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育形成的物质氛围
物质丰厚的前提,也是学育能够走向历史舞台的根本前提。当人们还在追求物质满足的时候,学育不可能走向历史前台。当人们还在追求温饱的时候,当人们还在为物质争夺、分配而激发斗志的时候,学育没有它发生的可能性条件和基础。学育的首要前提,是物质充分满足人类及其个人的充分需要。也就是物质就像汪洋大海一样覆盖了所有崎岖不堪的道路,没有了它们之间的更多比较。物质是一片“汪洋”(思想性的比喻。思想替代了物质),我们的航行,就没有受到“陆地道路”(物质)所带来的阻力。没有物质的充分满足,人们不可能静下心来去欣赏自身的内在性思想,外在的自然性世界。没有物质的充分满足,人们不可能有更多的剩余精力欣赏这个风云变幻的宇宙(学育是一种赏识。教育是一种奋斗),人们之间也不可能产生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人们更不可能为周边环境的人之外条件所提供服务,从而也不可能成为客观性物质的解放者。没有物质的前提作为条件,人们不可能做到对学育的包容与理解。特别是科技基础,交融基础,一种深刻理论基础的充分认识。所以物质基础的充分坚实,这时学育前期的首要条件。
2.学育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科学和技术必须是在一个层次上的同步发展,方有显现它的力量所在(没有科学为前提的纯粹技术,不为是一种力量)。科学和技术,两者一旦分离,将不再具有普及性,也就不再成为人类追求物质性发展的重要力量。学育,就是科学与技术合为一体的重要凝聚机体。物质时代,每个人都得掌握获得财富的技能,每个人都要为人类做一定的物质贡献。教育需要让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科学能力和技术能力,所以它具有全民的普及性。随着“科学”与“技术”融合成体的全民意识性程度提高,教育逐渐失宠。因为教育过分强调了科学与技术的单方面纯粹。学育时代,信息的传播已经非常畅通了,掌握科学技术的能力也已非常强了。学育时代的科学技术通俗易懂,只需要人们花费几分钟就能掌握。自动化程度相当高,人们没有必要再化很多精力去研究和学习物质性技术(只需要点一下鼠标的时间),而是将如何用剩余精力去思考人的思想性问题。科学与技术,只是解除了人在于物质性追求过程中的烦恼,并不可能提供人的幸福。
学育时代的科学和技术,主要有两种作用:第一,保护人类。保护人类不受外界(特别是相对于人之认识而在于扩大了的宇宙)影响;第二,用于人类对世界之外的认识,提供帮助。所谓的“外”就是指整个宇宙。即使不在地球上生存,宇宙作为整体机制性,还是要控制你的。我们还要有这样的一个认识,还要有这样的一个思想准备:宇宙规则,始终是人生活的根本法则。今后科学技术还要保护人类的生存,我们不能完全抛弃科学技术。不过它的作用已经发生变化,它多被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主要着眼于地球本身。学育时代将发生变化,主要是用于对地球之外的一种认识。不是用于物质性发展,而是旨在于人之思想性的安慰。那时的科学技术,不再是全民性的,与现在学育下的科技,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人之认识性问题。
用极其微观来研究宏观,是最为恰当的研究方法。研究宏观事物必须用微观视角。研究微观必须用宏观的混沌、模糊之中和性概念。现在的世界,让人感觉到物质时代是比较精确的,它是从比较精确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随着精确度不断提高,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精确越来越不能解决问题,取而代之将是混沌、模糊,不确定原理、概率等的一种不确定性理论。认识整个世界,是从最精确的角度开始的,然后发展到模糊,最后直达于宏观。我们所要认识的事物是宏观的,而要正确,具体的对其认识,却需要微观的理论与操作。所以,微观与宏观相对于人对于事物存在的认识,总是辩证的。
