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朝时期的官府藏书整理与编目概述

北朝时期的官府藏书整理与编目概述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六国时期,个别少数族政权对其官府藏书进行过整理。这次整理官府藏书较为完善。北魏分裂后,整理官藏的工作一度停止,到了北齐、北周,又略有恢复。北齐整理官府藏书直到天统、武平年间,仍是校写不辍。这次整理官藏规模也很大,但未闻有编目之事。北朝虽然在官藏整理、编目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没有突出的成就,较南朝相差甚远,主要由于战乱不断,文化落后。

北朝时期的官府藏书整理与编目概述

十六国时期,个别少数族政权对其官府藏书进行过整理。后赵石虎曾组织学者“校中经于秘书[53]。北凉沮渠蒙逊时期曾整理过所藏图籍,据《魏书·阚骃传》记载:“阚驷,字玄阴……蒙逊甚重之,常侍左右,访以政治损益。拜秘书考课郎中,给文史三十人,典校经籍,刊定诸子三千余卷。”[54]同此可见北凉此次整理官藏之规模。

进入北朝后,北魏从立国初期至中期,校书不辍。早在天兴四年(401),太祖道武帝“集博土儒生,比众经文字,义类相从,凡四万余字,号日《众文经》”[55]。首先对经书进行了修理。

文成帝时采纳秘书郎高谧建议,广访群书,大加缮写山是代京图籍,莫不审正”[56]。这次整理官府藏书较为完善。其后,孝文帝太和(477〜499)年间,又“寻敕光韶兼秘书郎,掌校华林御书”[57],校定华林园御本图书,并编有《魏阙书目录》。

北魏:©大的一次校理官府藏书,是在宣武帝即位后。当时,秘书丞孙惠蔚入东观,见典籍混乱不堪,于是上疏请求征集一整理。他在奏疏中分析了历代官府藏书对统治和学术文化的作用之后,又陈述了当时官藏的具体情况,曰:”而观、阁旧典,先无定目,新故杂糅,首尾不全。有者累帙数十,无者旷年不写。或篇第褫落,始末沦残;或文坏字误,谬烂相属。篇目虽多,全定者少。”继而他提出“臣今依前丞臣卢昶所撰《甲乙新录》,欲裨残补阙,损并有无,校练句读,以为定本,次第均写,永为常式。其省先无本者,广加推寻,搜求令足”。从其奏疏中看,孙惠蔚这次整理官府藏书的计划是相当完善的。因当时书多,错误也不少,为了加快进程,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整理任务,孙惠蔚提出“今求令四门博士及在京儒生四十人,在秘书省专精校考,参定字义”[58]的要求,得到了宣武帝的赞同,于是,孙惠蔚领导了这次规模较大的整理官藏工作。孙惠蔚校书后没有编制书目,实为憾事,可能因卢昶《甲乙新录》在,故而未编。

北魏分裂后,整理官藏的工作一度停止,到了北齐、北周,又略有恢复。(www.xing528.com)

北齐天保七年(556),文宣帝诏樊逊等十二人“校定群书”。当时秘府典籍纰缪颇多,要刊定群籍必须广集众本,于是樊逊提议向藏书家邢子才、魏收、辛术、穆子容等人借书,以“参校得失”;后来,“凡得别本三千余卷,《五经》诸史,殆无遗阙”[59]。北齐整理官府藏书直到天统、武平(565〜576)年间,仍是校写不辍。从隋代学者牛弘请开献书之路表中“高氏据有山东,初亦采访,验其本目,残缺犹多”[60]得知,北齐亦编有国家藏书目录。

北周的官藏整理,主要在明帝时期。明帝对其官藏极为重视,曾“集公卿已下有文学者八十余人于麟趾殿,刊校经史”[61]。这次整理官藏规模也很大,但未闻有编目之事。《隋书·经籍志总序》说:“保定之始,书止八千。”保定是北周武帝年号,从其官藏数字看,北周或许还编有国家藏书目录。

北朝虽然在官藏整理、编目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没有突出的成就,较南朝相差甚远,主要由于战乱不断,文化落后。随着全国统一局面的出现,官藏整理、编目事业进入新的繁荣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