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实践与理论探究的第三节课

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实践与理论探究的第三节课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探究的课堂不仅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更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探究的课堂不仅关注学习内容的设计,更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同时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

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实践与理论探究的第三节课

探究的课堂不仅教学生“是什么”的知识,更要教学生“为什么”的知识,不仅要学生“记住”,更要学生明白、理解。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解释,人的学习必须实现思维的“同化”(把知识编结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或“顺应”(重新建立知识结构系统中新的链条)的过程。所以教师的工作必须寻找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学生已有的“结构系统”,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的编结或重构,这样才是在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探究的课堂不仅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更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因而好的课堂教学评价系统,不能只在课后考学生一张试卷,以此来讨论教师教学的成败,而应关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状态,包括学生的热情、参与度、投入度,把这一点作为评价教学的重要指标。这也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论教”的内涵。

探究的课堂不仅关注学习内容的设计,更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3]

由于学生的学习是在已有经验体系与新获得的心理的统一过程中,在变化着的客观世界与思维着的主观世界的矛盾统一中逐步发展前进的,所以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提出问题标志着已经到了知识的大门,解决问题就是获得了大门内的珠宝。问题和认识过程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所以课堂上除了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外,教师的提问也是不可忽视的,甚至有时是起决定作用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特殊的专题或概念上,产生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www.xing528.com)

第二,激励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认真思考。同时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

第三,帮助学生提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运用有价值的信息,形成对问题的认识和清楚地表达的能力。

第四,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找出阻碍学生思考问题的困难所在,并给予恰当的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