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教学课流程
课前延伸,依纲定向,编制学案。依据课标、教材、学情内容分为预习案、探究案、拓展案。
学案导学,自主预习。提前发放学案圈、点、勾、划,读透教材,厘清关系,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多措并举,了解学情。包括收缴批阅;设计“自主学习信息反馈表”;修正学案,尤其是课堂探究案。
课内探究。①“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向课前延伸,完善预习案。一对一交流。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或拿不准的问题可在两人之间或小组之间小范围地探讨交流。②“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内容包含整合学案的抽阅情况以及“自主学习信息反馈表”中的学生自学未解决的、新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鼓励和评价。
教师的主要任务:巡视、观察问题所在和问题的原因,为后面有目的地讲解、测试、反馈提供第一手资料。
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对所探究的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可以是老师设计的,也可以是学生发现的;可以是具体内容的,也可以是拓展延伸的)各小组进行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向其他小组展示。[2]
倾听质疑:当展示结束后,提出疑问并要求答复,没有具体的问题时,也要适当地从准确性、新颖性、实效性、语言表达等方面指出长处和存在的不足。
展示方式:要丰富多样,新颖活泼,健康深刻。展示交流时要求学生能够脱离课本,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思路和独特的见解,能够让其他学生在倾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
教师角色:更多地充当协调员、导演、听众的角色,在所有展示结束后,做简洁准确的客观评价,进行重点点拨、归纳和提升。
“精讲点拨,突破疑难。”包括找问题:在巡视检查、掌握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展示情况的基础上,找准问题所在。精讲解:对学生不能解决的、新发现的疑难问题,通过自学、展示等环节仍然没有很好地理解和解决的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等,教师要进行重点讲解、点拨、归纳和提升,保证学生形成明确的观点。
做笔记:要求学生要认真听讲,把关键点用特殊的符号或颜色标记在笔记本上或课本上,以更好地理解和随时温习。
“有效训练,迁移应用”。主要在课堂,可适当拓展向后延伸。限时独立完成学案,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堂检测、当堂反馈、当堂矫正。方式有学生互批(完成题目后,小组成员互换批改,并相互借鉴,完善答案。)和教师面批(巡回检查学生的作答情况,对先答完的学生及时面批,掌握学生易出错的地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讲评点拨。)
课后拓展,拓展训练,巩固提升。设计试题,延伸训练。根据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提升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题目,学会知识迁移应用,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和有用性。
主题阅读,形成体系。学生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结束后,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自主构建,形成知识体系。一是可以及时复习,防止遗忘,二是可以形成宏观结构,为知识的上挂下联、左右逢源打下基础。
(二)专题复习课流程
1.课前延伸
(1)锁定重点,编制学案
依据《考试说明》及相关要求确立复习目标,编制复习学案,分析理解复习目标,增强自主复习针对性。
教师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确定专题复习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课前检测,要求学生单独完成,以此了解学生对专题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确定复习重点。
教师提前出示复习提纲,明确复习的基本内容和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设计务求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学生课前根据复习提纲提示的内容,阅读教材并查阅有关材料,搜集有关专题的相应知识性材料。
(2)自主巩固,查找问题
学生根据学习情况完善知识结构,完成定量训练题,选作弹性作业。教师进行分层次教学,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3)收集信息,完善设计
针对问题,重新完善、设计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和易混点,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2.课内探究
(1)学案导学,自主复习
采取结对或小组交流的方式。教师巡回解疑指导。了解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合作探究和重点点拨的内容。
(2)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提前分组:学生开展组内交流和组际交流,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记录所得。寻求帮助:小组成员就学案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或拿不准的问题可在两人之间或小组之间小范围地探讨交流。重点对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寻求他人的帮助,予以解决。展示交流: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在小组内展示交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再进行归纳、概括,形成本小组最完整的知识结构。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知识结构向全班展示,供其他小组借鉴、补充、完善。高效省时,发挥“兵教兵”的作用,教师虽退居幕后,但仍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及时了解学情,伺机而动,随时指导,发现真问题,为针对性地讲解奠定基础。
(3)精讲点拨,形成能力
根据批阅预习学案发现的问题,针对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展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结合重点、难点、易错点和易混点进行重点讲解点拨,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总结,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能力。
