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的功用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是教师进行教学,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依据,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重要工具。根据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特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一般是从对教材的感知开始,感知越丰富,观念越清晰,形成概念和理解知识就越容易,同时教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有助于对教师讲解的理解和掌握,并便于学生自习、复习和进行作业。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认真钻研和学习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教师在自己坚持使用好教材的前提下,使学生认识到教材的重要性,并指导他们科学正确地用好教材,是应尽的职责,也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正确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1.让学生了解教材的重要性
对教材的感知,是系统学习知识的开始和基础。为了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使学生具备全面扎实的科学知识,离不开教材中的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无论哪一级考试,都是有章可循、有据可考的,无论试题变化多大,其立足点都是教材。在现行的中考、会考、高考制度中都明确规定:各类考试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的课本。因此,教材是学生学习、积累知识和参加考试的重要材料。
2.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在学生认识到教材重要性的前提下,合理正确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的一部分,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
第一,指导预习。自学能力是当代和未来革命事业接班人应有的一个基本素质,“未来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作为组织和指导学生自学的主要手段之一,预习便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在中学,特别是初中阶段,学生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学生的预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教材及问题,然后带着问题来听课,有利于教师精讲重点、难点和关键,并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不仅是“学会”的一代,更是“会学”的一代。
在指导预习时,教师可给学生一个导读提纲,一方面帮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把握重点,另一方面可通过在课堂上提问导读提纲中某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情境下进行自学,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www.xing528.com)
第二,课堂应用。课堂教学中,师生必须随时使用教材。上课开始后的5分钟左右,可要求学生再次将本课所要讲述的内容按导读提纲温习一遍,以再次强化看书自学意识。课堂上学生质疑问难、相互研讨后,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抓住其中对理解教学内容有重要意义的问题,解疑释难,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讨,以形成一种拓展思路、取长补短、民主教学、促进求异思维发展的教学氛围,达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各种能力的目的。在教师精讲点拨的基础上,全体学生还必须结合授课内容再次“回到书本”中去,进行自学看书和整理笔记,以便对教材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消化和加工,以期把自己的认识引向一个深刻理解、自觉掌握的新阶段。
每一节课后的反馈练习,必须精心设计,源于书本又高于书本,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感知、理解和掌握程度,并同时有计划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各种能力的发展。反馈练习必须当堂完成,并及时反馈回授。
3.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除了要注意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即认真读书的习惯,正确的朗读和默读习惯,卫生阅读的习惯。更要随时纠正和防止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
【注释】
[1]宿焱.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J].学周刊,2021(09):149—150.
[2]武庆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18):96—97.
[3]肖旭.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探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8.
[4]罗燕明.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自读课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01):36—3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