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导弹攻击作战技术详解

导弹攻击作战技术详解

更新时间:2025-01-12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巡飞攻击作战技术是指利用亚声速巡航导弹滞空时间长、 飞行机动灵活、任务功能多样的特点对目标实施控制和打击的攻击作战技术。巡飞攻击作战技术的缺点: 为确保足够的巡飞控制时间, 巡航导弹需抵近控制区投放, 巡飞过程易遭拦截与打击。因此, 巡飞攻击作战技术主要用于在夺取制空权条件下的区域控制和打击。

导弹攻击作战技术是指导弹进攻作战的机动打击的行动方法, 是根据导弹的弹道特点、 速度特点、 射程特点、 规划特点等的不同而决定的行动方法。 按照导弹类型的不同, 导弹攻击作战技术主要分为亚声速巡航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弹道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超声速/高超声速/滑翔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空空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分布式导弹攻击作战技术以及网电攻击作战技术六类。

1.亚声速巡航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亚声速巡航导弹作战具有滞空时间长、 飞行弹道低、 隐身性能好、 战斗载荷大、 导弹体量小的突出特点。 亚声速巡航导弹攻击作战技术主要包括正面攻击作战技术、 规划攻击作战技术、 自主攻击作战技术、 低—低攻击作战技术、低—高攻击作战技术、 巡飞攻击作战技术、 空中待机攻击作战技术、 刺探攻击作战技术和协同攻击作战技术等。

正面攻击作战技术是指采用直接射向目标的导弹进攻作战技术。 正面攻击作战技术的优点: 飞行路径和飞行时间最短, 发射准备更为快速便捷。 正面攻击作战技术的缺点: 难以避开敌方正面的防御。 因此, 正面攻击作战技术主要用于近程巡航导弹的进攻作战、 反舰巡航导弹的进攻作战。

规划攻击作战技术是指对中远程亚声速巡航导弹的任务和航迹进行预先规划的攻击作战技术。 目的是进行匹配制导, 绕开敌方防御系统, 选择最佳攻击方向和路径。 规划攻击作战技术优点: 飞行航迹机动灵活, 可以不依赖卫星进行中制导修正, 可以绕开敌方防御系统和气象恶劣区域, 可以随地形起伏保持相对较低的飞行高度, 可以避开飞行航路上的各种障碍, 可以中途改变攻击的任务和目标。 规划攻击作战技术缺点: 任务和航迹规划需要的地形、 气象、 目标的保障要求高, 战时调整规划时间长, 发射准备复杂、 时间长, 有些目标由于不具备规划条件而不能利用规划攻击作战技术进行打击。 因此, 规划攻击作战技术主要用于中远程巡航导弹对地面目标的打击。

自主攻击作战技术是指中远程亚声速智能巡航导弹自主规划航迹、 选择打击目标的攻击作战技术。 其另一层含义是导弹在飞行过程中, 接收上传的新的打击目标卫星图片, 导弹自主在线选定打击目标、 规划攻击航迹。 其优点是自主智能, 无须规划任务和航迹, 可实现“发射后不管”。 缺点是自主智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因此, 自主攻击作战技术主要用于远程智能反舰作战。

低—低攻击作战技术是指亚声速巡航导弹全程超低空飞行的攻击作战技术。 其优点是飞行隐蔽, 打击突然。 缺点是对航路有障碍的目标不能打击。 因此, 低—低攻击作战技术主要用于反舰作战。

低—高攻击作战技术是指亚声速巡航导弹主要飞行在超低空状态, 在末段拉起俯冲的攻击作战技术。 其优点是飞行隐蔽, 打击突然, 可以对目标实施灌顶攻击, 可以打击的目标更加多样、 灵活。 缺点是拉起俯冲的过程易被发现、干扰和拦截。 因此, 低—高攻击作战技术主要用于对地面目标的打击。

