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人们在物质时代因纷纷争争、沸沸扬扬、吵吵闹闹,致使人们脱离了人的本质性根据(这种本质性根据是什么?是人的内在性思想。人者,是人的内在性所决定存在的一种现象性)。时代的列车,驶向了人类作为整体的以宇宙为背景的人之内在性思想的港湾。人们因为自身的宁静而致向远方的宇宙。也因为注视远方,人们凝视地静下心来,思考人类未来的终极,以及相对于此等人类终极的人生意义、价值、目标等。人类不再为眼前的面包而困惑,更加重视相对于宇宙本源自然性与思想性的人类再演绎(从物质性的外在,到思想性的内在转化)态势。他思考的角度,将有三大转变:一是从人类自身的利益,走向万物之生存权益的尊重。二是从人的自身外在性存在保证,走向内在性的趋于宇宙本源的思想性情感。三是从对于地球自身规律性的研究与利用,走向宇宙之创世学说的假想(这种假想,很有对自然规律性研究成果的颠覆意义)。所以,在这个时候人类就像一个临终的老人,他静静地坐在科学的殿堂里(人类社会前期所以物质性努力的结果现实),将去思考自己的新生、自己的未来、自己超脱一切自然的一种本能存在。人老将死,一切都在超脱之中。但也正是如此,“人老”而反显得更加的深远、更加的具有生命力,也更显得有可能形成新生代的一种超度的思想准备。在这里,学育将提供一种前瞻性的理解基础。
②任何事物若是相对于自身的终端,都处于运动状态,都是一种相对于宁静的浮躁现象,不可能在于过程中的平静。也就是说,任何事物在于运动过程中,都是,处于一种冲动的不定型状态(一切事物,都有内外在性之分,也都有内外在性的互为转置,体现的都应该是一种广义的生命性现象特征),应该是一种前期状态。人类社会的初期同样如此。由于不断的盲动,种族之间的争斗、国家之间的战争以及国家内的阶级之间的对立等,都表明人类初期的一种狂躁性心态和一种好斗心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逐渐地趋于平静。现在世界战争不可能再次发生,或许只是会出现一些局部冲突。阶级之间也没有了明确的对抗和划分,人们逐渐走向统一。集团间的暴力冲突也越来越被个性化趋势所替代。世界的未来发展,应当来讲会逐渐趋于宁静。由于宁静,整个世界的未来,趋于人个性化的思想性,也愈加明确,也由此更加深远。任何事物,由于宁静才会产生新的或带来一个更高层次发展的机遇。物质的丰厚与科技的发达,就为在宁静中相对于物质时代教育的否定机遇,这种机遇产生了学育,顺应了历史。当今之世界,已经看到了这宁静的曙光,世界也形成了迎接宁静的基本性条件准备,也充分地树立了接纳宁静的意识。我们应当相信,世界因为宁静而有更快更深远的发展(当然,这里的发展,可以理解为一种“演绎”的过程)。学育也在宁静中更加的平和,体系也将更加走向完善,更富有人类的思想性,更加能够体现人类相对于自然性的有序与健康发展。
③学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学育通过学习要达到的相对于个体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教育是相对于人类而在,学育是相对于个体人而有)?是人的相对于自身的一种“忘我”。“忘我”是什么?是内在性思想相对于外在性的否定。说得更为通俗化,那就是忘记自己的存在。自己是什么?是一种意识性支配下的猴子肉体为载体的现象性存在。这个存在,有两个根本性:一是肉体的机制作用性;二是外在物质性压迫内在思想性所以产生的意识性。由此所谓的忘我,就是以人的根据性思想,去主导肉体机制性以及外在物质性主宰下的人之个体的意识性。说穿了,忘我就是一种人之思想性的在于相对于宇宙本源性(自然性与思想性)为终极目标的自由与无限。这也是学育之所以成为一种主流的根本性精髓所在。我们发现,教育面对的是人类,是一种类生命的存在意义(这种意义的体现方式,是物质性的追求)。学育针对的对象是个体者生命,体现的是人之内在性思想相对于外在性自然的主导作用性。如何把类生命和个体生命结合在起来?形成一个最完整的体系。这将是对于提升学育的最好思考路径。
教育的后期阶段,具有明显的学育特点,但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育。此时阶段的教育,因为有着精神在于左右,故有思想性倾向,由此说此时教育的后期阶段,有着学育之特征性所在。不过它不是学育,是一种为逐步演化为学育的过程性教育。随着教育自身脚步的逐渐深入,关注的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对于事物认识背景的呈指数数列意义的递增。表明了人之对事物存在性认识的深度提高必将带来一种相对于世界的颠覆性认识。事物存在性背景认识的扩大,一旦越过该事物相对于人之认识的临界值,则事物的存在性,必将对其自身的全面否定),从个体到家庭、再到一定的部落和到一定的区域,直到最后关注整个人类(在这里,对于人类作为事物存在性的认识背景,将是一个临界点。教育相对于人之存在的认识背景,最大值为“人类世界”。越过这种认识性背景区域,将是学育的姿态,相对于人的理解。也就是说,学育相对于人的认识背景,不是人类世界,而是人类世界之更大的宇宙本源)。于是,在教育过程中的学育特点,越来越清晰,教育的自身的规律性,越来越弱对类生命关注的特点,越来越不明显,对个体者的重视越来越强烈。随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脚步(这种强烈,是关注类生命走向宏观的一种相对于个人的转向),教育的演化过程,必定引来教育的对其自身否定,从而有着时代意义的对其学育的肯定。(www.xing528.com)
