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资本增殖逻辑和资本主义不合理社会制度作了彻底批判,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考察了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意识现象形态、经济现象形态和社会现象形态,从而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的“空间生产”批判伦理。
(一)在意识现象形态方面,马克思主义提出实践的空间生产意识形态批判伦理
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集中在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官方哲学的反思和超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空间,并服务于资本的空间生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根本错误就是混淆了现实与思想的界限,将思辨的对象当成现实社会空间中的事物。黑格尔的官方哲学,故意对现实的苦难视而不见,而用虚构出的理想图景为现实空间中的一切做辩护,造成了意识与存在的颠倒,“他把身为理念的主体的东西当成理念的产物,当成理念的谓语”[2]。马克思指出,意识只是人头脑加工过的东西。他用现实的实践活动取代抽象的思辨活动,坚持存在决定意识的原则。马克思就是要揭露真实的现象,把颠倒的现实扭转过来。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只是资本运作方式的集中反映,“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3]。资本意识形态让我们走不出资本主义的迷宫,也不能拨开资本生产的云雾。随着资本增殖逻辑的展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生产开展了新的操作,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发起了新的进攻。马克思假定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美好生活,并以此对工业社会的空间意识形态现象形态进行了批判。资产阶级政治意识形态殖民了日常生活空间,形成了虚假的道德意识。马克思要批判资本主义的利己道德观,建立为多数人谋利益的共产主义道德观。但共产主义不对公民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而主张建立基于现实基础的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在肯定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的进步性的同时,又批评了它的直观片面性。他认为,基督教上帝之城的建立,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专制统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世俗市民社会的利益。思想意识是物质资料生产实践活动的结果和反映。马克思也得出了全面的人的观点,但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对资本生产的批判上。资本意识形态的发生作用是间接的,它不会直接把人拖入泥潭,而是通过贪欲把人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意识形态生产把真实的生活排除于现实之外,并造成了社会关系的分离。资本意识形态作为梦幻,具有麻痹作用。人们如果要获取利益,就必须竭尽所能地接受意识形态的支配,让自己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让自己成为虚幻的存在,这就需要更多的妥协。马克思则指出,造成现实苦难的根源不是宗教等意识形态,而是国家制度形式等世俗存在。政治解放不以消除宗教等意识形态为条件,而以社会制度的变革为基础,“在政治解放已经完成了的国家,宗教不仅存在,而且表现了生命力和力量,这就证明,宗教的存在和国家的完备并不矛盾”[4]。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伦理,呈现出对发达工业社会传播机制的关注。资本成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体系、社会交往中介和文化控制策略。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模式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助长了消费者的欲望。于是,变革意识形态就成了社会生产的动力和源泉。
(二)在经济现象形态方面,马克思主义提出资本生产批判伦理
马克思主义重点考察了空间中事物的生产,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空间展现。他把生产关系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的生产关系指称的是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合成的关系,蕴含了生产中人对物的占有关系、生产中人们的合作关系和物质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则指称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的生产过程中组合成的关系,包括生产、消费、分配和交换等多重关系体系。物质资料生产状况很大程度上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孕育和发展,“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5]。物质资料生产决定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资本增殖逻辑是空间生产批判理论的内在逻辑主线,他沿袭了商品批判思路。空间生产引起了社会变革,也引起了诸多社会矛盾。资本代表着人的贪欲,不仅是程式化的欲望,而且是欲望的程式化。马克思声称,资本是社会交换关系,表现在商品生产中。资本在扩张的过程中变得面目全非,资本在解构自己中完成了改造。资本消解了社会关系,而只是以交换的形式呈现。资本的本性就是增殖,资本用商品瓦解抵抗力量,是资本主义最有利的武器。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生产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从商品生产的维度出发的。商品生产能够进行是因为价值规律在起作用,而价值能够起作用是因为劳动创造。马克思阐释了资本的运转过程,揭示了资本榨取剩余价值的策略。(www.xing528.com)
马克思主义把生产界定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长,要求建立合理的经济伦理秩序。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解放生产力。马克思指出,生产工人在社会空间中的工作是资本生产的起点,“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的起点”[6]。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空间作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的作用日益展现出来。生产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资本的空间生产。商品要在社会空间中实现快速流通,必须打破空间壁垒。“商品在空间上的流通,即实际的移动,就是商品的运输。”[7]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资本的运转在不断缩短空间距离,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资本的全球化运作,缩短了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过程,形成了统一的工业化市场。资本打破时空壁垒,获得了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的高速运行,加快了资本主义的空间生产。空间生产反过来导致资本的高速运行,使落后地区从属于发达地区,导致地理失衡。空间生产的高速运行,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让世界成为一体,形成统一的全球市场。空间生产的拓展把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模式扩大到全球空间,客观起了革命作用。
(三)在社会现象形态方面,马克思主义提出唯物的社会形态批判伦理
马克思指出,空间是社会实践的基础。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生产批判伦理立足于人类的解放,而不是市民社会利益的满足,“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8]。马克思还指出了思辨幻想对现实感性活动的片面理解。也就是说,思辨哲学忽视了人类实践对社会变革的意义。因此,是实践而不是道德推动着社会制度变革。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的现实前提是:现实个人的实际生活过程。在他看来,人的本质来自劳动生产。生产作为一面镜子,影射出全部社会关系。人们在马克思的物质资料生产中看到了各个社会形态的意象,并由此建立起整个社会机制。马克思用生产反观发达工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并以此考察自然界。唯物史观不仅是工业社会的概括,而且适用于全部社会空间形态。马克思觉察了社会的本质价值和生产系统。所以,马克思对工业社会的批判,触及了资本的本质,揭示了资本剥削的事实真相,从而使社会实践的主体出场。社会实践的主体就是现实的个人及实践活动。社会意识都来自人的社会实践。“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才产生出来的。”[9]为了维持生存,人类必须不断进行物质资料生产,而新的生产也会引导人们的需求。
空间生产是特殊的社会关系和生产模式。资本增殖让一切不停流动,急速的运动变化是资本主义的特征。资本主义不仅变革了生产关系,而且打破了旧的意识形态,导致了社会的全面变革。资本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社会,创造了新的社会运行机制。空间生产已经变成当代发达工业社会转嫁资本经济危机、维系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及政治统治的重要方式。空间生产将一切东西都变成商品,变成交换价值。空间生产造成了等级秩序,让统治阶级支配社会资源,而下层民众成为剥削的对象。高楼拔地而起,公民的日常生活却日益疏离和非人化,被强大的媒体机器夹裹,变成一潭死水。资本家通过媒介传播主流价值观,让人们听命于政治意识形态的蛊惑;通过消费宣传引导人们的消费欲望需求,造成了社会关系的异化。因此,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控制消费和文化把生活变成异化的所在,让人们处于孤苦无依的境地。因此,变革的主要任务就是打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由公民来掌握生产资料,变个人私有制为公有制。马克思用阶级斗争的对立来阐释工业社会的现象形态。马克思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立范畴,如资本和劳动、地主和农民、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只有打破社会空间中的不合理现象形态,真正人的道德才能建立。
总之,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生产批判伦理,阐释了因“圈地”和“无产”而被迫自觉身陷“工业化”“资本”“剩余价值”“工资”“利润”等剥削渊薮中的无产阶级所形塑的机器大工业时代的空间异化现象。在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空间生产的“思想因素”,这些“思想因素,为后来人的空间生产思想,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资源。因此,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的“思想因素”,构成了当代“空间生产”批判思想的“源头活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