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史上所面临的三大灾难(饥荒、瘟疫、战争),即将成为历史。下世纪人类将要迎来崭新的以人之思想性为特征的新历史时代。新时代的呼唤之神,正乘坐着高科技的历史“动车”,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前进、前进。正值此时,我们的教育(相当大的部分是学校教育),应表现何种姿态?应担负何种职责?更是在哪些方面需要人类付之于最大的热情?总之,是人类在于社会重大转折时期的沉重思考。以人之内在性思想为特征的未来“学育”,将是应对当前教育(人之外在物质性为根本)所面临困惑的最大挑战者,也是相对于人类历史时代的最为响亮回答。人类社会的历史未来,“学育”将成为替代教育的新主人。这位笑盈盈的“公主”(教育是过往时代的王子),正大踏步地向我们走来。
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我们将其分为“上阶段”和“下阶段”两个时期。上阶段,即人类社会前期,为“教育”阶段。下阶段,即人类社会后期,为“学育”阶段。学育,是相对于人类社会前期教育的批判与弘扬,更是对人类社会前期教育的否定与展现未来的新希望。它是以受教育者主体的“学”,去置换教育中“教”的绝对,实现学育相对于教育否定的自身价值。是以人的“智慧”去应对人类“知识”所带来困惑与局限的解脱。更是以人之内在性思想替代外在物质性作用的以其达到顺应自然性演化的一种必然。这不但是对原本教育物质性“主体”的改变,更是对教育在于自身本质上的升华,从而在于客观现实中达到“学育”成为“教育”否定之形式与内容的总概括。学育,相对于教育过程,也是一种真正的归宿。也是人作为一种事物存在性而成为自然整体部分的高度总结。
当前的教育,担负着四大历史使命:脱离贫困(物质性的丰富与深入)、摆脱恐惧(战争与瘟疫的威胁)、满足短时间的欲望(包括认识欲望)、形成集团性的凝聚(政党、国家、民族等都将在全人类社会的这样唯一旗帜下,充分凝聚)。至今,地球上的贫困人口不超过5亿。以现今的经济发展速度,再过十年,乃至二十年,甚至百年,世界将有望完全脱贫。战争的阴云,也由于物质性的丰厚而逐渐消散,只存在少量恐的怖分子在挑衅,还在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尽管这几年的疫情有所严重,但人类社会的征服力量,呈现突飞猛进的态势,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社会的未来,一定是一个“和祥与安康”的未来。瘟疫也不可能再发生,世界的环境保护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完善。总之,这一切都可以在几十年内被制止或改善。即使是不完全,也会降至于最低。为此,教育所以要解决的问题,不再是人之外在性的重点关注,而是人的内在性“思想”问题,抑郁症、精神分裂、吸毒、男女性的无差别、狂躁自杀、极度虚幻、邪教组织等,成为未来时代的疾病。作为物质性所以决定的教育,就其本身,只能解决物质性问题,解决不了人的内在性思想所以引发的自由与解放的问题(未来时代的一切病症,都是内在性思想达不到解放与自由时而引发的变异现象)。此等问题,须得由新的方式方法加以解决。此等方式方法是什么?就是教育之后的新产物:学育。当物质性不再成为时代的主要问题时,人的思想性问题,便是人类社会所要面对的最根本问题。解决这个根本问题的恰当手段,那就是“学育”。
人,从追求快乐(物质性满足),转而向着追求幸福(思想性自由)迈进,这是人类作为一种时代文明产物的必然。当代,科技已充分显示出它作为人追求快乐的重要手段,也充分满足了人的快乐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排弃人了对思想性追求幸福的可能(科技,解决不了人的幸福问题)。人的幸福,只有靠“学育”的引导,才有所体悟与收获(教育,充其量只能满足人的快乐)。所以,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在物质性彻底丰富,足于达到相对于人之内在性思想解放要求的前提下,人类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人生的未来在于哪里?这无疑给当代教育当头一棒:物质性追求,不是未来人的需要吗,更不是未来人类社会继续发展的根本?至于“形成集团性凝聚”问题,目前已有明确答案:世界正走向“世界共同体”(世界走向了一切事物存在的利益性共同)。这便是相对于宇宙为背景的地球世界的最好选择。人类在联合国的坐席上,在处理事关地球安危的一切事情上,对此达成高度的共识。尤其是在核武器威胁警示下,高科技发达所带来的结果例证上,“荣辱与共”将成为世界的最强音。至此,人类可以高声呐喊:教育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物质性的饱和,在于催生着思想性萌芽),新的教育使命即将拉开序幕(学育将隆重登场)。在于此时的历史彼岸,人类便可以理直气壮地用“学育”去否定“教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后期的里程碑。从人为类社会物质性服务”的“教育”,走向未来以“人之个思想性解放为要求”的“学育”,这是人类社会文明历史脚步的坚实足迹。
