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天下寺观林立,殿堂栉比,库藏盈满。据北宋宋敏求《长安志》与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所载,仅京师长安就有寺观一百五十九座。其中唐兴而建的有八十三座,隋代旧有未废的七十六座。寺观占地面积大者,竟为一坊之地。如靖善坊之大兴善寺,寺殿崇广为京城之最,尽一坊之地为之;保宁坊的昊天观也如此。唐代大寺名观均富有藏书,在当时是官府藏书机构之外的主要社会机构藏书类型。
大慈恩寺是高宗作皇太子时为报文德皇后养育之恩于贞观二十二年(638)所建,位于京师晋昌坊,共造十余院,总一千八百九十七间。寺成后,玄奘法师迁居此寺翻经院译经,任上座职。玄奘于贞观十九年(645)归国达长安,时携经论梵本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先至弘福寺。后这些经本随法师运至慈恩寺。玄奘法师在慈恩,读诵经本,日夜翻译,又造夹纥宝装佛像二百余躯,写一切经十部。永徽三年(652),玄奘思虑人代不常,经本散失,或恐毁于火难,于是打算在慈恩端门之阳造石塔一座,安置经像。后因石造难以卒成,改用砖造,址亦易为西院。塔成后有五级,塔基正方形,高凡一百八十尺。内藏一万余粒舍利及三藏经本。此即闻名遐迩的大雁塔。经过历代递修,今已有七层,高六十四米,底边长一百米。每层四面各有拱门,中间为方室,有阶梯可盘旋至顶层。步进方室如置身宫殿。仅下面原有五层的内室总面积就有一百六十八平米,如果再加上甬道面积,至少可放卷轴经本十余万卷。当然,玄奘在塔中存放的经本不会这么多,但塔中藏书是为数不少的,也不仅是一些梵夹。永徽六年(655)中天竺沙门那提(福生)携至长安大小乘经律论五百余夹,合一千五百余部,曾敕安置于慈恩寺。很可能就存放在塔中。大雁塔,是现今遗存的最古老的佛教藏书书库,从藏书史上看,作为藏书处所,它要比现存的明代天一阁等更有历史价值。
2.京师西明寺
西明寺,显庆元年(656)秋造于延康坊西南隅濮王故宅(即今西安太白北路西南),仿天竺祗园精舍。显庆三年(658)落成。唐释意立、彦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其寺面三百五十步,周围数里。左右通衢……而廊殿楼台,飞惊接汉,金铺藻栋,眩目晖霞。凡有十院,屋四千余间,庄严之盛,虽梁之同泰,魏之永宁,所不能及也。“西明寺经藏建于寺成不久,麟德元年(664)沙门静泰等人撰《大唐东京大爱敬寺一切经论目录》序称:“显庆年际,西明寺成御造经藏……律师道宣又为录序”,“显庆四年,西明寺奉敕写经,具录入目”。西明寺经藏,《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〇、《宋僧传》卷五《唐京师西明寺慧琳传》中都曾提及,称为“西明寺藏”。西明寺的法师道宣曾依寺藏撰书目《京师西明寺录》三卷、《大唐内典录》十卷。前者今已亡佚,后者保存完好。
西明寺经藏藏书内容及数量,现仍可通过道宣的《大唐内典录》得以详细了解。《内典录》前七卷载录的是历代译经,卷八《历代众经见人藏录》是反映寺藏经本的。共记录经律论传等三百二十六帙,合八百部、三千三百六十一卷,统计共用纸五万六千一百七十三张。而且入藏录还将寺藏大藏分为八类,每一类经目之中还注明排架位置。如“大乘经一译”类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六帙/右一经六帙内中间从上第一SS隔/大方等大集经五十八卷六帙/大涅槃经四十卷四帙/大威德陀罗尼经二十卷二帙/大菩萨藏经二十卷二帙/右四经一十四帙中间从上第二隔
