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代寺观典籍收藏:佛道经典的保存与传承

宋代寺观典籍收藏:佛道经典的保存与传承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寺庙道观是佛道两教的神圣领地,佛道典籍是载录传播其思想教义的工具,所以寺庙宫观所藏图书以佛教道教典籍为主。至宋代,一些寺庙还较好地保存了前代抄写的经卷。当然,宋代寺庙中所藏的佛经,主要的是当代人所抄。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雕印的汉文大藏经,世称《开宝藏》。具体而言,一是朝廷将雕印的《大藏经》蜴给有关寺院。如嘉祐年间,宋仁宗批准将一部大藏经赐予华亭兴圣院。二是各地寺院赶赴雕印《大藏经》的寺院复印。

宋代寺观典籍收藏:佛道经典的保存与传承

寺庙道观是佛道两教的神圣领地,佛道典籍是载录传播其思想教义的工具,所以寺庙宫观所藏图书以佛教道教典籍为主。

就寺院而言,收藏的主要是佛教经卷。其来源一是手抄,二是雕版印制。

五代前,僧尼及信佛的善男信女们以抄经诵经作为信奉释氏、崇佛修行的功课。至宋代,一些寺庙还较好地保存了前代抄写的经卷。如宋初都城开封新建的佑国寺内,就有后唐明悟大师首写《大藏经》凡五千四十八卷。[34]而四川导江迎祥院经藏中,有唐人吴彩鸾用小字书写的佛本行经六十卷。[35]另据周密《齐东野语》卷一五《腹笥》条记载,湖州汨川南景德寺,为南渡宗子聚居之地,大殿皆楞木为之,佛像尤古。“咸淳辛未三月,火忽起自佛殿,其中藏经数百卷,多五代及国初时人手写,皆硾碧纸,金银书”。由于佛寺建筑雄伟坚固,故很多寺院中所藏前代经卷至宋代仍能完好地保存下来。当然,宋代寺庙中所藏的佛经,主要的是当代人所抄。上引周密《齐东野语》关于湖州景德寺中所藏经卷就有“国初时人所写”。另如秀州(今浙江嘉兴市)海惠院藏有手抄《大藏经》八百函,五千零四十八卷。[36]而北宋虔州(今江西赣县)崇庆禅院所藏宝轮藏,”于江南壮丽为第一,其费二千余万”。历时十六年抄成。[37]

与前代不同的是,宋代寺庙中除藏有大量手抄经卷外,还藏有不少雕版印刷的经卷。宋代建立不久,开宝四年(971),宋太祖即派遣张从信前往四川益都雕大藏经,据《开元释教录》所载依次刊行,历时卜余年,至太平兴国八年(983)完成,共约五千多卷,十三万版。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雕印的汉文大藏经,世称《开宝藏》。另一次大规模地雕印大藏经自神宗元丰三年(1080)始,至徽宗崇宁二年(1103)完成。故又称《崇宁万寿大藏》,全藏共六千四百三十四卷。以后,各地又陆续雕刻了《毗卢藏》、《园觉藏》、《资福藏》、《碛砂藏》等,篇幅均在五千卷以上。《大藏经》的多次雕印,成为各地寺院收藏《大藏经》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一是朝廷将雕印的《大藏经》蜴给有关寺院。如嘉祐年间,宋仁宗批准将一部大藏经赐予华亭兴圣院。崇宁五年(1106),宋徽宗也将五百函《大藏经》赐给汀州开元禅寺。二是各地寺院赶赴雕印《大藏经》的寺院复印。特别是《开宝藏》的印版从印经院取出置放于开封府显圣寺圣寿禅院典藏后,为各地寺院夏印这一《大藏经》提供了很大方便。据杨亿《婺州开元寺新建大藏经楼汜》记载,婺州规模最大之一的开元寺为了得到经藏,淳化中该寺僧文靖与本州都知兵马使曹维旭,“相率诣阚,击登闻鼓,求借方板,摹印真文。奏牍上闻,帝(太宗)俞其请”,并“诏免关币之征,授以要卷“。到至道年间,经卷复印完成后,朝廷又拨专船送往婺州。[38](www.xing528.com)

另外,秀州青龙镇上有隆平寺等三座寺庙,除了隆平寺外,都藏有齐全的经藏,独隆平寺未备。治平四年(1067),邑人陈守通出巨资购经,得五千四十八卷。[39]亦当是雕印的经藏。

宋代统治者在京城与各地大建宫观的同时,十分注意对道教典籍的收集管理。早在太宗时即收集了道教经典七千余卷。大中祥符中,真宗又使咸纶、陈尧佐校正秘阁所藏道书,后由张君房专其事,历时多年,得四千五百六十五卷,于是掇共蕴奥,总万余条,成《云七签》一百二十卷。[40]道藏普华,备具于是。大中祥符中,朝廷还组织王钦若等人校正《道藏》经,在旧藏三千七百三十七卷的基础上,增加六百二十二卷,于大中祥符九年上之,真宗赐目录名《宝文统录》,并亲为之制序。在这以前,王钦若奏请将《道藏》中《九天神章》、《玉京》等十二经摹印颁行。[41]徽宗重和元年(1118),先后颁《御制圣济经》、《御注道德经》,接着又用蔡京言,集古今道教史事为纪志,赐名《道史》。[42]包括君主在内由朝廷收集整理的这些道教典籍,或分赐给京城与各地的宫观,或由各地宫观抄录,成为宫观藏书的主要内容与来源。据陈振孙记载,《云版七签》一书,先在莆田传录,才二册,“后于平江天庆(观)道藏得其全,录之”[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