今后的学育时代,科学要再被细分,像科学一,科学二……等。技术也要被再细化。科学要被分成A1,A2等,技术也被分成B1,B2……等。然后将这两个集合形成交叉,成为科技1、科技2等,由此来构建人类社会的新认知体系。今后科学与技术两者都要被分化,分化的着重点,是思想性参与了共同性的作用,并向着很不确定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的刚开始时,人类是无法认识世界的现实性。“雷电”这样的自然现象,人类都无法解释,只能用神话来描述。以至我们努力追求事物存在的确定,追求认识体系的认知性一致。用科学技术的定义,来帮助我们去认识事物。随着对事物本质的清晰化,我们不断地告诫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要模糊、要宏观,不能精确。就如我们远隔河岸,看对面村庄中炊烟袅袅,感受到的是美妙,鸡粪充斥的小道。既然来到这个世界,我们要欣赏这个庐山,但不要深入到庐山中去。因为进入庐山,就应了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古诗句。
来到这个世界,我们总想着面前有一座“庐山”(世界),我们怀着一种好奇心,总想去认识它,而不是去开发它。我们努力地向庐山靠近,因为我们要认识它必定要向它靠近。我们采取许多科学方法加速我们对这个事物的认识,靠走路的话太慢了。所以,用科学的办法,尽快走进这个“庐山”。所以由此我们创造了“车”等这类所谓的科学工具,然后加速前进。而一旦到了庐山,庐山的真面目就不能再被认识了(陷入于事物的现象之中)。于是,人们凭着想象,来构建这个庐山的轮廓,以致达到自我陶醉。
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宏观模糊虚幻等的事物,越来越多,至使人们不断坚定自己走的路。人类社会也要经历一个如此认识过程。今后我们的社会,认识事物的存在,必然是用虚幻代替现实,用模糊代替清晰,用不确定代替确定。我们人类面对更多的是在一个实际环境中的虚幻性存在。我们现在所谈到的虚拟事物,或是黑洞事物,就好比站在奴隶社会看社会主义社会一样,一种迷茫。但相对于现在,却是那样的真实与可靠。未来的社会,其实也是实在的,只是相对现在而言,却是虚幻的。或者应该这样描述,人类用自我建构的模拟来补充自己对于未来的认识性不足,然后再由此构建当下更美好的生活。
从现在的角度来讲,一旦离开了科学,我们不知道人类将何去何从,将如何生活?没有了技术,我们同样是寸步难行。所以,科学技术在于人类社会发展中,是十分具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将是我们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但也应该清楚的看到“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样有着破坏性的一面。科学造就出了原子弹,原子弹将成为毁灭人类存在的重大潜在危险。又例如,人类在地球深处开采石油,迟早会把地球挖空的(掏空了地球的内脏),等等的如此做法,惨不忍睹,比比皆是。科学在于今后,是不是真有存在的必要?有必要。只是要转变追求的方向,即从物质性追求,转而向着思想性自由与发展提供帮助。科学,代表的是什么?代表着人理性的现象化。为此,科学须得按照人之本性的认识事物且加以改造。科学,是有定义背景的,一旦这个定义背景招展了,原本的所谓科学,也就不科学了。可人的对于定义背景,总在不断的深入与拓展,由此所谓的科学,将永远不为是科学。在于科学基础上的技术,同样,也有遭受异义的可能。
人的本质会不会永恒不变?我们现在建构的知识,比如私欲、爱之类的概念,是在永恒不变的情况下建构的。有人说,本质以外的增加或者减少,对本质并没有触动,这是不正确的。从人性的变化就已经看出,人的本质性,也是一种阶段性的产物。即然是阶段性,自然就有着它的变化性。实际上,人性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现在的人,跟原始社会的人,就是两种人,不是同一种人(本质性的有所不同。当然,这里的本质性,不是“类属性”),至少是这样来认识的。也就是说,这个个体人并非是同一本质性的人。那这概念内涵是什么?就看以什么时代的人为参照系。和原始人比较,我们现在人就不是人。同样,未来的人和现在的人比较,那这一个人也不是“人”。人(指人的本质性)是在变化中的,但什么是不变?可能外形是不变的。也是就是说,在这样的一个变化过程里人的现象性是不变的(实际上,应当正确的这样讲,当现象性不变时,人的本质性是呈现阶段性的变化。当人存在的本质性不变时,人的现象性是变化的。这取决于人之认识性的关注点)。
