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总供求的含义
所谓经济均衡,通常指的是社会总供求的均衡。社会总供求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合称。社会总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社会的各方面实际占用或使用的全部产品之和,它是货币购买力总称,也就是一定时期社会的全部购买支出。社会总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部门按一定价格供给市场的全部产品和劳务价值之和,以及在市场上出售的其他金融资产的总值,因此,社会总供给也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全部收入或总收入。
(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关系
从形式上看,货币均衡是货币领域内货币供求相互平衡而导致的一种货币流通状态,但是从实质上说,则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种反映。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关系如图11-3所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图11-3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关系
1.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从宏观角度来看,货币需求是指流通中的商品和劳务需要多少货币来完成它们的交换。显然,流通中的商品和劳务就是社会总供给。所以,社会总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从微观角度的货币需求出发,也能得到相同的结论。微观角度的货币需求是人们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有多少愿意以货币的形式保留下来。显然,货币需求的大小直接取决于收入的高低。而人们的收入最终来源于总供给,是由总供给转化而来的。人们只有提供商品或劳务,即创造出总供给,才可能获得收入。所以人们的实际收入水平取决于总供给,又直接决定了货币需求。
社会总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之间的关系。社会总供给表现为商品流通,货币需求则表现为流通中对货币的需求量。经济体到底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多少实际资源需要用货币实现其流转,并完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相互联系的再生产过程。
人们在收入增加后,不会全部以货币形式持有,肯定有一部分会转变成生利资产的形式,所以社会总供给增加,并不会引起货币需求同量的增加,一般情况下只是引起较小的货币需求增加。而且货币需求也不是纯粹被动的,货币需求的变动对社会总供给也有能动作用。
2.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给必须以客观经济的货币需求为前提,由客观经济所需的货币量引出中央银行供给的货币量,两者相互匹配。
3.货币供给决定社会总需求
货币供给是社会总需求的载体。社会总需求是人们在一定收入水平的约束下对商品的需求。收入水平决定了人们的总需求,而货币供给又决定了人们的收入水平。所以货币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关系是:货币供给决定社会总需求。货币供给增加时,名义上的国民收入增加,各部门的名义收入也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
然而,一定量的货币供给并不一定引出同量的总需求,在数量上会有差距。一种情况是,如果企业和个人扩大总需求的愿望并不是很强烈,一部分货币供给会形成货币积累,而不形成当期需求,从而造成总需求不足。相反,如果企业或个人扩大总需求的愿望非常强烈,人们会激活以前积累的货币,使当期社会总需求扩张。
4.社会总需求决定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不足,则社会总供给无法充分实现;而社会总需求过多,在一定条件下又会推动社会总供给增加。
(三)从失衡到均衡的调节
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节,要完成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分清失衡的类型,即明确货币供给量究竟是大于还是小于货币需求量;第二步,分析失衡的原因;第三步,制定不同的对策;第四步,采取行动。这里着重研究第三步工作,即对策问题。现在以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为考察对象,提出四类对策供选择。对于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的情形,可以采取相反的对策。
1.供应型调节
所谓供应型调节,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从压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求量。这包括如下几个层次的措施。
(1)从中央银行方面来看,一是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直接回笼货币;二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收缩商业银行的贷款扩张能力;三是减少基础货币供给量,包括减少给商业银行的贷款指标,收回已贷出的款项等。
(2)从商业银行方面来看,一是停止对客户发放新贷款;二是到期的贷款不再延期,坚决收回;三是提前收回部分贷款。
(3)从财政方面来看,一是减少对有关部门的拨款;二是增发政府债券,减少社会各单位和个人手中持有的货币量。
(4)从税收方面来看,一是增设税种;二是降低征税基数;三是提高税率;四是加强纳税管理。
