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与学育知识点的详细比较和解析

教育与学育知识点的详细比较和解析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和学育的知识特点,有以下几点区别:①在知识的连贯性上不同。教育知识是人与物性正负相对于现实实践的选择。败于事与物,则为“负”。教育明确告诉人们什么是正的,人类要接受的。如果按照事物教育的“正负性原则”选择,构成事物存在性的知识,相对于自然,是断裂的。一部分为人类目前所需要的所谓为“正”的知识,一部分为目前不需要的但相对于自然性都自然存在的,我们定义为其“负”的存在。

教育与学育知识点的详细比较和解析

教育和学育的知识特点,有以下几点区别:

①在知识的连贯性上不同。教育时代的知识,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后知识是建立在前知识的基础上,逻辑性和叠加性明显。也就是说,教育时代的知识性,它具有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是一种逻辑性的演化系统。由于这种特征,教育必然要强调固定的模式和在于各个阶段的目标,且探究形成最有效的统一标准,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要达到这种固定模式和有效途径的要求,就可采取教育这种手段。知识连续性,是选择教育作为人类文明发展手段的重要角度。因为后知识比前知识更具有一种深度和广度,更具有挖掘物质财富的能力。当然,在接受后知识的过程中,要被接受前知识难得多。它是在繁重的前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教育时代的知识,必须要有一定的框架,一定的措施,一定的前瞻性,且在于一定的规范,从而使后知识能够达到最有效益性得于扩展和完善。

学育的知识,是间断性的且具有跳跃性,它不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在间断的过程中,有着连续性,且这种连续性的知识,具有教育的属性意义。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教育的连续性知识,是学育间断性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也就是说,教育被包括在学育之中,是学育间断性一个阶段中的其中部分)。有些知识在一定的区域内可能是连贯的,但这个区域和另一个区域之间,又是间断的,同时大区域间根本不存在连续性的叠加。我们可以这样很明白的说,教育的知识点是相对于同一个背景条件下的产物。学育的所谓知识,是相对于不同知识背景的产物,不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它只是在某个小区域内可能有微小的连续,但作为整个知识的相对于人的知识,是没有连续性的,它只有明显的间断性。所以,对于学育的知识接受,不需要像教育一样采取强制性的统一措施,而是一种宽容的自然性选择。

②在知识的理解上不同。教育的知识传承,主要是通过理解与接受。也许这种理解,不是你发自内心的体验,只是相对于接受外在性附加的被强制认可。在接受过程中,只需要人的认识性与外在性要求能够保持一致就可以了。这是教育所以对知识理解含义的层面。学育对于知识理解含义,并非是这种情况。学育对于知识的理解,有着自身的一套门路。它不同的根本性,是人之内在性的相对于自身情感的认同,而绝不是与外在性要求保持一致。当然有一致的可能,那只是内在性情感的在于现实中得到满足的一种现象。所以,对于什么是知识的理解,应该是不同的,它反映出的教育与学育的根据性完全不同。理解,也是人认知所以发生的一种过程。也就是说,首先要建构接受知识的内在性框架,然后再形成相对于接纳知识的外在性方式。教育是外在的信息对其个体“内在性知识”的一种强迫。其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接受有两种:一种是自愿的,知识内容的可理解。一种是不自愿的,知识内容的不理解。二者尽管是接受的,但究其渠道的形式,是一种外对内的主导性作用。我们称之为强迫。不过,最终达到共识。学育则不然。学育则不是在理解,而是在于感悟,一种发自内心的清醒和觉悟。有些感悟是突发性的,也带有偶发性。有些感悟是在一定积累和叠加基础上发生的,且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排列后产生的。它相对于教育的最大区别,是在由内及外的一种情感意义上的自愿与自觉。

③在知识的作用上不同。教育导致物的变异,促使物体朝着人所希望的方向变化。教育的最大作用,就是通过对物的变异,产生对于人的个体或者人类共体达到统一认识,从而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发展需要。学育知识的作用,主要是对生命的原始理解和现在生命存在的未来启迪,它不是通过物的变异产生对于人或者人类的需要,而是对人类所处世界表现出包容和解释的态度。因为生命自从诞生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层层的包装,特别是经过了各个时代圣贤之人的强制性层层添加,由此生命的自然本意,在不断地丧失,使刚来世的人神志不清,使中老年人负重累累。以至后来人开始剥离,努力使生命的真谛能够显露出来(教育,重在于对事物存在性的改造。学育,重在于对现实存在的解读,这种解读的基础,是追究于事物存在的原始性,即为一种自然性。或是这样切确的说,这种解读的出发点,是人的思想性,解读的归宿点,是自然性。教育的事物存在性改造,则在于过程所体现的物质性)。但是,在剥离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办法,也是炮制和添加的办法,只是这种添加具有说明性而已。这种剥离的效果又是怎么样呢?还是在外层添加了一层解释膜。对生命的理解,从起源到现在苦于不断添加。迫于圣人的压力,知识得滚雪球似的变成了一座座高山,让人喘不过气来。所以,学育知识的目的,是对生命原始理解的启迪,是回归到对生命的安慰。(www.xing528.com)

