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对印度的论述要比对中国的论述多得多,尤其是马克思,可以说毕生都在关注印度社会。1853年,马克思将他与恩格斯通信中的想法加以发挥写成《大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二文,发表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这两篇文章可说是他们关于印度问题的代表作,从中也最能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对东方社会的影响的观点。
在马克思看来,印度从未有过黄金时代,它的历史就是一连串的被征服的历史,这种征服大抵是通过武力完成的。可是一旦入侵者占据了印度大陆,他们的刀剑就被印度较高的文明所软化,而成为印度文化的俘虏。但是当英国人来到印度大陆,他们对印度的统治在性质上与以往完全不同,彻底改变了印度的社会与文化风貌。“英国则摧毁了印度社会的整个结构,而且至今还没有任何重建的迹象。印度人失掉了他们的旧世界而没有获得一个新世界,这就使他们现在所遭受的灾难具有一种特殊的悲惨色彩,使不列颠统治下的印度斯坦同它的一切古老传统,同它过去的全部历史,断绝了联系。”[22]这样一种彻底的改变是如何实现的呢?英国人又是使用什么样的武器达到了这样的结果?他们的武器与其说是刀剑,不如说是技术。
像中国一样,传统印度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农业和制造业的家庭结合,并且这种结合达到了一种自给自足的平衡。不过,他们的农业和制造业都处于手工作业的水平,只是这种手工作业的水平极高,尤其是印度的手工纺织业可说是“印度社会结构的枢纽”,从远古时候起,印度那些训练有素的纺织工人就将自己制作的精美绝伦的棉纺织品远销欧洲乃至全世界。但是印度的纺织品这种一统天下的地位在19世纪被打破了。到了19世纪,英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产品不再使用手工操作,而是使用蒸汽机驱动的机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产品价格直线下降。在这样的生产力面前,手工制造的产品是无法与其竞争的。“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机。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面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23]英国不仅向印度输入机器制品,而且还把蒸汽机也搬到印度来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大机器生产,这样的生产在家庭中是无法进行的,因而制造业便与农业分离,原有的经济基础处于瓦解之中。(www.xing528.com)
技术所引起的经济结构的变化势必对社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印度从远古的时候就存在村社制度,这种制度存在的基础就是农业和制造业的家庭结合。一个村社占据一块几百到几千英亩的土地,在政治与经济上都成为独立的组织,某种程度上各个村社的生活也是独特的,各个村社之间由于交通的落后处于隔离的状态。但是“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24],村社制度的基础发生了动摇。而铁路的铺设、交通的日益发达也使得村社与村社之间、村社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现在,不列颠人把农村的这种自给自足的惰性打破了,铁路将造成互相交往和来往的新的需要。”[25]
经济结构的变化必将对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造成冲击。印度的种姓制度已经实行了几千年,它是职业世袭的等级集团,是古代世界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它的出现与分工有很大的关系,是建立在分工的基础之上的。在印度主要有四大种姓:波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而各个种姓内部又划分为很多的亚种姓。它只在内部通婚,种姓之间几乎处于隔绝的状态。由于现代工业的产生,传统的分工被打破了,种姓制度的根基便发生了动摇。而且在这种新型的工业制度下,新的阶级也产生了,整个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