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党认同的共性与差异:中国视域下的详细解读

政党认同的共性与差异:中国视域下的详细解读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我国政党认同更多体现的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政党制度的特殊性使中国的政党认同也体现出一定的特性。参政党的存在与发展取决于其成员和公众的认同,并且参政党必须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参政党认同的一大特点。

政党认同的共性与差异:中国视域下的详细解读

在当今政党政治的时代,政党认同在政治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国内外学界对政党认同概念含义的界定,尽管学者们的理解各不相同,但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政治体制、政党体制下,政党认同内涵、功能具有稳定的、共同的特点,这主要表现为:

第一,政党认同主体的能动性。政党认同都是行为主体以政治系统为对象的政治活动。政党认同是一定政治体系中的认同主体(如党组织中的党员、普通社会民众和政府官员)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中,与政治体系的认同客体(如政党组织自身、政党的领导人、政党的意识形态以及取得的执政绩效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认同行为主体不但不是被动的、静止的接受者,反而通过认同实践能动的作用影响着认同客体。

第二,政党认同功能的可塑性。政党认同是人的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对政党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有很大影响。政治社会化就是对政治价值观念和社会习性的学习。就个人而言,政党认同的方向及强烈程度构成其政治态度及行为的核心要素。因此,在任何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政治的社会化过程离不开政党这个桥梁。政党认同越强,政党社会化功能发挥得越有实效,相反,政党认同越脆弱,它对政治行为的影响力越小。[17]政党认同影响公众的政治倾向性,许多人会受政党认同的影响而接受现存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相反,如果公众拒绝认同政党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行事准则,在这种情况下政党就难以担当起推进政治社会化的角色。

第三,政党认同过程的动态性。在国外,理论界尽管普遍认为政党认同是相当稳定的,但实际上许多学者认为,影响政党认同变迁的因素十分复杂,比如候选人的个人因素(形象、个性等)、媒体的冲击、竞选策略等都可能导致政党认同的转换。无论是“密歇根模式”提出的短期因子冲击论,还是政党功能退化论、议题和具体政策决定论以及回溯性评价决定论,都不同程度地承认政党认同是会变化的,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政党认同。我国学界也认为政党认同始终处于动态的过程,影响政党认同变迁的因素是复杂的。如柴宝勇指出政党组织、政党领袖、执政绩效、政党意识形态对政党认同有显著影响[18],张平、彭舟认为包括政党意识形态、政党组织、政党领袖、政党绩效在内的内部因素和社会经济地位、非政府组织的蓬勃发展、教育环境、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等外部因素都影响政党认同。[19]

政党认同理论起源于西方,并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在西方也趋于成熟,然而西方理论在我国的运用,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在研究中应该注意到处在不同的政治体制、政党制度下,政党认同虽有共同的特征,但由于政党制度的根本区别,与西方国家政党认同概念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中国的语境下需要有一个概念的本土化解读。

首先,我国政党认同更多体现的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从广义而言,政党认同的客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认同政党政治、认同某一政党制度和认同某一政党。认同政党政治,也就是对政党对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存在是一种肯定的评价。认同某一政党制度实际上是在认同政党政治的前提下,对于某一政党制度的一种体认与偏好。就世界范围而言,存在种类繁多的政党制度,不同学者、不同的政治主体都有着不同的认知、判断和评价。政党认同的第三个客体就是认同某一个政党。一般意义上而言,认同某一个政党往往以上述两个认同为前提。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政党制度的特殊性使中国的政党认同也体现出一定的特性。在我国,政党认同分为执政党认同和参政党认同两种。参政党的存在与发展取决于其成员和公众的认同,并且参政党必须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参政党认同的一大特点。我国的政党制度、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立场决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核心。

其次,我国政党认同承担的功能更多。由于我国政党起源不同于西方和政党制度的特殊性,与西方国家的政党认同相比,我国的政党认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更为重要,承担的功能更多。西方国家的政党认同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选举和政党发展上,它至多影响政党执政更替和政党自身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但不会影响国家的基本政治架构。可是,我国的政党认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政策认同等一系列政治元素认同所附着的政治主体的认同,不仅关系到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执政前途,也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存续和国家的繁荣稳定发展。

总之,政党认同是政党政治的普遍现象和普遍要求,政党认同主体的能动性、功能的可塑性、过程的动态性特点决定了在任何形式的政党制度下,政党必须不断时刻把巩固政党认同摆在重要地位。在我国,政党认同的客体主要是中国共产党,政党认同承担的功能决定了在领导现代国家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关注影响政党认同的各种因素,重视对民众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时刻把握公众的需求、加强自身的建设,通过加强政党认同,夯实和扩大执政的群众基础,增强执政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

[1]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云智,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页。

[3]梁丽萍:《中国人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4]张春兴编著:《张氏心理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2页。

[5]周宪:《文学与认同》,载《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6]费穗宇、张潘仕主编:《社会心理学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www.xing528.com)

[7]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部分,第4页。

[8]何博:《认同的本质及其层次性》,载《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9][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页。

[11]Angus Campbell,Philip E.Converse,Warren B.Miller,Donald E.Stokes,The American Voter,1Vew York,JohnWiley&Sons,1960,p.121.

[12][英]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制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47页。

[13]倪春纳:《交心运动政治学分析——基于政党认同的视角》,载《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第2期。

[14]张华:《浅析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选民投票行为的政党认同取向》,载《台湾研究·政治》2009年第3期。

[15]柴宝勇:《论政党认同的含义及其要素》,载《探索》2009年第1期。

[16]史献芝、赵天娥:《政党认同的生成机制:解析与建构》,载《探索》2011年第5期。

[17]Marcus E.Ethridge&Howard Handelman:Political changingWord:A Comparative Inrtroduca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St.Martin' sPress,New York,1994.p.93.

[18]柴宝勇:《西方政党组织与政党认同的关系》,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9年第2期。

[19]张平、彭舟:《近十年以来中国政党认同研究述评》,载《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