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存款货币创造的过程与意义

存款货币创造的过程与意义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持续地存款、贷款、存款,则会创造派生存款,如表11-3所示。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出现了派生存款,其核心意义即在于存款货币的创造。因此外资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大规模上升,在此背景下将其纳入货币供给量统计。

存款货币创造的过程与意义

(一)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银行的存款来源不外乎两种:一是原始存款,二是派生存款。所谓原始存款,是指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但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只须保留一小部分现金作为付现准备,可以将大部分现金用于放款。客户在取得银行贷款后,一般并不立即提取现金,而转入其在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这时,银行一方面增加了放款,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活期存款。这种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而创造的存款,就称为派生存款。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在广泛采用非现金结算的情况下,银行将吸收的原始存款除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外全部用于放款,客户取得贷款后,不提取现金,全部转入另一企业的银行存款账户;接收这笔新存款的银行,除保留一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外,又将其余部分用于放款,这样,又会出现另一笔存款。如此不断延续下去,即可创造出大量存款。

(二)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

假设A银行吸收到客户甲存入10 000元存款,从而A银行新增存款10 000元;再设,根据经验,A银行保存相当于存款额20%的准备金就足以应付顾客日常提取现金的需要,那么A银行可把8 000元现金贷出,如贷给客户乙用于向丙支付应付款项。8 000元贷款支出,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表11-1所示。

表11-1 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 单位:元 

丙将8 000元现金存入自己的往来银行B,按照同样的考虑,B银行留下20%的准备金(即1 600元),其余6 400元存款贷给客户丁。这时,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表11-2所示。

表11-2 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 单位:元 

如此类推,从A银行开始至B银行、C银行……持续地存款、贷款、存款,则会创造派生存款,如表11-3所示。

表11-3 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 单位:元 

支票存款转账系统中,当银行根据经验按存款的一定比例(假设是20%)保存现金库存时,10 000元的存款,可使有关银行共发出40 000元贷款和吸收包括最初10 000元存款在内的50 000元存款。从先后顺序来说,10 000元是最初的存款,40 000元是由于有了最初的存款才产生的。因此,通常把最初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把在此基础上扩大的存款称为派生存款。如果把有现金对应的存款叫原始存款,把没有现金对应的存款叫派生存款,也就是10 000与40 000的比。原始存款、贷款总额、经过派生后的存款总额(包括原始存款)、必要的现金库存对存款的比率,这四者的关系可表示为:式中,D为经过派生的存款总额(包括原始存款);R为原始存款;L为贷款总额;r为必要的现金库存对存款的比率。

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出现了派生存款,其核心意义即在于存款货币的创造。就上面的例子来说,原来流通中有10 000元为各种支付服务。现在,这10 000元进入银行,银行则形成了50 000元存款货币为各种支付服务。即使把原有存款扣除,银行也为经济创造了40 000元的存款货币。在创造存款货币中,银行也同时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拓展阅读11-2

M 2计量范围的历次调整及影响

自1994年我国首次推出货币供给量的指标体系,我国的货币供给量已经经历了五次大的调整,每一次调整都是因经济和金融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而调整也进一步完善了央行的货币监测体系,提高了宏观调控的精准度。

一、1994年货币供给量指标正式推出

199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给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银发〔1994〕267号,以下简称《办法》)正式编制并向社会公布“货币供给量统计表”,《办法》中明确了货币供给量的定义:“货币供给量,即货币存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总和,一般表现为金融机构的存款、流通中现金等负债,亦即金融机构和政府之外,企业、居民、机关团体等经济主体的金融资产。”首次将我国的货币供给量划分为以下3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货币供给量统计的机构范围之外的现金发行)。

M1:M0+企业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信用卡类存款(个人持有)。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车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二、2001年第一次修订:纳入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200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第一次修订货币供给量口径,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M2。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证券公司客户(股民和机构投资者)保证金数量迅速增加。据人民银行统计,证券公司存放银行同业款项(其中绝大部分是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1999年年末为1 643亿元(占当期M2统计量的1.37%),到2000年年末上升为4 162亿元(占当期M2统计量的3.01%),2001年4月末达到4 669亿元(占当期M2统计量的3.24%)。由于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主要来自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加上认购新股时,大量的居民活期储蓄和企业活期存款转为客户保证金,新股发行结束后,未中签资金又大量流回上述存款账户,造成货币供给量的统计数据被低估,影响对货币供给量的监测。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将货币供给量统计口径进行修订。根据当时对人民银行货币统计司负责人的采访,M2修订后的新标准比旧标准平均高1.5个百分点。

