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状况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数量的增长及其在人口总数中比重的上升。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显现出超前于经济发展的趋势。(二)西方国家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西方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间较早。二者共同作用下,在全社会的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比重的进一步降低和老年人口比重相对提高,最终表现为全社会人口中老年人口过快增长和比重的加大,即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状况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数量的增长及其在人口总数中比重的上升。一般认为比较重要的指标和界限是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否大于7%(见表7-1)。

表7-1 国际人口类型划分标准(%)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据测算,全世界60岁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将从1950年的2.1472亿猛增到2025年的10亿以上,即75年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8.5%上升到13.7%。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可能更为严重,根据2006年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从2001年到2100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第二阶段(2021—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20世纪60—70年代中期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同时,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到2023年,老年人口的数量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的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见表7-2)。

表7-2 中国1995—2050年老年人口趋势预测[1]

第三阶段(2051—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稳期。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显现出超前于经济发展的趋势。有人口学家担心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首个“未富先老”的国家。

(二)西方国家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

西方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间较早。例如,在1890年,瑞典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超过了7%,成为老年型国家。2000年,瑞典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16.7%,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9.4岁,成为老年大国。美国在1933年成为老年型国家,但美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2000年,美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达到12.3%,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7.5岁[2]。在亚洲,日本在2007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就已高达27.9%,超出人口老龄化程度居世界第二位的意大利1.5个百分点,超出居世界第三位的德国2.6个百分点。因此,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不但在亚洲最高,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最高[3]。与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如下一些特点。(www.xing528.com)

1.速度快,规模大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大大高于欧美等国,也略快于日本;但与一些较晚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的速度相当。中国老龄人口的比重从4.9%上升为7%花了18年时间;日本老龄人口的比重从4.8%上升到7.1%花了20年时间;瑞典老龄人口的比重从5.2%上升到14%需要25年;而法国、瑞典、美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家走完这一历程所花的时间大约在45—120年;韩国新加坡等则为20年左右。到2025年,我国的老龄人口预计可达到20725万,2050年为37422万,占世界老龄人口总数最多这一地位仍然不会改变。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的生育率;二是经济增长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寿命延长。二者共同作用下,在全社会的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比重的进一步降低和老年人口比重相对提高,最终表现为全社会人口中老年人口过快增长和比重的加大,即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

2.老龄抚养比提高速度先慢后快

从表7 2中可以看出,我国老龄抚养比近年来上升较快。2000年已经超过10%,比10年前提高了1.7个百分点。一方面,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按人口年龄结构推算,21世纪前几十年新增劳动力年龄人口的相对比重会下降。另一方面,由于20世纪50—70年代出现的“婴儿潮”等原因,原有劳动力年龄人口的比重仍然较大,我国老龄抚养比的变化会比较平稳,仍会保持在一个较合理的水平上。但在2025年会达到20.9%,超过15.9%的世界平均水平和12.8%的欠发达国家水平,低于33.5%的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此后,我国的老龄抚养比将会快速升高。到2050年将达到44.8%,仍然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已超过美国34.7%的水平。即使如此,在今后的50年中,我国仍是劳动力年龄人口总数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到2030年左右,印度的劳动力将超过我国,到2050年将比我国多1.5亿人左右)。

3.经济发展水平低,呈现“未富先老”的状态

与世界其他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相比,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经济发展水平不仅是最低的,而且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极大。2000年,我国的人均GDP按当年美元价值仅仅为860美元左右,换算成1990年的美元价值仅为750美元。而一些发达国家在1900年前后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均已超过了2500美元(1990年的美元价值)。例如,法国、德国、美国和瑞典在1900年时,人均GDP分别为2849美元、3134美元、4096美元和2516美元。而且,现代社会提倡以人为本,对于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会保障较一个世纪前有了巨大的进步,这使得老龄人口的保障成本变得越来越高。

4.城乡老龄人口不平衡,农村地区大大高于城镇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我们在工业化的同时没有相应地进行城镇化,大量人口滞留在乡村。到2003年,仍有59.5%的人口为乡村人口。与此相应,乡村老龄人口也大大高于城镇。在2000年,我国8838万老龄人口中,乡村为5944万,占67.3%。乡村中老龄人口的比重为7.4%,高于城镇6.4%的水平。而许多发达国家,乡村居住人口的比重已经很低了,如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等均低至15%—25%。

5.老龄人口高龄化速度较快

国际上在研究老龄化问题时,常常把60—69岁称为低龄老人,70—79岁称为中龄老年人口,80岁以上称为高龄老年人口。我国高龄老年人口在1991—2000年的10年间,以每年3.6%的速度增长,高龄人口已从1990年的801万增长到2000年的1201万。根据我们的预测,到2025年和2050年将分别达到3547万和12083万,占世界高龄人口的23.1%和31.9%,相当于发达国家高龄人口的53.6%和1.07倍,相当于印度的2倍和2.5倍。高龄人口丧偶和患病的概率高,而一般来说女性的寿命比男性要长,高龄女性多于男性,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因此,他们不仅需要经济上的供养,而且需要生活上的照料。

人口老龄化既会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挑战。在人口转变的过程中,总有一段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表现为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和比重的减少,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的增加,总抚养负担从负担少年儿童为主向负担老年人口为主转变,这个时期的前后形成了一个抚养负担最小的时期,被称为人口黄金时期。以65岁为老年人口的下限年龄计算,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在1990年开启之后,总人口的抚养比一直呈下降趋势,到2009年达到最低值,为38.22%;然后开始回升,预计到2033年总抚养比将超过50%,人口黄金时期结束。这是一个人口年龄结构最佳的黄金时期,为我们提供一个人口负担最轻的战略机遇期。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本公曾指出:“我们同时应该看到,我们这个人口黄金时期只有短短的33年,而多数发达国家长达百年左右。2033年以后,我国人口负担将不断加重,到21世纪后半叶,老年抚养比一直保持在57%—59%,总抚养比基本保持在84%—86%,是人口负担很沉重的时期。”沉重的人口年龄结构负担,对于经济实力还很薄弱的我国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从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