巡飞攻击作战技术是指利用亚声速巡航导弹滞空时间长、 飞行机动灵活、任务功能多样的特点对目标实施控制和打击的攻击作战技术。 巡飞攻击作战技术利用导弹的长时间滞空能力, 在一个作战区域内巡飞进行区域控制作战, 巡飞弹在作战区域内一旦发现目标, 即可自行或者引导其他巡飞弹攻击目标, 使得区域内的敌方目标不敢轻举妄动, 达到区域控制的目的。 巡飞攻击作战技术的另一个含义是指装载激光、 电磁脉冲战斗部的亚声速巡航导弹, 按规划的飞行路线依次飞临敌方军事目标上空, 对其指挥通信装备等实施攻击, 使其指挥控制网络失效, 达到制信息权的目的。 巡飞攻击作战技术的优点: 可以进行区域控制, 可以实现察打一体。 巡飞攻击作战技术的缺点: 为确保足够的巡飞控制时间, 巡航导弹需抵近控制区投放, 巡飞过程易遭拦截与打击。 因此, 巡飞攻击作战技术主要用于在夺取制空权条件下的区域控制和打击。

空中待机攻击作战技术是指利用亚声速巡航导弹长航时的特点, 预先将巡航导弹发射至攻击目标区附近的待机区进行隐蔽盘旋待机, 接到目标指示和打击命令之后, 从近距离对目标进行快速打击的攻击作战技术。 空中待机攻击作战技术的优点: 将发射和打击分成两个阶段, 打击更加可控、 灵活和快速, 可以实现发现即摧毁。 空中待机攻击作战技术的缺点: 一旦待机区附近没有出现可打击的目标, 待机的巡航导弹将失效。 因此, 空中待机攻击作战技术主要用于对时敏目标、 临机出现目标的即时打击。

刺探攻击作战技术是指利用换装侦察载荷的巡航导弹对疑似目标进行火力侦察, 迫敌进行防御行动, 从而暴露敌目标性质和漏洞的攻击作战技术。 刺探攻击作战技术的优点: 可以对目标进行抵近侦察, 可以暴露敌方目标性质和位置, 可以召唤后续导弹实施攻击。 因此, 刺探攻击作战技术主要用于目标采取电磁静默等措施后, 在己方难以判明敌方目标性质的情况下, 对疑似目标的试探性导弹进攻。

协同攻击作战技术是指一组多发巡航导弹对敌作战目标实施的多对一和多对多的分布式协同攻击作战技术。 这种协同可以是领弹与从弹的协同, 可以是采取不同制导体制的导弹的协同, 也可以是执行不同任务的导弹的协同。 实现分布式协同的手段是弹载数据链。 协同攻击作战技术的优点: 实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的打击能力倍增, 丰富作战任务和样式, 提高抗干扰、 抗拦截能力, 降低打击成本。 协同攻击作战技术的缺点: 弹间数据链一旦破网断链, 协同打击将失效。 因此, 协同攻击作战技术主要用于对严密设防的、 需要多发导弹予以摧毁的、 高价值目标的饱和式攻击。

亚声速巡航导弹丰富而高效的攻击作战技术, 是近代历次局部战争中亚声速巡航导弹被大量使用、 屡建奇功的根本原因, 也是其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长盛不衰的优秀基因。

2.弹道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弹道导弹作战具有保障要求低、 准备简单、 飞行速度快、 载荷能力强、 威力大的突出特点。 弹道导弹攻击作战技术主要包括正面直接攻击作战技术、 末段机动攻击作战技术、 躲避机动攻击作战技术、 刺探攻击作战技术和协同攻击作战技术等。

正面直接攻击作战技术是指弹道导弹按标准惯性弹道飞行、 不进行弹道机动的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其优点是直接, 快速, 准确, 威力大。 缺点是弹道固定, 易遭拦截, 突防能力弱。 因此, 正面直接攻击作战技术主要用于对地面固定目标的打击。