学育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存、快乐、学习过程等。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学育的最高境界是个体的忘我存在。也就是说,学育发展到最后,就是个体人感觉自己的不再存在(这里的不再存在,有三方面的理解:一是存在的现象内化为一种精神或升华为一种思想。二是自然性致使人的意识性弱化。三是宇宙本源性为背景的相对于人之存在性认识,相对于的渺小,以至不存在)。不存在的感觉意味着个体人融入到类生命的过程之中。这一原理正如一粒沙子,放在玻璃上,显示出“沙粒”的作为个体者存在。被放在沙滩上,沙粒作为“个体者”的存在性消失了。消失的此时,个体人的追求又是什么呢?答案是个体人的自身关怀和安抚。那么,这种忘我的过程能否达到呢?其中有这么几点是可以达到:一、犹如战争所创设的氛围。实际上是可以营造这样一种忘我的氛围。比如一位士兵听到枪炮声响,就很少能记住自己的生命,他拼命往前冲,好像忘却了自己会死的道理。这就是达到了忘我。二、激情能营造忘我氛围。比如上街游行,发生暴动,是可以达到忘我境界的。其他像信念、哲学的修养等,也是可以忘我的。因此,忘我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育的。学育中的忘我是怎么样呢?只有充分放松,才能达到忘我。放松便会忘记事物的现象,由此就会把事物的本质呈现出来(构成事物存在的就是两者:本质与现象)。所以要忘我,只能放松,即以思想性替代物质性(思想性具有驱散性的功能作用,由此可以放松。物质性具有凝固性之特征),以达到人自我的轻松与自由。决不能以外在性的物及类的群聚性作用来压迫自己。这种外在性对内在性的压迫,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更加的突现自我。宗教就是据于此,拒物质性,去物质欲,以达到在于思想性的纯粹。但宗教所采取的是一种消极的办法,非是学育的在于一种主动,在于一种包容,更是在于一种以宇宙为大背景的相对于地球村乃至人类的一种俯视。
④中国古代教育是未来学育的雏形。未来学育的走向到底是什么?看来要到中国学习孔子思想,要接受中国古代私塾的教育意义。中国古代的教育,掺和了相当高成分的人之思想性与自然性,很有未来学育所要求的因素所在,只是在于学习的形式上,同于教育而未有学育之特征。私塾教育是一位教师面对固定的几位或者几十位学生,实行面对面的教育。在这里,师生的界限是明确的。其次,它必须围绕一个主题,可以是阶段性的主题,也可以是同一个时段有多个主题。然后,在内容上,中国的私塾教育,主要体现在人文方面。如以背诵吟诗喝酒、山水人情为主的一种人文文化,不像是西方追求物质性的重在于科技。所以,未来当物质文明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科技便不会成为物质性追求的重要手段(科技的未来,是服务型方向的转移,从物质性的科技,转化为促进人之思想性情感的工具),而且人文的思想性意识,便会跃升为社会的主流,由此显现出学育学习的特征性。此等特征性,很有私塾教育的特点,私塾的的学习方式,主要有点拨、引导、启发、体验、示范等。它的作用就在于提高个体人自身的人文关怀以及人之智慧的发挥,而不是对物质的苛求,利用科技这种手段对物质进行骨髓式的榨取。所以,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在相当的内涵上,意味着学育的萌芽。这是一种很好的借鉴。未来学育,教师并不是唯一,他在一个时间段上的是一名老师,在另一个时间段或另一个主题上,或许就是个学习者。每一个主体,都有一位或多位老师,老师是教师角色在不断变化。而私塾教育的教师,一对几、几十这是不变的。而学育,学生中有可能成为教师,教师也有可能在下一阶段变为学生。学育是围绕某一主题而展开的,不是围绕教师而开展教学活动,这跟私塾有所不同。私塾是围绕教师思想而展开的,学育却是围绕某一主题而展开的。符合这一主题的个体人就是教师,谁愿意接受这一主题就成为了学生,不存在年龄约束,在形式和内容上也将有个更高的提升。学习方式上,示范、体验、或者一种自身的投入,体现一种直接性,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而且还可能借用科技手段(网络、视频等),更有示范性。概括之,就整个私塾教育的特点和态势,很有未来学育的雏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