财政税收措施在减少社会各单位和个人的存款与现金持有量的同时,增加了财政金库存款,从这个角度看,似乎没有压缩货币供给量,但是,社会各单位的存款和财政金库存款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存款,前者流通性强,后者流通性弱。因此,各国财政税收手段将社会各单位的一部分存款转化为财政金库存款,就是将一部分现实购买力转化为潜在购买力,从而在实质上收到了压缩货币供给量之效。
这种靠压缩现有货币供给量来达到货币均衡的供应型调节方式,如果仅仅从货币均衡的角度来看,它是有效的,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调节方式。但是,如果把它放到整个经济运行机制中去考察,从收缩货币供给量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来看,这种调节方式就可能在有些情况下是消极的。因为货币供给量的收缩,一方面意味着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另一方面又意味着货币存量分布结构的改变。总量收缩对于生产经营性企业来说,可能是可投入的资金来源减少,也可能是已投入的资金被抽回。在资金的使用效益短期内无法提高的情况下,社会再生产经营规模就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进行,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必定会受到影响。
2.需求型调节
所谓需求型调节,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从增加货币需求量入手,使之适应既定的货币供给量。由于货币需求量主要还是一个独立于银行之外的内生变量,因此,对货币需求量的调节措施更多地在银行之外推行。这包括如下几条措施。
(1)财政部门调拨资金,国家物资部门动用物资储备,商业部门动用商品储备,以此增加商品供应量。
(2)银行运用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外贸部门组织国内急需生产资料的进口,以此扩大国内市场上的商品可供量。
(3)国家物价管理部门提高商品价格,通过货币需求量的增大来吸收过度货币供给量。例如,提高零售商品价格可以很快地收到这种效应,因为商业部门的商品零售额吸收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绝大部分。因此,任何时候提高商品零售价格都是增加货币需求量、吸收“过剩购买力”的强有力手段。
3.混合型调节
所谓混合型调节,是指面对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失衡局面,不是单纯地压缩货币供给量,也不是单纯地增加货币需求量,而是同时从两个方面入手,既采取供应型调节,又采取需求型调节,双管齐下,以尽快实现货币均衡,又不给经济造成太大的波动。(www.xing528.com)
4.逆向型调节
所谓逆向型调节,是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失衡局面时,中央银行不是采取“釜底抽薪”的政策,即压缩货币供给量,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采取增加货币供给量的方式,促成货币供需在新的起点实现均衡。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调节方法,它是“欲取之,必先予之”和“以退为进”的哲学思想在银行货币供求均衡调节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它的内涵是: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同时,实现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尚未充分利用的生产要素(闲置的劳动力、闲置的生产资料、开工不足的机器设备等)和某些“短线产品”(即社会需求量很大,但可供能力又有限),银行对这种“短线产品”的企业和其他“短、平、快”的项目追加贷款,以促进生产的发展,通过商品供给量的增加来消化供给过多的货币。这种逆向型调节方法不如供应型调节方法那么见效,短期内还会有扩大货币失衡的态势,但只要把握得好,控制适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章小结
1.现代货币需求理论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探讨人们愿意以多大比例以货币形式持有其财富。
2.商业银行通过其经营活期存款的机制,创造出货币存款,从而创造货币。这是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重要区别。
3.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主要取决于货币乘数与基础货币两大因素。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政府部门、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的行为共同决定的。其中,央行的作用最大。
4.货币均衡的实际意义应是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大体相适应,即动态均衡。
5.经济均衡通常指的是社会总供求均衡。从实质上说,货币均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种反映。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6.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节有四类对策供选择:供应型调节、需求型调节、混合型调节和逆向型调节。
思考题
1.辨析题。
(1)出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有关,与利率无关。
(2)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
