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帝国联邦:历史沿革、发展与现状

帝国联邦:历史沿革、发展与现状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帝国联邦的话题屡经热议,后来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1884年,帝国联邦协会成立,成员包括宗主国及殖民地的英国人。目前,帝国联邦只拥有加拿大、纽芬兰、开普敦和澳大拉西亚等十个成员。这是帝国联邦的作用所在,也是英国人必须谨记的职责。帝国联邦协会主席罗斯伯里伯爵阿奇博尔德·普里姆罗斯表示,加入联邦意味着共享领地,但也必须履行义务。奥匈帝国推行联邦宪法的制定工作。

帝国联邦:历史沿革、发展与现状

联邦维系着宗主国殖民地的关系,但其实施过程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帝国联邦的话题屡经热议,后来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已故的政务次官威廉·爱德华·福斯特一直很关注殖民事务,并领导了这场运动。1884年,帝国联邦协会成立,成员包括宗主国及殖民地的英国人。该协会的基本原则是:整合公共利益,一致对外,不干涉地方事务,远离英国本土的政党纷争。

一、参与帝国主权

英国宪法规定,国王和议会全权处理政务,其他议会代表听命于他们。对殖民地来说,加入联邦意味着提高管理效率,也预示着政治责任的增加。如果殖民地加入联邦只是为了谋求一己私利,那么主权管理的利弊将无从评判。

考虑到上述问题,英属殖民地应该明确其管辖范围。即使还没有建立独立的行政机构,殖民地也可以参与主权管理。作为重要的英属殖民地,印度参与主权管理的提议被否决。直辖殖民地受英国的直接管辖,无权参与管理事务。代议制殖民地的情况也是如此。如果殖民地的立法与行政机构一直受制于英国,且殖民地的官员只对殖民大臣负责,并不为殖民地的发展考虑,那么只能说明该殖民地不具备加入联邦的自治能力。目前,帝国联邦只拥有加拿大、纽芬兰、开普敦和澳大拉西亚等十个成员。如果上述地区与英国达成平等契约关系,它们只要罢免殖民地总督,并拥有独立的外交关系,就可以获得主权独立。

首先,上述殖民地是否已经做好加入帝国联邦的准备,并参与英国的主权管理,以及印度、西印度群岛、香港和其他英属殖民地的管理?这是帝国联邦的作用所在,也是英国人必须谨记的职责。帝国联邦协会主席罗斯伯里伯爵阿奇博尔德·普里姆罗斯表示,加入联邦意味着共享领地,但也必须履行义务。上述十个殖民地承认自己已经做好准备,但英国是否同意它们共同管理印度和直辖殖民地尚不明确。

威廉·爱德华·福斯特(1818—1886)

阿奇博尔德·普里姆罗斯(1847—1929)

其次,英国是否需要殖民地的援助?是否需要殖民地介入帝国的外交事务?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出现类似美国的情况。政府最好在提案审议之前征求各方的意见,因为宣战后再寻求帮助往往耗时较长,而且殖民地也应该出于自愿,而不是被英国强迫。

此外,这些殖民地是否做好了与英国并肩作战的准备?是否会坚守承诺效忠英国?一旦俄国和英国交战,墨尔本港口可能会被洗劫一空,圣劳伦斯也将血流成河。英联邦危机四伏。在这种情况下,殖民地应该自主决定是否参战。

最后,这些殖民地是否对互利互惠的外交关系感兴趣?如果诺曼和布雷顿的渔夫侵占了纽芬兰,新西兰能否施以援手?当然,英国一定会对殖民地伸出援手。昆士兰是否会坚持互不干涉的原则?如果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同澳大利亚开战,蒙特利尔多伦多是否会全力支援澳大利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将罪孽深重的犯人送往新喀里多尼亚,并没有考虑这些犯人是否会侵扰澳大利亚的城镇。上述问题都是殖民地加入联邦面临的问题。如果澳大利亚得到英国、加拿大和南非的支持,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将不敢再轻举妄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联邦各地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英国共御外侮。如果这些殖民地怀有利己主义,那么只能说明它们还没有做好加入联邦的准备。

英国的国防建设耗资巨大。其中,约1%的国民收入,即每英镑中约二点五便士,用于海军开销;约1.4%的国民收入,即每英镑中三点五便士,用于陆军开销;超过2%的国民收入,即每英镑中的五便士,用于偿还战争债务,这笔费用尚待支付;约4.4%的国民收入,即每英镑中的十点五便士,用于警卫开销。殖民地是否会分担这些费用还不清楚,但也不能因为债务借口推卸责任。如果财力不足,可以用货物抵债,推迟还款。英国为殖民地提供保护,因此,加拿大实现了自治,法、德也不再对澳大利亚虎视眈眈。英国卷入债务危机时,很多殖民地尚未建立。这些领地一旦被其他国家占领,就不会出现维多利亚、昆士兰等名称。英军多年坚守在殖民地。驻南非英军多为现役军人,驻新西兰军队受命抵御毛利人。殖民地自行负责军事防务,一旦外敌入侵,首先要进行自救,随后才能得到联邦的援助。责任制政府不需要为所有国防事务买单。各殖民地自行负责海务,共享主权,共担责任。这一点与公海防务和公共交通事务明显不同。

