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预算外资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城市维护的需要,自行设置了一些收入项目,不纳入国家预算,如工商附加税、政教事业费等。此后随着财政经济体制的变化,这项资金不断发展,管理也逐步加强。
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财政财务制度的规定,预算外资金是由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自行提取、自行使用的不纳入国家预算的资金,主要包括地方财政部门按国家规定管理的各项附加收入、事业和行政单位自收自支的不纳入国家预算的资金、国有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管理的各种专项资金、地方和中央主管部门所属的预算外企业收入,等等。按照这个口径统计,1978年全国预算外资金为347亿元,1992年迅速增加到3 855亿元,年均递增幅度近20%,大大超过同期财政预算收入递增幅度。在这一时期,预算外资金的构成主体是国有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的预算外收入,所占比重大体在70%。
1993年实行《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通则》以后,国有企业的折旧基金和税后留用资金等不再作为预算外资金管理,预算外资金的范围和规模相应缩小。按《企业财务通则》规定,提取的折旧基金和大修理基金直接进入成本,不再冲减资本金,再把它列为预算外资金已不妥当;从成本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形成的职工福利基金,《企业财务通则》将其列入流动负债,不属于预算外资金之列。这一做法,明确了预算外资金的本来属性,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为进一步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199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指出: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同时国务院决定将养路费、车辆购置附加费等13项数额较大的政府性基金(收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地方财政部门按国家规定收取的各项税费附加,从1996年起统一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作为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不再作为预算外资金管理,这是继1993年后再一次大范围调整预算外资金口径。经过调整,1997年全国预算外收入2 826亿元,比上年下降1 067亿元。但是与前次调整一样,至2000年,预算外资金再次反弹到约3 810亿元。
2001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意见的通知》,决定从2002年起选择部分单位进行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试点。此后,国家深化了以“收支两条线”管理为中心的预算外资金管理改革。
2011年,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将所有政府性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据初步统计,2011年中央约60亿元、地方约2 500亿元原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的收支计划,是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
复式预算是相对于单式预算而言的,是一种新型的国家预算形式。
预算外资金,是指有关单位履行或代行行政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的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我国预算外资金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预算外资金项目、数额不断增长,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预算外资金已超过预算内收入,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第二预算”。2011年,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取消了预算外资金,将所有政府性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www.xing528.com)
一、名词解释
国家预算 经常预算 复式预算
二、问答题
1.如何编制国家预算?
2.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模式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随着审计署审计长向全国人大报告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问题被公之于众。如:广东吴川市,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该市教育主管部门在一年半时间里,“吃”“分”教育经费600多万元,平均每天报销的招待费高达4 000多元;湖北黄冈市,该市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弄虚作假,挪用国债资金1 167万元,侵占安居工程用地110亩,兴建“形象工程”——东方广场。
分析:根据以上阐述,试分析政府预算公开化及财务监督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