人类社会将在告别物质性奴仆的时代后,必定会迎来人之思想为主导的新时代(教育,对应于物质性发展。学育,适用于思想性发散。这里的发散,包括着两大方面:自由与解放)。“学育”以它内在性思想本质(相对于人之现象性存在的物质本质),否定着人之外在物质性为根据的“教育”现象性(相对于人之存在的思想性为根据的现象),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最伟大革命。它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也顺应了人之认识性发展的逻辑性需要。我们在饿着肚子的“教育”道路上,披荆斩棘。未来,我们将在物质充分满足后的时代(科技发达尤为显著),高唱着“学育”的凯歌,开始新的思想解放,开始自由的新旅程。(www.xing528.com)
面对物质时代,人类不仅建构了人类社会的知识体系,而且丰富了社会经验与生产手段。我们的物质时代,需要传承的是人类一代又一代努力奋斗而在于成就的一种文化(文化,是一切人类文明的最高度概括,是相对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结与归纳。切确的讲,是物质与思想双方面的结晶,因为严格意义上讲,精神文明也属于物质性范畴)。传承文化的这个艰巨任务,在相当程度上,便交了给教育,教育也勇敢地担负起了这份历史性的责任(重在于物质与精神的传承,至于思想性延续,教育还是力不从心)。它把前人总结的一些经验,如对物质探索追求的方法和信心,传承给了下一代,使下一代能继往开来,走向更希望的田野上。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更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种基础和保证,同时,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物质时代的人生观)奠定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使人类社会在物质性追求的道路上,迎着风雨,阔步前进。
当物质不再成为人类所以追求的目标时,当物质不能恰当的成为满足人们的幸福需要时,这也就表明人类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教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这个时候的教育地位是什么?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教育的根本指向又是什么?这不得不引起人类的深切关注以及人们相对于自身问题的思考。人类由此可以发问:教育在物质时代的历史使命是否已经结束?我们是否将要面对非物质性时代所赋予历史职责的挑战。人们心存疑虑,但我们信心百倍。
教育时代的结束,必将迎来下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这是人类社会迎着朝阳,走向宇宙光辉的必然。也是人之思想性向往的走向更希望时代的现实(人的生活态度,从对人的外在性物质关注,转置为人的内在性思想自由)。人们所要面对的新时代人生追求和生活态度,在教育走向学育这个过程中,人们对其在物质性教育时代所积淀的成果和精神成就,不断反思。在走向这个非物质性的思想时代,人类也将面临着对新事物的重新理解与接受,从而有着在于感悟过程中的问题。特别是在这个两者(教育与学育)交替过程中,何以友好、和谐的与人之一切外在性事物达于共同存在与发展,以致成就学育新时代的到来。这都将成为否定教育存在的敏感问题。此时,必须有一种体制来完成这个任务,这个任务交给了学育。学育,是对教育的否定,是对教育的一种完善,同时也是相对于教育的一种延伸,更是对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发展(切确的讲,是一种包括)。在非物质性的思想时代,学育将承担起建构人类社会新的知识体系(学育,是以智慧为主导的作用体),同时也将继承、发扬教育禀性(教育,是以知识作为传承的根本性纽带),共同铸就人类历史的辉煌。
人们吃不饱,同时面对着未知的恐惧,以及瘟疫与战争的灾难,我们需要教育。当人们吃饱了,人类的三大灾难得到适当的遏制,我们还需要教育吗?我们不再担心有饥饿的那一天,我们为何还要在教育昏闷的“铁桶”(环境)里,抛弃人之根据性(本质性)的思想(虽然物质不完全排弃人之思想性的存在,但它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否定着人的思想性主导)。人类社会,从吃不饱到个别人吃饱,最后到人人吃饱。吃饱的今天,我们是否有理由的说:我们的生活,需要我们的思想。此时以追求温饱为基础与条件的教育(即物质性追求为根本目的的教育),难道不需要思考自己的未来吗?“教育”走向“学育”的条件已经成熟,难道我们就不应该顺势而行吗?于是,我们现在所剩下的就只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迎接“学育”时代的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