④在知识的内涵上不同。教育的知识,是对能量转化的促进,目标就是促使能量的加速转化。转化的周期越短,知识的含金量就越高。教育知识是人与物性正负相对于现实实践的选择。人战胜事或者物,为其“正”。败于事与物,则为“负”。所谓败者,乃为是不能达到对其事物存在性的改造。人与物,在世界事物的整体中,是对立的是思想性与物质性基于基础性为平台的对立。人类在这个地球上随心所欲,所有的物都供人类享有,所有的事都由人来摆弄。教育明确告诉人们什么是正的,人类要接受的。什么是负的,人类不可接受。又告诉你怎么接受,怎么排斥。知识,就是在于这样的一个正与负的过程中形成的。这样的知识,有一个很大的特征,那就是为人类服务。它最大的缺憾是,没有充分尊重自然,体现自然作为整体意义的规律(这种缺憾,正由教育之后的学育来弥补。学育知识的构建根据,是高度尊重人、事、物,特别是自然事物。也就是说,我们学育所选择的知识,主要是对“事和物”的尊重性为前提,而不是体现人或人类的意志。如果按照事物教育的“正负性原则”选择,构成事物存在性的知识,相对于自然,是断裂的。这种断裂,实际上是在撕裂事物,强行把事物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人类目前所需要的所谓为“正”的知识,一部分为目前不需要的但相对于自然性都自然存在的,我们定义为其“负”的存在。如果事物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人类会更加迷茫于生活的本意,忘却自己在于回归的路上(忘却初心,迷茫方向)。 人类,没有权利扭曲事物,只有顺其自然而昌,逆自然而亡。为此,教育的知识,不能成为时代的主导者,而是要让学育的所谓“知识”成为未来真正的开创者。

教育知识是具有很强的共性,就是说知识是多数人赞同、默认或者接受的。由于这种共性的基本原则或是规定,所以教育能大面积地强行推开,繁生出成堆的更多知识(自身的逻辑结构,可以推演出更多的知识。这个世界是两元的,同时且在于对立的。所以,对“知识”进行推导或运算的应该是两元制。犹如计算机的[0]与[1]一样。十进位制,只是说明人的认识性层次低。进位制越高,其对于事物的认识能力越弱)。规定是人为约定的共识,就像一加一等于二一样。其实一加一等于二也未必是唯一。学育的知识是具有个性的,因为它是发自个体人的需求与觉悟(需求,是相对于物质性的保证。觉悟,是相对于人之内在性思想的满足)。由于人的经历不同,智商不同,体质不同,所处的环境和位置不同等,由此的每一个人对于知识的感悟能力也就不同(达于共同的一种认知,只是相关于知识的原则以及规定。原则,强调的是自然性。规定,强调的是思想性)。

教育知识具有强暴力和强制力。“创造”和“破坏”,其实是一对卵生兄弟,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一个角度看是破坏(自然性的角度),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创造(物质性角度)。教育的目的就是形成生产力,生产力就是加速这种破坏力或是创造力的发生。表面上,对世界有利的物质在不断增加,但是背后所造成的损失也在不断地增加。好比用泥土堆积一座假山,我们只看到这个小山在不断地增高,其实在小山的边上我们已经挖了一个很大的窟窿。我们只欣赏小山的造型,却假装看不到这个窟窿会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危害。危害比欣赏的成价还要大,也许后人类会掉到窟窿里淹死。生产力不断增强,也就是挖掘泥土的能力不断增强。这个加快的速度到底是好还是坏呢?现在角度来看,或许是好。今后角度来看,恐怕是坏。教育旨在于强调“创造”与“破坏”的单方面极端。其实,知识具有很强的柔和性和亲和性,它关怀和保护生命,与周边的事和物和谐共存。知识的未来,只有在学育的土壤上,才能繁花似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