末段机动攻击作战技术是指弹道导弹弹头再入大气层之后进行减速拉起和机动的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末段机动攻击作战技术的优点: 减速机动利于实现导弹的末制导, 末段机动有利于增加导弹对目标的搜索和打击范围, 末段突防能力强。 末段机动攻击作战技术的缺点: 相对于巡航导弹和滑翔导弹, 机动范围有限, 对目标保障的要求较高。 因此, 末段机动攻击作战技术主要用于反大型水面舰艇作战、 对地面高价值目标的精确打击。

躲避机动攻击作战技术是指弹道导弹在中段飞行中按程序或拦截威胁进行弹道机动的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其优点是突防能力强。 缺点是技术复杂, 机动次数有限, 影响打击精度。 因此, 躲避机动攻击作战技术主要用于能够感知拦截弹威胁情况下的弹道导弹进攻作战。

刺探攻击作战技术是指利用弹道导弹进行火力侦察的导弹攻击作战技术。主要适用于快速对疑似目标进行火力侦察和引导打击。

协同攻击作战技术是指一组多发弹道导弹进行分布式协同攻击的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主要适用于对海上编队目标的分布式打击, 适用于弹道导弹战斗弹、 突防弹和信攻扰弹的分布式对地攻击。

3.超声速/高超声速/滑翔导弹攻击作战技术(www.xing528.com)

超声速/高超声速/滑翔导弹作战技术具有在临近空间飞行、 飞行速度快、纵向机动能力强、 横向机动能力次之、 突防能力强、 攻击威力大的特点。 超声速/高超声速/滑翔导弹攻击作战技术主要包括高举高打攻击作战技术、 横向机动攻击作战技术、 末段下压水平攻击作战技术、 末段螺旋俯冲攻击作战技术、刺探攻击作战技术和协同攻击作战技术等。

高举高打攻击作战技术是指利用超声速/高超声速/滑翔导弹的高速飞行的正面俯冲攻击能力实施的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高举高打攻击作战技术的优点:速度快, 时间短, 俯冲攻击突然性强, 威力大。 高举高打攻击作战技术的缺点: 易被探测发现, 相对于机动飞行易被拦截。 因此, 高举高打攻击作战技术主要适用于打击时敏目标。

横向机动攻击作战技术是指利用超声速/高超声速/滑翔导弹的横向机动能力躲避反导拦截、 改变攻击任务和打击目标、 对目标实施多向攻击的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横向机动攻击作战技术的优点: 导弹攻击范围大, 飞行轨迹和作战任务难以预判, 突防能力强, 作战使用更加灵活。 横向机动攻击作战技术的缺点: 事先规划的横向机动提高突防能力有限, 发现拦截弹后的横向机动则增加了导弹的复杂性, 横向机动会损失射程。 因此, 横向机动攻击作战技术主要适用于躲避拦截和对目标的多向攻击。

末段下压水平攻击作战技术是指超声速/高超声速/滑翔导弹在飞行的后半程压低弹道做低空飞行、 对目标实施水平攻击的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其优点是低空突防能力强。 缺点是射程损失大。 因此, 末段下压水平攻击作战技术主要用于与势均力敌的敌方对抗下的反舰作战。

末段螺旋俯冲攻击作战技术是指超声速/高超声速/滑翔导弹采用螺旋机动的方式进行俯冲攻击的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末段螺旋俯冲攻击作战技术的优点: 末段突防能力强, 海杂波影响小, 命中精度高, 威力大。 末段螺旋俯冲攻击作战技术的缺点: 俯冲攻击时间加长, 速度降低。 因此, 末段螺旋俯冲攻击作战技术主要用于高海况下的、 末段防御能力强的反舰作战。

刺探攻击作战技术是指利用超声速/高超声速/滑翔导弹进行火力侦察的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同亚声速巡航导弹刺探攻击作战技术。