三、2002年第二次修订:纳入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

2002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第二次修订货币供给量,将在中国的外资、合资金融机构(包括外资银行、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号、外国财务公司及外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人民币存款,分别计入不同层次的货币供给量。这次调整的大背景是2001年我国加入了WTO,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根据国务院签署的第340号令,对外资银行准入进一步放开。因此外资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大规模上升,在此背景下将其纳入货币供给量统计。

四、2006年第三次修订:排除信托投资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第三次修订货币供给量,将信托投资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不计入相应层次的货币供给量。原本此两者包含在1994年《办法》中的“特定存款机构”中,纳入货币供给量统计。

信托公司、租赁公司在存款类金融机构中的存款在2011年10月后再度纳入M2的统计,包含在“其他存款”项内。

五、2011年第四次修订:纳入住房公积金和非存款类机构存款

2011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再次修订货币供给量,在货币供给量中加入了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原因是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和住房公积金存款规模已较大,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较大。到了2015年年初,央行进一步扩大了存贷款口径的统计,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纳入“各项存款”统计口径,将存款类金融机构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纳入“各项贷款”统计口径。经过这次调整,“各项存款”口径与M2中存款口径基本一致。但商业银行理财等焦点指标仍未纳入货币供给量统计。

六、2014年第五次修订:季调模型修订M2统计量(www.xing528.com)

2014年9月,银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并实施了《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对银行月末和季末冲存款的行为进行约束,希望尽量避免冲存款对金融体系和金融数据造成冲击。文件发布后,有效遏制了存款季(月)末冲时点的现象。但为了避免M2因为存款偏离度考核导致基数不可比,央行用季调模型修正了过去季度末的冲存款现象。

此外,关于货币统计也曾有过一些争论,例如,针对外汇存款是否纳入货币供给量统计,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等曾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认为,随着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流入境内的外币在我国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出发,都应将外汇存款纳入我国货币供给量统计中。但从法理而言,其不承担货币职责(主要指在我国外汇无法直接作为交易媒介参与交易)且数额不大,因此还不宜计入广义货币中。鉴于当时外汇存款数额较小,人民银行最终未对外汇存款进行处理。近些年针对新兴的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也有很多学者进行讨论,但央行目前基本尚无定论。

2009—2019年中国货币供给量M1、M2分别如图11-1、图11-2所示。

图11-1 2009—2019年中国货币供给量M1

图11-2 2009—2019年中国货币供给量M2

注:M表示单位万亿。
数据来源:CEIC数据库

(三)存款货币创造的乘数

由存款派生过程可见,最初10 000元的原始存款,经过商业银行体系运用后,能创造出40 000元派生存款,最终银行体系的总存款为50 000元。如果用R表示原始存款,r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表示存款扩张总额,则简单的存款扩张模型为:

存款乘数m为:

在前面的例子中,存款的扩张倍数是5(1÷20%)倍。若r降为10%,则存款可扩张10倍;若r升至25%,则存款只可扩张4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存款扩张倍数越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低,存款扩张倍数越大。由于r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1/r必定大于1,这说明经过存款创造,原始存款能以一个乘数(倍数)的速度扩张。

但这里的m值只是原始存款能够扩大的最大倍数,实际过程中的扩张倍数往往达不到这个值。值得注意的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功能是双向的,不仅能造成存款货币的扩张,也能造成存款货币的收缩。

(四)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主要制约因素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根据简单的存款扩张模型m=1/r,若原始存款一定,影响存款扩张总额的主要因素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r越高,存款扩张总额就越少。

2.超额准备金率

为了应付客户存款的提现和机动放款的需要,商业银行除了按要求交纳法定存款准备金之外,还会保留一部分超额准备金。在存款创造过程中,超额准备金与法定存款准备金所起的作用一样,都代表着资金的漏出。如果各家银行都持有一定的超额准备金,则存款的创造能力下降。如果用e表示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即超额准备金率,则存款扩张模型和存款乘数变为:

3.现金漏损率

在存款创造过程中,难免有部分现金流出银行体系,保留在人们手中而不再流回。现金外流使银行可用于放款的资金减少,因而削弱了银行体系的存款创造能力。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用h表示,则存款扩张模型和存款乘数为: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吸收一笔原始存款所能创造出的存款总额,不仅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还会受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和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漏损率等因素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