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学们的畅想中,未来是多元变化的。有科技的进步,如人工智能、医疗技术的发展;有环境的变化,如老龄化、资源紧缺;还有对各种未来职业的想象,如量化自我分析师、小行星矿工……通过畅想“未来”关键词,我们已经看到了未来是如此的多元与丰富。你觉得这一切还遥远吗?面对这样的未来,你有怎样的感触呢?
活动单1.2中给出了一些高中生对未来的观点,请和你的组员讨论,根据“逃避—投入”和“乐观—悲观”的态度维度,把它们放到合适的象限中。同时请你思考一下,面对未来,你自己的态度又是什么?
完成活动单1.2
在面向未来的四种态度中,乐观且回避的态度就是“短视”,表现为虽然对未来乐观,却只关注当下;悲观且回避的态度就是“迷茫”,表现为对未来感到很悲观,很回避思考未来;悲观但投入的态度就是“焦虑”,表现为认识到提前思考未来的重要性,却对未来持悲观的看法。这三种态度是非理性的,会令我们在不可预知的未来世界中失去方向和战斗力。而积极应对,保持对未来高投入和高乐观的秘诀,则需要我们从今天开始储备和提升自己的未来指数。
请你阅读案例1.2思考:荣昊的故事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什么启发?
案例1.2 荣昊[3]如何积极创造自己的未来
荣昊同学,刚刚被国内顶尖心理系录取。酷爱数据建模的他,从入学开始,就在寻找各种学习机会。当发现统计课排在大三时,他没有等待,而是积极上网查找各位教授的研究课题。最终在大一,就成功进入了教授的国家研究项目,承担数据分析工作。(www.xing528.com)
同时,他热衷于了解科技热点,向学长取经,自己研习心理学的前沿研究,时刻关注心理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在不断思考中,荣昊认识到,大数据与心理学的结合是非常有前景的方向。但苦于周围没有人可以给他指导,他开始在网上寻找大数据分析的各种学习资源,并在论坛贴吧中结识了很多“大牛”,向他们请教和“爬虫”、建模、tensorflow等知识,逐渐承接一些数据项目,不断夯实自己的能力。
两年后,在大家为工作、考研头疼的时候,荣昊已经拿到500强公司的数据分析师职位,并被教授聘请成为兼职研究员,开启了自己的炫彩人生。
从荣昊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积极应对未来的人是如何为自己创造机会和价值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胜于未来的重要能力——未来指数。请你阅读活动单1.3,了解什么是未来指数,并给自己的未来指数打分。
积极思考、自主选择、探索资源和储备能力这四点,构成了我们重要的未来指数。未来指数高的高中生,能够主动探索、设计与行动,应对未来的变化,能够坦然、自信地去往任何一个未来。那么,缺乏未来指数,可能导致哪些问题?要想提升自我对未来的应变能力,现在就可以开始采取的行动有哪些?请你与小组成员讨论,并完成活动单1.3的其他部分。
完成活动单1.3
我们需要从当下开始,提升自己的未来指数,迎接未来的挑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保持对未来的关注与好奇,试着自主地做出选择,对未来拥有一份坚信与乐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