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图书出版事业,由于元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措施,如崇儒兴学、科贡并举,举贤招稳,以及保护工匠等,客观上为出版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据清代钱大听《补元史艺文志》的统计,元代刻印出版的图书计有:经部八百零四种、史部四百二十七种、子部七百六十三种、集部一千零九十八种,共计三千一百四十二种。总元一代,历时不到百年,刻印出版图书如此之多,其成绩是显著的。当时出版的图书有官刻本、私刻本和坊刻本三类。
北方出版的官刻本,以中央官府兴文署的刻本为最著名。兴文署是元代政府机构中掌管刻书的机关,其中最早、最好的刻本是至元二十七年(1290)刻的《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通鉴释文辨误》十三卷。国子监的刻本有延祐三年(1316)小字本《伤寒论》十卷。艺文监的广成局至元十九年(1282)夏四月己酉刊行蒙古畏吾儿字所书的《通鉴》[2]。太医院刻有医书,如《圣济总录》、《得效方》、《风科集验方》、《世医得效方》等。太史院的印历局,专门掌管历书的印刷。其他中央官署刻的还有《至元新格》、《大元通判》等书。
北方出版的私刻本,据清叶德辉的《书林清话》所载,著名的有:平阳梁宅元贞丙申(1296)刻的《论语注疏》二十卷,平水曹氏进德斋大德三年(1299)刻的《尔雅郭注》三卷和至大三年(1310)刻的元好问《中州集》附《中州乐府》,平水许宅大德十年(1306)刻的《重修政和经史类证备用本草》三十卷。其他,还有平水高昂霄尊贤堂、平阳司家颐真堂、平阳道参幕段君子成等刻印的书本。
北方出版的坊刻本,主要的是宋德方的弟子秦志安在平阳玄都开局校刊的《玄都宝藏》,这是一部宏伟的道藏,共七千八百多卷,现存的《云笈七签》残本,即《玄都宝藏》中的一种。
北方的私刻本和坊刻本,以平阳(即平水,今山西临汾)出版为最多,因为这里在辽、金时代没有受到战乱的影响,是北方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也是刻书业荟萃之处,书坊特别兴盛,所刻的书镂版精工,是元代刻本中的优良版本。
元代南方的出版业,主要是福建、浙江和四川三个地区,尤以福建建宁(包括建安、建阳两县)最有名,这里是南宋刻书业的中心,也是书坊聚居的地方,其著名的私刻和坊刻的书坊,有建安崇化坊余氏勤有堂、麻沙镇刘氏南涧书堂、刘锦文日新堂、建安虞氏务本书堂、建安郑天择宗文书堂、叶日增和叶景逵的广勤堂,历史都很悠久。余氏勤有堂元统三年(1335)刻的苏天爵《国朝名臣事略》十五卷,刘锦文日新堂(后)至元六年(1340)刻的虞集《伯生诗编》三卷,虞氏务本堂至元十八年(1281)刻的《赵子昂诗集》七卷,郑氏宗文堂至顺元年(1330)刻的刘因《静修先生文集》二十二卷,广勤堂天历三年(1330)刻的《新刊王叔和脉经》十卷等,都是元代坊刻的善本。此外,建安的郑明德宅、蔡氏、刘承父、詹璟、陈氏庆余堂、朱氏与耕堂、同文堂、万卷堂等也是刻书有名的书坊。(www.xing528.com)
元代浙江的杭州,也是出版业发达的地区。因为元代杂剧盛行,杭州中瓦子张家书铺刻的平话小说有《唐三藏取经诗话》,又有《关大王单刀会》、《尉迟恭三夺槊》、《风月紫云庭》、《李太白贬夜郎》等杂剧,均为古杭新刊的本子。杭州刻印的元大德本《绘画烈女传》,在我国版刻艺术上有较高的价值。
佛经出版方面,杭州南山大普宁寺于元初刊印的《大藏经》,世称《普宁藏》。西熨藏经(《河西字大藏经》)也是大德年间(1297〜 1307)杭州大万寿寺刻的。
元代杭州的西湖书院,是南宋太学旧址,原是岳飞故第,这里藏有南宋国子监的四部书版二十多万片,南宋亡时,没有运到北方。宋、辽、金三史都是由西湖书院刊行;此外,许多监本书也是这里刻印的,世称“院本”。另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也是西湖书院刻印的,刻印俱精,字体优美,行款疏朗悦目,为元版本中的代表作。
总之,元代南、北方的出版业,北方以山西平阳(即平水)为中心,南方以福建建宁府(包括建安、建阳)为中心,两地都有刻书业的历史传统,为南北图书出版业的重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