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问题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阅读方面1.教教材,而非用教材教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普遍存在只看课文本身,而忽视了单元及整册教材的训练体系。这一点,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的共识。可在教学实践中反映出来的情况并非如此。总之,在我们的作文训练中同样存在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

问题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方面

1.教教材,而非用教材教

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普遍存在只看课文本身,而忽视了单元及整册教材的训练体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殊不知,课文它只不过是例子而已,它是为完成单元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而选的一个个“范例”,编写者的初衷是想通过教学完成体系目标。比如,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它选取了5篇反映社会生活的文章,学习本单元,应主要训练两点:第一点,在人文情感方面,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课文,看看别人是怎样生活的;看看他们对人生的体验思考,进而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第二点,是在整体感悟全文的基础上,提炼文章的主旨,还要学会比较阅读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文章。而我们的教师通常没有看到这一点,一头扎进课文中,一个单元教学下来,学生们对生命没有什么感悟,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没有学到提炼文章宗旨和比较阅读的技能。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还是和教材的编写者的意愿背道而驰的,这也是我们90%以上的教师在教学中所出现的一个较为严重的失误。事实上,我们简单思考一下就会明白,我们所面临的文章浩如烟海,而我们初中所要学的课文只是沧海一粟,通过学习这几篇文章除了在阅历上增加一些知识以外,更重要的还是掌握一些阅读的技能,学会一些阅读的技能,以便日后自己读书、自己学习。这样看来,教教材不是目的,是载体、是手段,我们不要本末倒置,陷入“只教教材”的泥潭。

2.是讲堂,而非学堂

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可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90%以上的教师仍然热衷于这种教学方式。总之,理由堂堂正正:教师讲不到,学生不会,考试考了怎么办?我们把课堂交给学生,我们的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我们教者通常理所当然地成为课堂的主宰,以自我为中心,占据三尺讲台这个阵地,大讲特讲,而对学生的兴趣、状态、需求等视而不见。不客气地说,我们有些“目中无人”,即使有时我们“有人”,也喜欢牵着人家鼻子走,回答问题也是为完成自己的思路而设,设下套子,让学生们自己钻,如不如意,轻者叫错,重则挖苦。事实上,我们忘记了一个最为浅显的道理:语言非学得而是习得,学生没有亲身参与,怎么能学好语文呢?课堂的主角应该是学生,学生参与的程度、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是判断一节课优劣的标准。“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不应该成为我们的一句口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的学习成为互动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这应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共同追求的层次和境界。

3.讲读与自读,泾渭分明而非水乳交融

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都是为完成单元目标、学期目标而设立的,二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自读课文更多地应看作教读课文的延伸、能力训练的迁移,而我们的课堂通常只有教读课而舍弃了自读课,我们的教师总认为自读课文内容不考,其实这还是应试教育观念在作怪。而目前的中考阅读部分偏重了课外,我们平时的阶段性测试也将忽略讲读与自读、课内与课外的界限,这将有利于学生形成大语文观,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而无论教读与自读,其目的都是为了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这一点,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的共识。[3]

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提倡扩大阅读量,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开阔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初中三年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三年阅读名著总量不少于6—9部,教学大纲还推荐了10部名著和50篇古诗文,实际上我们的阅读量远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我们的读书指导、读书报告会、交流会等应有的教学活动几乎是空白。事实证明,只有教读与自读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水乳交融,才能学好语文。不树立大语文观,眼光只盯在课本上有限的几十篇课文,就幻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只能是神话

4.偏重了结果,而非过程与方法

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视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为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偏重结论,轻视过程,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须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程度。课堂上,学生习惯于老师给现成的答案,自己不去动脑,他们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会读的字,甚至不知道借助课文注释和字典解决,一篇课文学完了,书上几乎没画过什么痕迹,只把课后习题的答案抄在了书上或笔记本上,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课堂上屡见不鲜。(www.xing528.com)

(二)写作方面

1.注重个体训练,忽视训练体系

初中三个年级、六个学期、六本教材,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作文训练体系,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每本教材,甚至每个单元都是这个完整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都应该看作完成整个训练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这样,每个单元的能力训练综合起来,就形成了整个作文能力训练体系,这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种共识。可在教学实践中反映出来的情况并非如此。我们通常注重的是作文的次数、作文做了哪些个题目,而忽视了单元训练中所要形成的能力。比如,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写作口语训练第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作文贵在创新”,短文后面给了两个参考题目“我”“窗”,至于你要写哪个题目,其实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通过这次作文训练应该让学生懂得创新是作文的生命,作文的可贵之处在于有所创新,在于写出个性的风采来。从而,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大胆地用‘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显‘我’的自在之趣”。总之,在我们的作文训练中同样存在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

2.局限于课堂,割裂与生活的联系

离开了生活,作文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个简单的道理相信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十分清楚,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对“作文应密切和生活的关系”通常注重不够。我们通常把作文看作课堂上的事,实际上学生的作文就应该是写实实在在的生活。笔者听过这样一节生动的作文课,教者让学生对月亮进行一个月的观察,并记录下它的变化,再搜集描写月亮的词语和课文,经过这一个月的深入了解,学生们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来自然得心应手。我们不能不钦佩这位教师对作文与生活的关系理解得如此深透。显然,没有那一个月的对生活的观察、积累,突发奇想地让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上造一个“月圆之夜”的作文,对学生而言该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我们历来主张应把作文范围或题目提前数天布置给学生,再引导他们通过观察生活来搜集、整理资料。这样,学生对生活才会有较强的感性认识和较深的理性认识。“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源头应该是生活。一位著名的相声演员说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话:“过去,让我们演一个矿工的段子,我们要到矿山同工人们下到矿井里摸爬滚打一个月,一个月回来,我们说的词全是工人的词,全是生活的词,如今不同了,头天晚上给你一个本子,第二天让你上戏,我们哪还演得成?”艺术创作如此,我们的作文也是创作,本应该也如此。

3.看重批改,忽视讲评

“当语文老师累”,这是所有做语文老师的共同体验和感受。语文老师较其他科老师在备课、批改上任务繁重了许多,尤其在批改上,一摞摞的作文通常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没等上一个作文批完,下一个作文又该做了,搞得我们在作文批改上疲于奔命,结果学生对老师辛辛苦苦写下的批语通常不买账。这就促使我们的老师应该改进批改方法。在作文批改上,我们主张重批轻改,“批”也是主张用欣赏的眼光去批,把学生作文中用得恰当、精妙的词句画出来,把主要的问题批示出来,而“改”应调动学生自己去改,老师改得再多,那也只能是老师自己的东西,这并不能代表学生的感受、认识,况且我们精力有限,一次作文,两个教学班,八九十人,八九十篇作文,改是改不过来的。还有一点,“批”应及时、快速,时间一长,不仅批者对学生作文没多少印象,就是学生对自己的作文也会淡忘。

在作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个倾向:忽视讲评。笔者认为,讲评在作文训练中尤为重要。在讲评中,应把学生作文中的典型问题指出来;再就是多鼓励,哪怕只有一个好词好句也应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作文的认可和欣赏,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写作文的成就感。这样,既让教师减轻了劳动强度,又锻炼了学生,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总之,笔者认为,一次好的作文讲评课不仅仅是对上一个作文的总结,更是下一个作文的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