协同攻击作战技术是指一组多发超声速/高超声速/滑翔导弹对目标进行多对一、 多对多攻击的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同亚声速巡航导弹的协同攻击作战技术。

4.空空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空空导弹作战具有以动制动的高动态、 对载机作战平台的高要求、 导弹飞行的高机动性、 小战斗部与高精度命中的高匹配性等特点。 空空导弹攻击作战技术主要包括远距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中距导弹拦截作战技术和近距导弹格斗作战技术。

远距导弹攻击作战技术是指利用远程空空导弹或“飞行挂架” 对空中目标进行打击的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远距导弹攻击作战技术需要满足先敌发现、先敌发射、 先敌命中、 先敌脱离的攻击要求, 远距离发现一般依赖外部态势级信息, 导弹的远距离截获一般依赖领弹和导弹的协同探测。 “飞行挂架” 可以增加远程空空导弹的攻击距离, 可以弥补载机能力的不足, 提高远程对空打击的灵活性。 远距导弹攻击作战是典型的制空体系作战。

中距导弹拦截作战技术是指利用中距空空导弹对空中目标实施拦截打击的作战技术。 中距导弹拦截作战技术需要满足先敌发现、 先敌发射、 先敌命中、先敌脱离的攻击要求, 对载机的发现距离、 导弹的截获距离和飞行速度具有较高的要求。

近距导弹格斗作战技术是近距格斗弹打击空中目标的导弹攻击作战技术。近距格斗作战要求导弹有极高的快速反应能力、 高机动过载能力、 离轴发射和越肩攻击能力。

空空导弹攻击作战技术是导弹作战体系最复杂、 战机捕捉条件最苛刻、 导弹体量最小且体能要求最高、 与载机作战平台协同最紧密、 对操控人员要求最高的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5.分布式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分布式导弹攻击作战技术是指不同种类的导弹进行协同打击的导弹攻击作战技术。 分布式导弹攻击作战技术可以发挥不同种类导弹进攻作战技术的优势, 扬长避短, 实现对作战目标的高效打击。 分布式导弹攻击作战技术主要包括弹道导弹与超声速/高超声速/滑翔导弹分布式攻击作战技术、 弹道导弹与亚声速巡航导弹分布式攻击作战技术和超声速/高超声速/滑翔导弹与亚声速巡航导弹分布式攻击作战技术等。

弹道导弹与超声速/高超声速/滑翔导弹分布式攻击作战技术, 可以利用弹道导弹飞行弹道高的特点遂行目标侦察发现、 目标指示和打击效果评估任务,直接引导和召唤超声速/高超声速/滑翔导弹对目标实施打击; 也可以利用超声速/高超声速/滑翔导弹遂行目标侦察发现、 目标指示和打击效果评估任务, 直接引导和召唤弹道导弹对目标实施打击。

弹道导弹与亚声速巡航导弹分布式攻击作战技术, 可以利用亚声速巡航导弹对打击目标实施抵近侦察, 直接引导和召唤弹道导弹对目标实施打击, 并对打击效果实施评估。

超声速/高超声速/滑翔导弹与亚声速巡航导弹分布式攻击作战技术, 可以利用亚声速巡航导弹对打击目标实施抵近侦察, 直接引导和召唤超声速/高超声速/滑翔导弹对目标实施打击, 并对打击效果实施评估。

6.网电攻击作战技术

网电攻击作战技术是指在实施导弹攻击作战之前或同时, 对敌方作战体系和目标先行实施网络电磁攻击的软杀伤, 以压制和降低敌方作战体系的能力,迟滞和阻断敌方OODA 作战环的闭合。 除使用常规的作战平台进行网络电磁进攻以外, 利用无人作战平台和换装网络电磁进攻载荷的导弹, 可以抵近敌方作战平台实施网电攻击。 如果将网电攻击导弹与打击导弹进行协同攻击, 打击的效果更加显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