现在的人,在很大程度上离开了大自然,躲在自我构建的认知体系里(在现象上,躲在自我的建筑物里)。原来(原始社会或是奴隶社会)是开放的,至少是半开放的,可以和自然接触。现在的人在外界的时间越来越短,甚至出现全封闭现象,这又是为什么?门一关,空调一打开,东西送进来。人完全可以不在自然条件下而能较好的存活。由此的人之本质性必将变化。现在,对人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人类以原始建构的人为知识,来套用完全封闭的这个所谓人的身上,大概就是两个概念。我们也应该知道不对劲。人的本质性将发生重大变化(也可这样理解,人的本质思想性不变,人的外在性客观物质在于改变。这就取决于我们对于人之定义的根据性选择。或是在于变化的物质客观对其内在性不变化的思想作用后而所以呈现的一种属性变化)。我们以现在建构的知识套用到未来的这个人的身上,你能判定哪个是对哪个是错?哪个是“真人”,哪个是“假人”?答案难于确定。现在人类构建了许多未来模式,这都是以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的中间这段人的角色来建构的,肯定不代表未来。科学技术、物质、人类私欲、关爱等,其实都是一种阶段性的认识。估计未来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科学技术的未来进行否定,以其达到对未来认识的肯定。就目标状况,我们的认识还达不到这种层次。我现在都在否定自己以前的认识观点。同样未来人也会否定我们现在的认识观点。
未来的人,随着外在客观条件的变化,是会变异的。人的自我毁灭,就是在自我变异的道路上走向极端。人类的最终毁灭,与地球本身的生命状态,一点关系都没有,关系的只在于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认识呢?人类在宇宙面前,太是渺小了,以至可以忽略不计。地球是作为宇宙现象的反映,所以地球与人类生命,并没有存在一定的关系。其实,人生命的终极阶段,就是生命的变异。生命会如何变异呢?这个变异的方式,其实就是人之外在性物质的不断变化所造成的。今后,人类直接毁灭的原因,不在于外部(外部变化,是一种间接),人类的最终变异是生育能力的下降,这是对人类走向灭亡的一个根本原因。人类的生育能力一定会下降,最后变成零,人类就宣告完结。实际上已经有许多的迹象表明,人的生存能力在增强,而人的生育能力在下降。比如同性恋的存在,再比如男子的含精量下降情况呈数列递增。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人们都不想结婚,大城市里大量的独身主义者。人类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趋势?因为人的根本性是思想,并非是物质。人类毁灭的第一个因素,应该是生育能力的降低(生育能力下降的根本性,是人的内在性思想替代人之外在性物质,且成为一种主导力量)。
科技反过来也推动人去思考事物的存在及人自身的存在。比如说我们要把这个“破钟”拆掉,于是我们就去学如何“拆”,学会“拆”了,然后就知道钟的原理,我们就会制造钟了。这样的一个阶段性“学”的过程,就是教育。学育到底是怎么学的呢?比如制造时钟,学育是不让去拆,而是让人学去思考,学会对一些问题、一些规律的本质性思考。这个思考模式一旦建立起来,就可以推广其它,并非是教育那样的在于某个具体的单一。学育的这种思维模式,尽管是从思考制造“钟”的过程中而得到的,但它可以广泛用于包括制造陶器、桌椅等,都可以贯通使用。我们通过学育培养的思维模式(实际上,应是一种思想性发散机制),可以达到标准姿势,从而解决问题。但这一思考过程,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但是专家提供的思维模式,我们只需要花费一个小时学习就可以掌握,而我们需要花费上半年的时间才能摸索出来。这让我有一个启发:做任何事情一定有一个最佳方法。从学育的角度来讲,这称之为“思想方法”。
3.学育之所以成为时代的弄潮儿,物质成为丰余是主要原因