以此为线索,经过分析可知,西明寺经藏内共有三大间书橱:内中间、内左间、内右间。内中、右皆为八隔排架,内左为九隔。每隔平均存放十余帙经本。
3.五台山金阁寺
五台山金阁寺建于大历二年(767),相传沙门道义开元中至五台,于棱伽山下遇老少两僧,受引入一寺见大阁三层,上下九间,金碧辉煌。待辞去百步而回顾,唯见山林,寺不复存。道义大历元年(766)回到长安具奏此事,代宗便敕于五台置金阁寺。据释赞宁《宋《宋高僧传》卷二一《唐五台山清凉寺道义传》载,唐代宗建造金阁寺,曾“宜十节度助缘”,其材料和工匠来自全国各地。《旧唐书·王缙传》言“铸铜为瓦,涂金于上,照耀山谷,计钱巨亿万”。历时三年于大历五年(770)竣工。日本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记载,开成五年(840)时,金阁封寺寺有三门,有金阁,阁九间、三层,高百尺。壁檐椽柱,无处不画。又有普贤道场,道场中经藏阁藏有大历十四年(779)开始缮写的金银字大藏经及画幅。圆仁记叙道:“下阁到普贤道场,见经藏阁大藏经六千余卷,总是绀碧纸、金银字、白檀玉牙之轴。看愿主题云:郑道觉,长安人也。大历十四年五月十四日巡五台,亲见大圣一万菩萨及'金色世界',遂发心写金银字大藏经六千卷云云。亦有画脚迹千幅轮相……”五台山在唐时又称清凉山,《宋高僧传》卷——《唐汾州开元寺无业传》载无业法师游历清凉山,“于金阁寺读大藏经”。无业读经是德宗贞元(785〜 805)末年之事,这些材料均证明金阁寺在此时期是博富藏经的。
庐山东林寺藏书从东晋慧远法师建立经藏起,至唐中叶已有五、六百年的发展。元和(806~820)年间东林寺藏书最盛。北宋陈舜俞《庐山记》卷二记载,东林寺经藏中“经之帙尾有曰贞元十三年(797)写者”,可明该寺经藏有过散落及补写之活动。东林藏书在寺东庑经藏院。李肇《东林寺经藏碑铭》记经藏院为江南西道观察使武阳公韦丹于元和四年(809)施财建造,韦丹又请浮槎寺大德义彤为主藏僧,“初彤公受具于庐山浮槎寺,尝讨大藏,恶其部恢繁乱,将理之不可,遂发私誓。四十余夏,果得志焉“于是搜远近之逸函坠卷,目在辞亡者得之,互文合部者兼之,断品独行者类之,本同名异者存之,以伪乱真者标之,又病前贤编次,不以注疏人藏,非尊师之意,并开元庚午之后,洎德宗神武孝文皇,帝之季年,相继新译,大凡七目四千九百余卷,立为别藏,著杂玳七卷以条贯之,命开元崇福旧录,总一万卷。举藏以志函,随函以命轴,微生句偈,如在常中。然后金口之说流于婆娑者,尽在于兹山也”[13]。此段文字交待了玄宗至德宗其间新译经本加之旧藏,数量已达一万卷。义彤主持经藏院,进行了许多艰苦的工作,搜聚经本,校阅卷轴,分类编目,整理上架。他参照开元崇福旧录,编制出东林经藏目录,把注疏性质的经本及搜集到的新译经本立为别藏。这一系列的从采集,到分类、编目、排架的工作,组成了完备的藏书工作程序,已与现代图书馆业务流程几乎无贰,标志东林寺藏书制度已经非常成熟。故元和十四年(819)忠州刺史白居易作《东林寺经藏西廊记》时,称东林寺经藏为“释宫之天禄、石渠也”[14]。
1.京师吴天观