(3)国家增加货币供给量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会影响人民生活。
(4)一般而言,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水平下降。
2.简答题。
结合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统计数据报告及当前宏观经济状况,试分析央行目前的货币供给量是否合理。并结合CEIC数据库网站查询全球各国货币供给量报告,例如美国、英国,试分析其他国家货币供求与中国的货币供求之间的异同;对于异常货币供给量,根据时间背景,分析其产生原因。
综合训练
经济发展要防“均衡困境”
“均衡困境”是指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居民收入结构、制度结构以及技术结构等固化产生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现象。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关注发展中国家、贫穷国家以及落后地区的“均衡困境”问题。低水平的“均衡困境”的存在导致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难以实现经济发展质的突破,经济发展在低水平层次上循环和固化,国家和国民收入低且难以实现大幅增长。
古典经济学大师斯密强调实现国家、国民财富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参与快速兴旺”。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指出,没有国家财富的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可能大幅度增长;劳动工资最高的地方不是在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而是在最兴旺、最迅速变得富裕的国家。从斯密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大的投资机会以及获得高收入报酬往往会出现在发展快速的国家或地区,它们并不出现在最富有的国家,这实际上指出了富裕国家或富裕地区会出现“均衡困境”。
其实,发达国家、富裕国家以及发达地区同样存在“均衡困境”问题。一般将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的“均衡困境”称为低水平的“均衡困境”,与此相应,可以将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的“均衡困境”称为高水平的“均衡困境”。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富裕程度、发达程度达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其增量财富机会或边际财富机会存在递减趋势,其经济发展同样会停滞不前,这是高水平的“均衡困境”所产生的后果。高水平的“均衡困境”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
高水平的“均衡困境”的具体表现为,区域间人口流动规模小且流动速度缓慢,区域发展“固定化”,领先地区或领先城市与非领先地区或非领先城市发展格局呈现稳定状态,富裕人群与非富裕人群的财富分配状态相对稳定,等等。
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经历工业迅速发展之后,已变得十分富裕,然而当时美国给予劳动者的报酬却比英国高许多。这就是“均衡困境”在作怪。英国当时比美国富裕,已经出现了“均衡困境”,但没有美国兴旺,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快速上升期。
其实,当代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出现“均衡困境”,其发展出现十分明显的固化特点。比如,大多数发达国家区域发展已经固化,一线城市与非一线城市的界限已经难以打破,非一线城市似乎永久性地固化为非一线城市,人口流动趋势长期表现为人口向一线城市流入,虽然出现过所谓城市郊区化现象,即人口由大城市向郊区、向城镇流动,但这种现象未成为主流。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几乎固化了,停滞发展了,和几十年前没有什么两样。
可以从经济上分析高水平的“均衡困境”产生的原因。当财富积累到一定水平时,就会出现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稳定状态资本水平”,即资本存量和产出随时间的推移是稳定的。当经济发展达到一种均衡状态时,这种均衡表现为一种高度的稳定,生产要素流动的方向固定化,消费方式、消费占收入的比重固定化,富人与穷人的人数比例不变,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格局固定化,国民的思维以及投资者的思维固定化,当这种固定化长期不变时,“均衡困境”就会出现。“均衡困境”是牛顿力学意义上的静止状态,意味着经济难以产生大的财富机会。发达国家打破这种困境通常依靠技术创新。
斯密强调的另一个财富原则是“边界”。斯密指出,小城镇和农村由于市场狭小,难以发大财,发大财的地方往往在大城镇。在大城镇,生意能够随资本的扩大而扩大,而一个勤劳商人的信誉比其资本扩张得更快。斯密在此强调财富的“边界”原则。所谓“边界”原则就是从事生产经营应扩大其市场规模,到市场规模大的地方去投资,商业边界拓宽得越广越好,而且应当持续突破商业边界,不断摆脱“均衡困境”。跨国公司一般将其生意放在大城市,就是考虑其商业边界问题。
(资料来源:任寿根.经济发展要防“均衡困境”[N].证券时报,2019-06-18.)
试分析:
1.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根据亚当·斯密“参与快速兴旺”原则,哪些国家可能出现“均衡困境”?
2.根据亚当·斯密“边界”原则,厂商如何选址可以摆脱“均衡困境”?
3.已经产生“均衡困境”的国家应如何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