当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物质不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也就是说物质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需求满足,这个前提如果不可能成立的话,那么学育也就没有存在的可能。所以这个物质性丰余是学育可以发生与存在的前提。可能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物质成为丰余,必然促使人存在观念的彻底改变(www.xing528.com)
物质丰余了,人在世界上生存的整个理念有一个彻底的否定或是宏扬。这种否定性的改变,是物质成为丰余所带来的一个根本性原因。这种观念的改变,体现对营养结构的新认识,同时端正了人的正确态度。人们追求的是一种饱和型的健康型的营养结构。目前,此状况现在已经出现端倪。人们追求的是一种保健的食物,不再是我们现在吃的大米、玉米这一类的单一食物,可能有更多的变更食品。这个食品的来源渠道会非常丰富和宽广。所以,人们对营养结构的新认识,自然会带来营养革命的新天地,也由此变换了新的人生观。这种转变,也对“教育”转变为“学育”,起到了一种旁敲侧击的作用。
(2)摄取营养的新方式
我们现在摄取营养的主要渠道是“口嘴”。“口嘴”是一个比较主要的摄取营养途径。当然,还有各种其他的辅助。今后这种直接性的方式,如果有改变的话,也将是相对于“教育”基础的一次震动。就是“口嘴”不再是摄取营养的主要渠道,而成为感觉上的某种享受。也就是“口嘴”不再是主要的入口处。真正的入口处有很多方面,包括细胞、毛皮的接触等。也有一种渠道,人们把人类需要的营养,经过科学处理,注入空气中,使人们在正常的呼吸中摄取营养。空气是富有营养的,呼吸是吸收营养的主要渠道和方式(彻底消灭在于“吃”上的贫富差距),人,就不要再吃所谓的饭了。虽然是科幻小说里的描述,但这也暗示着有另外一种新的事物、新的方式在引导着我们改变营养的摄取方式和结构。不管怎么样,摄取营养的方式性改变,必然带来人之生活的新态度。这种新态度,也将蕴育学育时代的到来。
(3)未来,人类对健康的理解层次会是多元化
人类对于什么是健康的理解,会有一个不同层次的把握。我们现在追求的是丰富与饱和,但在未来,人们对健康层次的理解会有新的看法。因为物质时代的人们,强调脑力、体力的劳作,所以他们摄取的应该是符合体力、脑力等方面的营养补充。到了学育的时代,也就是吃饱饭的精神时代,此时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非物质性领域的需要。这种需要,人们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多数的体力劳作,被人类发明的科技手段所代替。所以,人们所需要补充的脑力方面的营养比较多,体力上的消耗要少一点,致使营养结构出现了与现在不一样的比例状况,且在于健康标准的评判上,也呈现不一样的看法。所以,人们对于健康的标准理解,将会是多元的。
我们摄取的食物方式在改变,那么我们的营养结构也可能会随之改变。这样让人类产生补充思维消耗的食物可能更加容易,而且个别的摄取量会减少、减弱。就是给一点精细的物质,都可能会满足很长的时间。物质时代,如果我们吃进去了一头牛,也只能在两三个月内就消耗完了。在未来时代,吃一颗“丹丸”,就能活半年(虽有些夸张,但是一种趋势)。物质时代,体能的消耗量是巨大的。在精神时代,智能的消耗,是食物质的密集度,相对于“量”,可以是少的。所以,非物质性的未来时代,营养摄取从“量”的要求转入到对“质”的要求,对“量”的营养摄取内容改变为对“质”营养的摄取方式。如此一来,人类营养学上将是一种革命。由此的营养健康标准,就会粗放起来。我们作一个形象比喻,在物质时代,人们体能消耗要一大堆番薯,因为从一块番薯里摄取的营养很有限。科技发展了以后,这块番薯经过改变和加工,掺进一定的元素(如固体的、液体的、气体的都可能),使一块番薯变成综合性的“番薯”,从它身上获得的营养是我们从这个单纯一块番薯里获得营养的几倍甚至几千倍,而且很有助于提供给思维的能量的能量和倾向性满足,人们就不需要一大堆番薯了,而是一小块。相对于人需要的能量方式,也由此营养结构的单一性,转化为未来营养结构以及健康要求的多元性。是从单方面的“量”要求,转换为对事物的“质”与“量”的双要求,而且重在于“质”的提高。从而也带来教育走向学育的条件性反映。
