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中央官府藏书之所主要有乾文阁。清宁十年(1064)十一月,道宗“诏求乾文阁所阙经籍,命儒臣校雠”[3]。此外,翰林院、翰林画院、国史院也收藏有大量的图书。
辽太祖神册三年(918)五月,”诏建孔子庙,佛寺道观”[4]。并于上京城内西南部设国子监。国子监内辟有专门的藏书楼,以为学内师生共用。
此后,陆续有中京学、南京学、东京学、西京学设立。在道宗清宁六年(1060)六月,完成了五京学的设置。[5]这五京学均称国子监,其中西京“国子监,宏敞静远冠他所”[6]。与上京国子监一样,各京学亦设有藏书之所,以为学内图书馆。各京学所藏之书与博士、助教及学员一样,统由政府设置的学官管理。由是,各京学所藏之书可谓官府藏书。
京学之外,各地还设有府学、州学、县学。各学也设有博士、助教,[7]也设有规模不等的藏书之所。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兴中府(今辽宁省朝阳)均有著名的府学。涿州(今河北省涿州)、[8]应州(今山西省应县)、滦州(今硝匕省滦县)、高州(今内蒙赤峰附近)、道川(今辽宁省北票黑城子)等地均有著名的州学。新城(今河北省新城)、永清(今河北省永清)、玉田(今河北省玉田)等地均有著名的县学。这些著名的府学、州学、县学除了有名望的师资和所培养出的众多学子之外,它们的藏E也较有名气。.(www.xing528.com)
府州县学均藏有辽廷统一颁行的《五经传疏》,主要课本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和《蒙求》。《蒙求》由唐李翰编撰,介于其他四种之间,是儿童启蒙读物。它较千字文多一些生字量,常辅以历史典故和对偶押韵的四言句特色,是目前仅存的辽版书籍。
各京学的藏书多来自秦汉以降辽东遗存,辽灭渤海后所得及太祖、太宗两朝接管燕云十六州和灭亡后晋取“图书、礼器而北”的分藏;[9]也有一些是通过辽与中原的正常交流或购求所得。如北宋景德三年(1006)诏:“民以书籍赴沿边榷场博易者,非《九经》书疏,悉禁止。”又,大观二年,徽宗诏曰:"访闻虏中(契丹)多畜本朝见行印卖文集书册之类。”于是,·中原历代典籍《易》、《论语》'《左传》、《史记》、《汉书》等不仅成为辽京学藏书的很大部分,而且唐宋诗人的作品也在辽朝广为传播。以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为例,其作品就在辽朝有重大的影响。据《辛斋诗话》记载,苏辙“为贺辽生辰国信使,在嘉祐四年八月。既至,(辽)国人每问大苏(苏轼)学士安否?子由(苏辙)经涿州寄诗曰:’谁将家谱到燕都,识底人人问大苏,英把声名动蛮貊,恐妨好日卧江湖。’"[10]苏辙使辽回来后,在给皇帝的《论北朝事谊劄子》中说道:"本朝民间开版印行文字’臣-等窃料北朝无所不有。臣等初至燕京,留守邢希古传语臣辙曰:'令兄(轼)内翰《眉山集》已到此多时。'"[11]另外,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卷七也载曰:"张芸叟奉使大辽,宿于幽州馆,有书苏子瞻(轼)老人行于壁间者。又闻范(阳)书肆,亦刻子瞻诗数十首“胃之《大苏集》。子瞻名重当世,外至夷虏,亦乃爱好如此。芸叟题其后曰:'谁将佳句到幽都,逢着胡儿问大苏。“‘同时契丹文书籍及契丹族文学家、史学家的著作亦有较广泛的收藏。如耶律隆先的《阆苑集》即刊行于世,耶律延禧的《尚书五子之歌》[12]'萧韩家奴撰著或翻译的《国史》、《礼典》、《通历》、《五代史》、《六义集》等均为大家之名作。而所有这些名作和大量的中原典籍均成为辽代官府藏书的主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