人的本质以及马克思的实践生存论。马克思从社会实践出发,去把握人的完整本质。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构成了人的整体性本质,这个整体性本质包括三个方面: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人是社会存在物;在人与自己的关系上,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4](www.xing528.com)

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我们要抓住实践活动这根主线,从人类在实践中的状态来看,抓住这条主线实质上就是抓住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制约性的统一。因为实践是永无止境的过程,人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造新的自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