(4)未来,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明显出现两个倾向且在两个极端上有绝对的上限
第一个情况,就是物质相对于肉体的提供最基本的保证。是指肉体存在的基本营养所以摄取的方式。对于这个基本营养要求,人类已经完成。如基本温饱问题。第二个就是肉体相对于物质的提高性营养需求。就是人们追求保健型的营养,像冬虫夏草、鹿茸等,这种我们现在看起来比较昂贵的补品,但是随着健康的评判标准不断改变,高贵的也会变更成低贱。人们追求健康,是一种方式,而不在于食品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像鹿茸这些,若是摄取量过高的话,可能会影响健康。人类对于营养的需求,总在于这两种层面上轮回,但不管怎么分法,营养的摄取总是有绝对上限,这就保证了物质消耗的有限性。人们在追求营养过程中,不会无节制,有个自然的回归。所以,这两个的不同要求,就决定了人们摄取能量的不同方式,且都应受到上限或下限的控制,不是无穷的。这也就保证了物质成为可能剩余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然还有以下两个原因:
(a)人口下降是物质丰余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人口自然减员,这是一个主要原因。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精神文明发展比较快的国家,人们都不愿意生育了。德国竟然出现了负增长,中国上海现在也出现了负增长。这可以说是人类在历史在演变过程中的一种自然选择。或者说是一种堕落,一种自我毁灭的开始。不过,这是人本质性的反映(万物不可能无限生长),不以人们精神意志为转移。人类作为一种类生命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它也遵循着事物的存在是在于自身不存在的两者规定性。我们个体生命,从幼儿到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都是这样演变过来的,都有它最后的终端。老年人的思想和青年人的思想不一样,但是它同样是个体人的一种生命演变过程的相对于人之根据性思想的本质反映。你不能说老年人的想法是错的,那么老年人也不能说青年人的想法是错的。这实际上是个体生命在于演变过程中,相对于阶段性思维的一种自我否定的本质性现象。也就是自然规律性作用反映在认知上的结果性现象,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过程现象。可我们人类总在于大惊小怪。
我们现在的类生命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时代,也就是不想生育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是历史的必然,属于正常现象。像中老年人一样不想生也不能生一样,而且还笼罩在一种自然演化的氛围之中。不想生育不是个体人的想法,而是一种时代命运感的表达,这是因为类生命到了这个时候所以产生的一种相应性的审视态势对于人之生命的一种取舍。随着这种态势的不断增强及带来的物质性追求方式的变化,人们不再生育了(克隆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繁殖工厂的应运而生等等现象性取而代之),出现了人类生命演变过程链的一种突变(如同基因异化一样)。随着岁月流逝,类生命不管在质上还是在对生命认识的量上,必然有一此异化的走向,这种“异化”的一种附带产品,那就是物质的丰余。这种“丰余”,主要是人口下降所带来的。如果说现在是属于人为因素,那未来是通过自然演变,总体来讲人口是会下降的。人口下降使之物质丰余成为可能。
(b)科技发达,改变了人之营养结构的同时,也改变了人对于物质性利用的方式。教育走向学育是有个基本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在物质领域,贫富已经没有区别(物质丰厚,是消除人之贫富差距的根本手段)。也就是说人们不再为生存而忧虑,生存已经不再是人类发展的要求和思考的出发点。不过,我们还是谨慎的问一下,人类有没有可能进入这种不为物质性担忧的历史阶段?学育到底有没有可能成为现实?这就是要回答,人类社会追求物质性满足,有没有它的现实性可能。从目前的人类发展来看,这是可能的。说明这种前提是存在的。人类是可能有这种时间段,即人类完全在于物质性的满足。就某个角度而言,人的物质生存主要是保证肉体的存在,不是追求肉体以外的享受。我们所讲的生存,是物质上的,而不是精神上的。物质生存是有上限的,也是有个下限的。下限是因为营养不健康、营养的不足,导致身体机制性紊乱。物质生存的上限是营养过剩,导致身体的不健康。所以,人类的物质生存是有一个特定区域的。只要达到这个区域,生存就能实现,就不需要为物质发展而忧虑。
