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

初中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笔者做了一番实际调查,发现了一些影响初中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下面将一一列举。一方面是传统教育的影响,初中学生在休息日平均做作业在180分钟以上的高达27.6%。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大量阅读,激发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潜能。要求学生阅读时要抓住重点,抓住段落的中心句。

初中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无论从传统教育的角度还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阅读教学都是语文教育的重心,其宗旨在于提高效率,培养阅读习惯,营造读书氛围,使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吸收人类先进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获得自学能力,学会终身学习。而阅读训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多种技能的综合训练,在阅读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还要重视不同层次上的阅读技能的训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是读者与作品(文本)作者对话的一种活动,即以作品(文本)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思想和情感。这种阅读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的对话。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最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的学习主体,即学生的阅读水平不是很高,尤其在农村中学,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甚至是极为低下。究竟是什么影响了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呢?为此笔者做了一番实际调查,发现了一些影响初中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下面将一一列举。

(一)影响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

1.狭隘的片面的语文本体观

认为语文教学应抓住语文本体,从而肢解或腰斩课文,把一篇篇充满人文情韵的课文拆解成所谓的字、词、句、语、修、逻的语文知识和篇、章的文体知识,千文一面,抽象空洞。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好几位老师都是把一篇文章拆散了进行分块分析,美文再也无美可言。

2.急功近利的应试观

认为语文教学水平体现在考试分数上,因而从低年级开始训练应试技巧,孜孜以求的不是寻找阅读的规律和方法,而是解答阅读题的细枝末节。大量的练习冲挤了学生的阅读时间,素质提不高,分数也上不去。

3.片面地理解核心教学论

部分老师认为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单纯地面向阅读材料,以获取信息、理解文章为目的,最终是人是我非,仰视作者和阅读材料。

4.轻视学生主体的思路教学论

为了理解他人文章,方便的办法是顺着作者的思路,思路教学由此而生。面向文章的形成过程,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形成过程为目的,结果是让作者(或文章)牵着鼻子走。读者(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以至被忽略地位。

5.独断专行的一言堂

以教参为依据,以教师为中心,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主题,编制试题就是客观题,即便是主观题也力求客观化。因而,教参成了权威,教师成了权威。

6.家庭阅读氛围环境的缺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不再为现代家庭所看重。现在的中国家庭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相当一部分家长阅读兴趣淡薄,家长的阅读状况会对学生的阅读习惯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现在农村很多父母不在家或者因为自身文化水平低下,对儿女的阅读缺乏正确的指导。倘若家庭不能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家长缺失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就很难形成。

7.学生阅读时间的缩减(www.xing528.com)

大量阅读对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在学生面临的一个困惑是没有时间读书。一方面是传统教育的影响,初中学生在休息日平均做作业在180分钟以上的高达27.6%。另一方面是电视等传媒的影响。现代社会,每一种媒体的普及都会影响儿童的成长,其中以电视和电脑为最。现在在学生那里,手机已经逐渐普及,也在不断占用初中生的阅读生态环境,对学生的生活和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提高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积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积极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方法,这一点相信大家都很明白,缺的是实际中的运用。所以笔者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论述,建议大家积极参加业务进修和理论学习,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2.充分使学生明白阅读的目的性和重要性

让学生明白阅读的目的性和重要性,能使学生从被动的被迫阅读,转变为积极的主动阅读,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愿望,使阅读成为自觉的行为。老师要让学生明白,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的、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通过阅读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成为修养良好的人。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提高阅读能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要有阅读的兴趣,才有可能更好地提高阅读能力。但每个学生的基础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地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在课内阅读方面,教师教学生阅读时,要时刻引导学生把课文内容放在重点,做到正确把握阅读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根据具体阅读材料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1]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挂图、多媒体,播放配乐课文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的、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积极性就高了。课外阅读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些比较感兴趣的读物。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总结,要时时激励学生。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大量阅读,激发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潜能。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但是教给学生适当的阅读技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阅读时要抓住重点,抓住段落的中心句。阅读中遇到的生字词,不能立即查字典,要学着根据上下文,揣摩词义,因此,平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习惯。阅读技巧中的阅读方法有很多种,要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笔者在平时经常跟学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四)家校合作,创设有利于学生阅读的环境

学校老师应经常与家长联系,一起为孩子创设有利于学生阅读的环境。现在家长为孩子选书的动机多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增强应试能力,或以自己的意志去同化孩子的阅读兴趣,忽略了孩子的年龄特征,忽略了对孩子阅读兴趣的提高、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多与家长沟通,不能让学生把大量的课余时间花在电视和网络上,应引导他们多阅读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有益身心的读物,在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提高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有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同时,良好的阅读习惯、浓厚的阅读兴趣、扎实的阅读技能、有利的家庭氛围等都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