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诸子对典籍分类研究详解

诸子对典籍分类研究详解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庄子、荀子、韩非、吕不韦、尸子等,尤其庄子、荀子,是诸子中研究分类成果突出、影响较大者。毫无疑义,庄子对战国早期学术流派的区分、论述,对后人、后世的学术分类、典籍分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晚于庄子八十年左右的荀卿,即荀子,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流派的分类也是颇有研究的。

诸子对典籍分类研究详解

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和学术著述大发展同时,诸子十分注重对涌现出的学者、流派的学术思想进行分类研究;而且,这种研究也是百家争鸣,各家有各家的观点,成果引人注目。由于诸子著书、藏书、用书三位一体,因此,诸子对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流派、学术思想的分类研究,实质上也是对各流派著作的分类研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后人总结、研究先秦典籍之分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庄子荀子韩非吕不韦、尸子等,尤其庄子、荀子,是诸子中研究分类成果突出、影响较大者。

战国时期,对诸学派分类研究成就最大者盖数庄周即庄子。他的《骈拇》、《徐无鬼》、《胠箧》、《天下》诸篇中,都涉及这一问题。比如,在《骈拇》中,庄子说道:

是故骈于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而离朱是已!多于聪者,乱五声,淫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已。枝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已。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巴!故此皆多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从庄子在《骈拇》中所论可以看出,庄子认为离朱、师旷、曾参、史鰌、杨朱、墨翟都是一类学说,一种流派的代表,而庄子是不赞同这些流派的,因此对他们都持批评、否定的态度,称其为“多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又,在《胠箧》篇中,庄子区分出曾(曾参)、史(史鰌)、杨(杨朱)、墨(墨翟)、师旷、工倕、离朱七家即七类,并对他们进行了评说。

然最能代表庄子分类思想的要数《天下》这一篇。在《天下》篇中,庄子的分类思想得到最详细、最完整的阐述,它无疑是我国最早的一篇学术分类专著。

在《天下篇》中,庄子将战国早期的学术思想划分为七个流派:儒家,墨翟、禽滑厘学派,宋钘、尹文学派,彭蒙、田骈、慎到学派,关尹、老聃学派,庄周学派,惠施、桓团、公孙龙学派。对墨家,庄子还论说了其四个分支。庄子认为,除惠施学派不是从古之道术中“裂”出外,其余六大派都是继承了古代的道术发展而成的。庄子并对每一学派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其可取之地以及应否定之处一一进行了评说。毫无疑义,庄子对战国早期学术流派的区分、论述,对后人、后世的学术分类、典籍分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晚于庄子八十年左右的荀卿,即荀子,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流派的分类也是颇有研究的。在《荀子》这部著作中,荀子对学术分类的论述也不少见。比如:“有俗儒者,有雅儒者,有大儒者(《儒效》)这里,荀子将儒者区分为三类:俗儒、雅儒、大儒。荀子在具体阐述何谓俗儒、何谓雅儒、何谓大儒时,其很重要的一个标准是对礼义、诗、书的掌握程度。荀子认为,俗儒是“不知隆礼义而杀诗书”,雅儒则“隆礼义而杀诗书”,大儒则“统礼义”。荀子以礼义诗书作为区分儒者的重要标准,抓住了儒家的核心问题。

最能系统地阐述荀子的学术分类思想的是他的《非十二子》,这是先秦时期继庄子的《天下篇》之后,又一箱系统研究先秦诸子学术思想分类的专著。

在《非十二子》中,荀子将当时的学术流派分成七种十四家,即:它器、魏牟学派,陈仲、史鰌学派,墨翟、宋钘学派,慎到、田骈学派,惠施、邓析学派,子思、孟轲学派,仲尼、子弓学派。荀子对这七个流派和十四家的主旨、特点也都进行了逐一点评,但他点评方法特别:对前六个流派十二家荀子是从“非”,即否定之中来阐述各个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尤其是对第六个流派即子思、孟轲学派,则是从彻头彻尾的否定中进行评说的;而对第七个流派,以孔子、子弓为代表的学派,却是完完全全的肯定、颂扬。荀子的“非”和“颂”是与他的儒家的正统立场一致的。

春秋战国时期研究学术分类的藏书家当然不只庄子,荀况二人,诸如韩非、吕不韦、尹文子、尸子等对分类亦有研究和论述。即使是庄、荀二人,关于分类的论述也不仅仅只在《天下篇》和《非十二子》里。

纵览先秦诸子对学术分类研究,可以看出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诸子所区分的流派,所划分的各家,都是以各流派、各家之学术特点为依据的。而各自的学术特点又是从有关学派和代表人物的著作、言论中概括出来的。

第二,从春秋到战国,随着私人著作、言论的不断增加、丰富,学术流派也不断增加扩大,诸子对其分类也随之变化发展。各家不是用固定不变的统一的模式去硬套,而是随着学术流派、学术思想及其代表人物的变化、发展,及时加以总结。正因为如此,各家的分类结构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各持己见,各述己说,显得生机勃勃。这表明诸子对学术分类研究有其鲜明的时代特点,即相应于著述百花齐放、学术百家争鸣的时代氛围。

第三,诸子对学术思想的研究,还追本溯源,努力寻找各流派之渊源。这方面以庄周的成就最突出。

第四,由于春秋战国时诸子代表人物、学术流派及其代表著作三者的统一性,因此,诸子对学术流派、学术思想的分类研究,也就是对诸子著作的分类研究。本此,《天下篇》、《非十二子》等学术流派分类专著,也就是对诸子著作的分类专著。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是我国藏书分类理论的奠基人。当然,诸子的研究也有不足之处,最突出的缺陷是主观性太强,大都是站在自己这一派,从维护自己这一派观点出发去评论其他学派,因此,褒贬就不客观,带有偏见。荀子的《非十二子》即为一例。

注释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2]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3]《周礼·春官宗伯·小史》。(www.xing528.com)

[4]《史记》卷七四《孟子旬卿列传》。

[5]《晋书》卷五一《束皙传》。

[6]《庄子·天道篇》,见《百子全书》第八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7]《国语·楚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版。

[8]《左传·文公十八年》。

[9]《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10]《史记》卷一四《十二诸侯年表》。

[11]《左传·昭公二年》。

[12]《史通》卷一二《古今正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3]毕沅辑《墨子佚文》,见《诸子集成》第4册《墨子闲话》附录,上海书店1986年版。

[14]《管子·君臣上》,见《诸子集成)第5册《管子校正》第164页,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版。

[15]《论语·子张》。

[16]《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列传》。

[17]《墨子·非命上》,见《百子全书》第五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8]《史记》卷一四《十二诸侯年表》载:荀卿、孟子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不可胜纪”。

[19]《左传,昭公十七年》。

[20]详见刘渝生《中国藏书起源史》第187~188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