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教育(实则上是指学育的雏形),有六大机构、三大原则、两大内容。教育内容的改革主要有两块。一是说明自然客观的结构性知识。比如物理、化学,就是能够说明自然中客观的结构及人类自身地位的认识。这个人类自身地位,是物理性的,不是精神性的。这是一个自然结构和客观的程序性问题。二是泛哲学知识。所谓泛哲学,就是说对原来哲学的广泛性扩充,从人类以外的物质性客观,回望到人的内在性思想主观上,由此路径的相对于人类在于宇宙中存在的内省感知。原本哲学的研究路径,是以人的内在性为出发点,试图达及于外在性的宇宙世界,而由此建构一种认知体系。泛哲学主要处理人与周边事物存在性的相互关系以及在这种处理的过程中所以回馈的精神安慰。实际上就是“自救”。人要有自救精神,上帝也是我们自己假设出来的作为自救的依托物。始初的愿望,是寻求“他就”。一切哲学理论(教育的本身,实质上就是一种哲学),都以“他救”的根据性的建构。至于当下的时代,已从物质性追求,达到于精神性的安抚、也就从“他救”理论,走向了“自救”的道路。此等自救的最终,是达于思想性为条件的相对于自然性的宁静。一种心旷神怡的人之内在性世界。这个世界,只有自己才能够救自己。人,是真正的主宰者,他不但是世界的主宰者,也是人之自身的主宰者(这里的自身,是指人的现象性存在。这里的主宰者,是人的本质性存在。人有有两个角度的存在性。本质性人的存在,远在天也,即宇宙之外。人的现象性存在,近在眼前。即在于宇宙中的世界地球上之存在)人,只有自己成为主导者,才有相对于人的拯救意义。现在信仰宗教的人,实则上是一种“他救”的现象,今后,一定会转向人之自身对其自己的拯救,由此必然会从对于宗教的信仰,转而为人相对于自身思想性的以自然性为依托的信仰(宗教有一个在于未来的低俗。理想性觉悟,将是未来的主流意识)。对此,就是因为在自救中寻求精神安慰。未来的教育走向,应该是怎么样呢(也就是从“他救”走向“自救”道路上,教育应作如何改变,也就是求得面对。答案不言而喻,那就是学育的到来)?本来的教育是一对一,一对多,一对整体,多对一等的这样一种较为固定的模式。然而,未来的教育(所谓的未来教育,就是我们所指的学育),应当不存在有固定的教师,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教材和大纲。而是根据学育的总体要求,根据时下的实际情况,由此相应产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彼此发生情感交流“场所”以确定的关系氛围,更是由此使之外在性的自然与其内在性思想产生共鸣,两者相对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上述所指的六大机构和三大原则,在学育的后篇中,再详细论述)。这里的教育意义,只体现为三大原则:一是选择性原则;二是自主性原则;三是自然性原则。我们只是根据三大原则,六大机构的需要,去相应性的兑现教师、场所、自然等存在。
泛哲学里的自救,在未来是什么样的一种趋势呢?那就是一个教育走向学育的过程。比如世界大战。实际上是物质利益冲突的政治表现。今后这种战争性的冲突,是很少的。人生的理念选择,人生目标的确定性、人生兴趣爱好的走向等,由此这些方面所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会比较多。从而人类社会的关注点,不在于利益集团的冲突,而是在于人由于选择而引发的矛盾。所以,泛哲学就大有它施展的手脚,也由此教育的改革方向,确定为学育的方向。教育不再是做到理念整个区域和模式的统一,而是努力使区域多样化,并且提供多样化的理由、证据和可能性。
当代对于教育的认识,应当提到一定的高度,甚至可以说,未来社会主宰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是教育,而政府退居其次。当然,那个时候的教育,也不是现在的学校教育。主宰教育的,不再是硬件,而是人们的理念(这种理念的根本性,是思想性与自然性,决非是当前的物质性)。政府在那时只是一个职能部门,是为了管理不规范的行为。那时教育已经形成一种自然的氛围。这种氛围,自然引发大家朝好的方面发展。教育(实质为学育)在这方面的功能很重要,起到统一思想,协调部门的作用。有着取代现在所谓政治势力纷争的趋势,这样的地球必然是处于一种和平的状态。
现在人类非常狂妄,不但要占领地球,还要占领周边宇宙。这种自以为是的狂躁心态,非常不对,教育要把它扭转过来。就好像一个掉到深渊里的小孩,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就会东打西打,乱喊乱叫,破坏周围环境,显得十分狂躁。人类改造世界,凭着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定义和判断世界万物。什么是益虫。妨碍我的生存,就是害虫;对我有利的,就是益虫。这个花看着舒服,就把它保护起来。看着讨厌的,就是杂草,把它除掉。这就是一种狂躁心态。人类已经狂躁的不得了。人类现在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心态,回归到安静平和的教育,使人能够平静地生活,安稳地把自己的一辈子过好。所以,有人说,刚出生的婴儿,两手握得紧紧的,大声哭,从来没有笑。就是因为他搞不清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死了以后两手就摊开了。什么都明白。这种狂躁心态,不是靠部门,不是靠政府势力,这些势力反而加剧狂躁心态的爆发,最后只能使靠教育也就是未来学育的作用性,以致达到世界的真正和平。(www.xing528.com)
教育,就犹如地面上爬行的虫子,主要努力进食(物质性),以至达到成蛹(一种过渡性的手段。在这里可以引喻为一种精神。最终以它的飞蛾状态(能够在于天的自由飞翔。实质是一种思想性。天空始终是在于它的自然性。不但在于虫子的爬行,还是成蛹,更是在于天上飞行的蝶,自然性的天空,永远是它们的基础和条件),结束一个周期的存在性。人类的教育,也将是如此。我们不妨用幅图以示之:
学育是相对于教育的一种质的飞跃。我们可以用“地面爬行的虫子”演变为在“天上飞的蝶”作一个过程性的比喻。图示如下:
教育与学育的意义,完全可以从“爬行虫子”(地面:规定与有限)演化为“蛹”的过渡性阶段(一种具有精神意义的等待),再从“蛹”的阶段,演绎为“飞碟(天上:自由与无限)理想世界。地上,是一种物质的规定性。天上完全是理想性的自由。蛹,那是一种精神状态。广阔的大自然,是“虫子”进化“飞蛾”的基础和条件。也就是宇宙本源的自然性,始终是物质性演化为思想性的条件和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