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是一种看似简单而又很难教得精彩的一种文体。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具备丰富的诗歌知识背景储备;其次,其教学设计需要基于现代语文教学理论选择恰当的角度,打破常规思维方式,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诗歌
1.诗歌的内涵
“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诗歌是传情达意的艺术,诗歌的情感主旨就是一首诗的灵魂,我们只有把握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才能称得上真正地读懂了一首诗。
2.诗歌的特点
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如下:
第一,形式自由。形式就是形体格式,自由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变通。诗一般以句子,词组为诗行。诗篇无定句、句无定字,诗行长短不一,参差错落。诗的段落可以整首诗为一段(节),也可以一首“诗歌”分为若干段(节);诗大多押韵,押韵让句子更优美,但不一定要句句都押;诗精练不拖泥带水,用最简洁的文字容纳最丰富的内容。
第二,内涵开放。内涵就是思想,就是全诗的灵魂,灵魂如同作者的心、作者的眼,用心去想象,用眼去发现。写出动人的情意,融入人的情感和体会。(www.xing528.com)
第三,具有高度的内倾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特别是和培养一种丰富细腻的感情与健康美好的人性,使我们变得“多情”,变得“爱美”,变得“乐善”。
第四,意象经营重于修辞。修辞有很多种手法,如对偶、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常见的八种。这八种手法涵盖了诸多文学领域,尤其是诗里运用的最多、最广。诗的格式是自由的,但它的思想追求却是高的,就好比把一篇散文浓缩起来,这是一种艰苦的文学工程。怎样去区别字与字的关系,怎样去保留思想而不失境地,怎么去削减看似都有用的段落?这时候前面说的这八种手法就该得到灵活运用,手起刀落,去杂存真,一篇美的世界,显现于面前。[2]
(二)诗歌教学设计
诗歌教学设计可以理解为,以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结合诗歌的特点,发挥教师自身优势,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全局的策划。现行初中语文人教版等版本教材的内容设计中,选编了十余首诗歌,内容不同,风格迥异,这意味着诗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取向、价值地位得到了重新审视和切实回归。大量诗歌的引入将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带来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结合上述教材中的中外诗歌内容及文本特点,有以下三方面的教学发展空间,可以让我们充分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第一,诗歌的内涵丰富,情感饱满,表达方式更具有个性化,容易使学生产生亲近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去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帮助学生为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新诗单元紧承古代诗歌单元,学生可以在阅读与鉴赏的过程中感受到运用文言与白话创作诗歌各自的美感与特点,进一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力,发展审美力,并借鉴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经验处理新诗,发展阅读与鉴赏能力。
第三,新诗的内容和语言更贴近实际生活,会激发学生创作诗歌的兴趣,并使学生在诗歌创作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思考人生,品味语言,甚至重新回到教材去品味、感受、思考、领悟,真正做到“以读促写,以写助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