物质的丰富主要是取决于人口数量,当然也取决于科技。第一,人口数量,这是一种人为的制约因素。当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是不愿意生育的(这种状态的背后,是自然的一种规律性相对于人生育现象的反映)。此时的生育也将成为一种文化。强烈过旺的生育会导致不生育,人口必然会下降(一切事物的存在,总是呈现正弦函数图像的规律性反映。人口剩余现象,也不例外)。实际上随着城市的发展(农村走向城市,这是工业化的必然),人口自然会下降。第二,科技的发展,是人口下降的重要原因。随着物质性条件的提高,可供人选择的营养方案也会丰富。比如说,你可以选择吃西瓜,也可以选择吃大米……营养方案确实有很多方式与渠道。这就好比能源,其中有核能源,还有石油,也就是说人类的能源方案也在不断扩展。随着科技的发展,营养不足而导致身体不健康是不少见的。现在有百余种物质,我们品尝了百余种,未来我们还要向“千种”发展,继尔向着“万种”发展。人类这个机体在吸取营养,是有一定恒值的,当吸收营养到达饱和后,如果再吸取的话,就会生病——富态病、不运动病。现在社会已经出现许多富贵人家在于营养过剩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上限。物质生存有上限,等到了这个层面,物质再发展,就没有它的根本性意义(此时的物质性追求,转化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
物质生存的饱合状态,从当前的逻辑性思维推断,是存在的。既然它可以存在,教育走向学育就成为可能。如果这个上限不存在,如果人类对物质的追求可以永无止境,那教育就有它的后续历史。可惜,人类对物质的追求是有上限的,从而教育也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浪花。物质的发展肯定是有上限的,这不容置疑。现在有些富贵人,吃来吃去,结果返璞归真,还是选择吃素。只是有些地方已经达到了这种模式,有些地方却还没达到而已,可见世界的发展是参差不齐的。说是学育,而有些地方却需要教育。但是,现在有些地方应当要转入学育,却没有转入学育,停留在教育阶段。世界文明发展,是看主流,而非在于细节。学育替代教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倾向。
当物质存在不成为人之生活问题的时候,人们考虑的将是怎样与人相处融洽,怎样与周围环境融合,怎样与世界物质机制性沟通等等;并依此达到内心的平衡和愉快。这一切的努力,都为学育走向历史前台,提供了动力。同时,人们更多的是在于思考人生终极阶段的抚慰以及到达于终极之前的内心平静。更重要的还在于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的波折度什么是最大的?什么是人生的真正幸福?人生应该如何面对死亡的挑战?等等,无不是学育应该要回答的问题。人生若是按照正弦函数的波浪曲线定义,若是我们就把向上的波动曲线定义为幸福,那向下的波动曲线就是痛苦。实际上对人来讲,这都是一种刺激,一种体验而已。由此的人生态度,可能相对于今天的物质追求有一个很大的改观。这将是教育走向学育的相对于人生观的一大转折。
在物质时代,人们满足于获得名誉、地位、经济等因为这能让人们产生所谓的幸福感。而学育则不同,人们更多地在追求刺激的幅度。今后,人们会把自己的感情体验作为人生的追求。未来,内在性思想的体验,将逐渐代替外在物质性的满足,这是人类历史的必然。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教育首先要做一个重大的转变,从而引导人类追求人来到世界存在的意义。对此,我们的教育必须要有前瞻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