吴天观位于保宁坊。《唐会耍》卷五。《观》云:“吴天观,全一坊地。贞观初,为高宗宅,显庆元年三月二十四日,为太宗追福,遂立为观,以昊天为名,额高宗题。”唐代名道士尹文操曾为昊天观观主。据元代朱象先汇编《古楼观紫云衍庆集》卷上员半千《大唐宗圣观主银青光禄大夫天水尹尊师碑》载,尹文操,字景先,陇西天水人。高宗以尹为昊天观主兼知宗圣观事。尹曾奉敕修《玄元皇帝圣纪》一部,凡十卷,总百十篇,倍受高宗赏悦。又,据《道藏》中明代《道藏阙经目录》卷下附元本《道藏尊经历代纲目》载,尹文操在昊天观曾编撰观藏道教经本目录《玉纬经目》,著录藏经七千三百卷,则昊天观藏书为当时重耍藏书机构之一。
2.京师太清宫
太清宫位于大宁坊西南隅,建于天宝元年(742)。《长安志》卷八云:“殿十二间,四柱,前后各两阶,东西各侧阶一。其宫正门日‘琼华‘,东门日‘九灵',西门日'三清'。御斋院在宫之东,公卿斋院在官之西,道士杂居其间。”元人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卷一〇又云:”《唐大清宫道藏经目录碑》,秦守正书,赵盈篆额。本唐太清宫,今为贾老庵。“太清宫有道藏目录,当存有道藏经本。又《道藏尊经历代纲目》言:“唐文宗太和二年,太清宫使奏陈,止见五千三百定数。”安史之乱后,太清宫藏经本能恢复至五千余卷,实属不易。
3.毫州太清宫
唐亳州真源县(在今河南鹿邑)太清宫创建甚早。相传原为老子出生之宅地。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卷一《毫州太清宫验》:“毫州真源县太清宫,圣祖老君降生之宅也”,“自汉宣、汉桓增修营葺,魏太武、附文帝别授规模,边韶薛道衡为碑以纪其事”。老子是楚国苦县(河南鹿邑东)人。清《光绪鹿邑县志》卷二载,鹿邑县在曹魏时尚称谯郡苦县,唐乾封元年(666)改为真源县,属毫州。卷五又言:“《晋太康地记》:苦县城东有赖乡祠,老子所生也”,“太清宫在县东十五里,始名老子庙”。因此,赖乡祠即为老子庙,它是太清宫的前身。入唐后曾有修葺,并先后称为太上老君庙、玄元庙、紫极宫等。《旧唐书·玄宗纪》下载天宝二年(743)九月辛丑,“谯郡紫微宫,改为太清宫”[15]。《茅山志》卷二五《茅山第二十三代上清大洞国师幽光显扬之碑》记述北宋真宗时,道士朱自英·,复思《三茅道藏》缺伪,乃载游濑乡,校雠太清宫古本”。据此可知太清宫在北宋时尚存古本道藏,此“古本”云云,当指唐代所藏经本。
4.江州冲阳观
李湜《唐江州冲阳观碑》载:“冲阳观者,梁普通三年刺史邵陵王奏置,奉诏造焉”,其观内有“药堂经藏,箫然松石之间”[16]。又云垂拱四年(688)冬遭“回禄”,开元中重建等,知冲阳观中经藏历史也很坎坷。中唐以后天下各州道观多有经本收藏,此与天宝七载(748)玄宗诏诸道转写一切道经事有关。《道藏》中南宋谢守灏编《混元圣纪》卷九载玄宗天宝七载闰六月丙辰沼曰:“玄宗妙本,实备微言,垂范传学,将弘至化。朕所以发求道之使,远令搜访,因闻政之余,亲加寻阅。既刊讹谬,爰正简编。必有阐扬,以祟劝道。令内出一切道经,宜令崇玄馆即缮写分送诸道采访使。令管内诸道转写。其官本便留采访,至郡,亲劝持诵。”官方推行写经活动,并要求各地宫观要收藏以广流布,因此江州冲阳观等此类道内州县主要道观,在天宝以后均应建立观内经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