参与主权管理不仅意味着享有特权,还意味着要承担责任,各殖民地对此表示赞同。正如达弗林伯爵弗雷德里克·汉密尔顿所言:“只要所有殖民地都承认英国至高无上的王权,并履行民事与军事义务,就有权分享英国过去的荣耀与未来的辉煌。”然而,盎格鲁-撒克逊的社会变革注定会导致帝国的分裂,各殖民地参与主权管理的结果将会是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继续统治着苏格兰、威尔士、英格兰、印度以及其他三十个殖民地。帝国联邦引领这些殖民地和地区共同发展,期望达到欧洲的发展水平。这是殖民地与生俱来的权利,也是联邦的职责所在。

二、机 制

各殖民地参与英国的共同治理可能会产生分歧。解决方案有两个:第一,改革英国议会,赋予殖民地代表权;第二,组建新的立法机构。(www.xing528.com)

第一个方案是,英国不再掌控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殖民内务,相关事宜交由殖民大臣处理。下议院的六百五十名成员中,有一百五十多人来自殖民地,这将妨碍议会的正常运作,导致立法机构失控。殖民地的立法权有限,因此,应该将殖民地事务与帝国事务区别对待。

第二个方案是,设立帝国立法机构和英格兰立法机构,不保留现有议会。这无疑是一个创新之举,可以促进宪法的诞生。宪法指出,整改议会,并将其设为帝国立法机构,将英国内务交由立法机构管辖。这样一来,可能需要借鉴加拿大和美国的经验,组建新的立法机构。新兴国家容易增设新的机构,但在历史悠久的国家,改良宪法体制还需要一些时日。如德意志帝国的立法机构由来自各邦五十八名代表组建的联邦议会和普选产生的三百九十七名议员组建的帝国议会组成,各王国和公国也设有立法机构。奥匈帝国推行联邦宪法的制定工作。根据1867年的博伊斯特宪法,奥匈帝国在保留原帝国议会的基础上增设新的匈牙利议会,该议会由多名代表组成,轮流在维也纳和佩斯会晤。此外,随着新议会的出现,还需要相应增设三处行政机构,分别对上述三个议会负责。帝国议会和匈牙利议会分管商贸事宜,帝国行政机构分设外交部国防部财政部。匈牙利加入关税同盟后受益颇丰,令其他邦国非常失望。克罗地亚-斯拉夫尼亚议会设立了内阁。1871年,波希米亚提议设立内阁,但受到了德意志帝国的阻挠。目前为止,英国的所有国民都是帝国公民,而且国家机制运转良好[9]

大英帝国建立帝国立法机构的方案切实可行。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成功实施了自治,因此,英国需要另设帝国立法机构,并承认殖民地宪法。英国自诩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务实的英国人认为,作为政府管理的工具,议会代表公共意志,关乎三千五百万民众的福祉,决定着国家形象及其在印度和其他殖民地的职责。因此,议会必须集思广益,尽揽天下贤才。如果议会不再效忠帝国,也就不能选贤举能了。然而,如果任由殖民地实行自治,也会后患无穷。出于对帝国利益的考虑,英国政府应该规避一切风险。

当议会持续下放权力、殖民地逐渐享有主权时,联邦主义者就可以实行真正的自治了。因此,英国必须进行宪法改革,杜绝上述情况的发生。改革后的宪法虽明显优于德意志的新宪法,但依然没有得到英国政治家的青睐。

三、临时改革

议会联盟并没有实现,联邦主义者将密切关注宪法能否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事实上,许多改革方案切实可行,一些领域的变革也迫在眉睫。譬如以下几个领域:

(一)帝国国防;

(二)通信。包括信件、电报和期刊等各种通信方式,耗资较少;

(三)移民。控制英属殖民地的移民数量;

(四)商法民法。依据宗主国的法律,可以更好地解决破产问题;

(五)贸易政策。这个问题比较棘手,有人认为,贸易仍大有可为,但也有人不以为然。此类问题的讨论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作为临时联合体,帝国委员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推进各项改革。具体的改革措施由总部设在伦敦的各殖民地代表执行。代表可以在殖民部就各自殖民地的事宜自由议政,并随时通过电报与渥太华、墨尔本及其他殖民地保持联系,殖民地委员会由此形成。虽然殖民大臣只对议会负责,但也经常征求殖民地委员会的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