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是课程的基础和前提,课程资源是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形成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因此,可以认为,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任何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
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其中,素材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比如,知识、技能、经验、民风、民俗、动植物、山川、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目标等等都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在这类资源中,有的直接形成认知结构,决定新知识的产生、保持和迁移,如知识、技能、经验、民风、民俗、动植物、山川等;有的不直接作用于认知结构,但它决定了认知结构形成的速度和效率,如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目标等。条件性资源的特点则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比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语言、文字、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条件性课程资源。当然,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更多的是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两者并没有截然的界线。现实中的许多课程资源往往既包含着课程的素材,也包含着课程的条件,比如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互联网、人力和环境等资源就是如此。
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可以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也同样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如学校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工具书、报刊杂志、广播、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图书资源、网络资源,学校的传统和优势等等,都是校内资源;学校所处地区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社会、科技、文化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风俗文化资源等等,都是校外资源。在所有的资源中,人(在学校主要是指学生、教师、职工、校长等,在校外主要是指关心支持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是最宝贵的资源。
校内外课程资源对于课程实施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它们在性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就利用的经常性和便捷性来讲,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占据主要地位,校外课程资源则更多地起到一种辅助作用。只是以往我们忽视了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今后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但决不意味着在整个基础教育范围内从根本上改变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按照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R.Tyler)的说法:“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二要加强校外课程(the out-of-school curriculum);三要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应该引起重视的反倒是如何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机制。一方面学校要善于合理发掘和运用当地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社区及其他兄弟学校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校内课程资源也可以向社区和其他学校辐射。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管理,在政策上建立健全校内外课程资源整合的利用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从技术层面来讲,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将逐渐打破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的分界线,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使得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相互整合运用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应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努力利用与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加工、转化,并使其及时地进入物理课程,改变那种把教科书当成唯一课程资源的狭隘观点。(www.xing528.com)
由于划分标准的不同,课程资源还可以划分出许多不同的类型,在此不一一列举。不过,按照功能特点和支配权限对课程资源进行分类,足以帮助我们认识课程资源的基本概念。如图1.4:
图1.4 课程资源的概念框架
课程资源与课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相反,有课程就一定有课程资源作为前提。但是它们毕竟还不是一回事。课程资源的外延范围远远大于课程本身的外延范围,因为一方面条件性课程资源并不能作为素材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即使是素材性课程资源也不能直接构成课程,它还只能是备选材料,只有在经过教育学加工并付诸实施时才能成为课程。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合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