(4)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设计典型例题:与学生一起进行精要剖析,重点解析答题的方法,探寻解题的规律,逐渐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题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粗:能体现重点内容、具有代表性、体现学习方法和规律。创设考试氛围,独立限时完成。形成解题能力,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互批面批相结合:由批阅者负责错题矫正,出错者及时订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出错情况,对共性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点拨,并适时进行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能力。
3.课后拓展
复习当天所学内容,整理课堂笔记,掌握复习的相关知识并辅以巩固练习。作业内容可以体现层次性,分为必做与选做,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内容的作业。也要体现探究性,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在阅读中,关照复习重点,进一步巩固复习内容。
(三)测试讲评课流程
1.课前延伸
(1)精析试卷,了解学情批阅试卷,统计分析
判断试题的难易度,分析试题的命题思路、考查角度和意图以及答题思路和技巧。
了解分析答题情况。通过批阅试卷,对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行分析;逐项分析答题的错误及原因;分析学生解题思路,以了解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弱点。
(2)锁住重点,编制学案用数据说话
计算出学生的得分,并统计出平均分、及格率、高分率和每个题目的得分率等数据(这些数据仅做分析教学之用,不可向学生公布)。出错率低于30%的题目让学生自己或小组内协作改正;错误率高的题目确定为讲评的重点,分析共性原因,设计讲评的重点和方法,设计变式训练题,制成讲评学案。
(3)自悟自纠,还原思维,提前下发试卷,进行自查自评(www.xing528.com)
对照答案,分析错因。(包括知识、思路、方法、技巧、规范等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正解题的过程与结果,还原思维,自我纠错。
2.课内探究
(1)展示误区,互助解疑
互助纠错:对于小组内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可寻求其他小组同学的帮助。其他小组讨论后,拿出解决办法,并进行集中讲解。学会放手:尽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自己剖析,全程参与析错、纠错的过程,以求真正理解。
(2)展评样卷,学生反思展评
在精讲点拨之后,分别展示有代表性的优秀试卷和问题试卷,然后组织学生对照两份试卷,总结出优秀试卷的可取之处以及问题试卷的问题所在,并与自己的试卷进行对比,进一步查找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简要在试卷上面写出反思。
(3)精讲点拨,弥补缺漏
抓偏差:遇到关键点或学生分析出现偏差时,教师可进行引导纠正,适时进行精讲点拨,并注意进行方法和规律的概括和提升。抓典型:要抓住典型问题带动知识的深化、系统化,抓住典型题目归纳方法规律。抓漏点:对于在阅卷和学生参与纠错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补偿教学,不留死角和遗憾。抓优点:教师尽量做到激励优秀、鼓励进步,突出典型、抓住重点,把准脉搏、对症下药。
(4)变式训练,巩固提升
跟踪测试:设计对应的变式训练题,进行测试。当堂反馈、及时矫正,实现知识的再巩固、能力的再提升。题目要求:围绕易错、易混点命题,针对审题失误命题,围绕重点、热点多角度设问;变式训练题要限时、限量,学生当堂独立完成。
3.课后拓展
(1)反思整理,内化吸收
做好满分卷,建立错题本。学会揣摩领悟规律,形成解题能力;把相关的题目类型、错因、知识点进行错误分类,保证不被同样的错误所惑。
(2)追踪训练,保证效果
设计并进行二次过关考试,及时批阅并做反馈和矫正,保证讲评的持续效果。
(四)专题探究课流程
1.课前延伸
(1)精心准备,提出目标
教师首先要研究教材,研究综合探究设计的意图。如弄清楚要落实课程标准的哪些要求,重在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要深化、整合、拓展哪些知识,培养学生哪些实践能力等。教师要充分地做好准备,做到备教材、备资源、备学情、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根据设计意图,明确提出探究主题的目标,为探究活动确定方向。
(2)集思广益,确定方案
教师要先把本课设计的全过程告诉学生,并征求学生的意见,接受学生的建议和修改方案,得到学生的认可。其次要告知学生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明确准备的内容,让学生带着目标有针对性地去做准备。
2.课内探究
(1)制订方案,明确任务
各学习小组要制定好活动方案,就是具体明确探究活动的人员分工、探究方法、实施步骤、成果展示方式等。方案制定的要求是具体、合理、可操作。
(2)搜集资料,系统整合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各学习小组围绕探究主题,通过适当方法,广泛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3)交流展示,互通有无
各学习小组根据各自准备的材料,围绕探究的主题进行交流展示,其他小组及时提出问题和疑义,相互质疑、答疑;通过交流研讨,既可以相互交流信息,又可以加强研讨,激发思考,提高与人沟通以及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4)适时点评,内化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展示情况,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引导学生得出准确结论,纠正错误倾向,获得感悟提升。同时,让学生对自己参与活动的情况、体会、感悟、收获进行个人小结。
3.课后拓展
(1)系统把握,完善体系
综合探究部分都是对每个单元知识内容的综合、拓展和延伸,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原来知识学习、构建体系的基础上,把综合探究的内容整合到上述知识体系之中,做到融会贯通。
(2)注重总结,巩固成果
对探究所获得的知识要系统掌握,相互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写成体会、总结。教师再通过评比,以板报或结集装订成册等方式,以供学生进行再学习。
(五)写作评改课流程
1.课前延伸
明确预习目标:教师提前预置文题,明确写作的任务和要求,组织学生自主预习。设计预习问题:引领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新的问题。探究预习:通过预习,探索问题解决的办法和答案。
2.课内探究
教师的指导包括审题指导,学生自主审题,明确文题的内涵及其含义,揣摩作文题目所允许取材的性质和范围,明确习作的目标。然后学生自主选择素材,构思作文。
组长批阅主要是批阅其他小组的同学的作文,批阅形式与教师批阅形式相同,需要当面指点、打分。组长在批阅时,同学如提出异议,难以判断,可以找教师,教师可以把这些问题写在批改记录中,典型问题可以在讲评中进行讲解。
3.课后拓展延伸
可以采取三种措施:一是形成《优秀习作集锦》,每次习作每班都要选出优秀的作文5—10篇编成《优秀习作集锦》,放在教室图书角内作为图书传阅:二是实施评价激励;三是养成每天写作900秒的习惯,课后的写作是必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每个学生都要养成每天写作900秒的习惯,要求学生在多读、多观察的基础上多感悟、多动笔,同时做到规范写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