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债的含义
公债指的是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凭借其信誉按照一定程序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一种格式化的债权债务凭证。
(二)公债的性质
1.公债是一种虚拟的借贷资本
公债体现了债权人(公债认购者)与债务人(政府)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公债在发行期间由认购者提供其闲置资金,在偿付阶段由政府以税收收入进行还本付息。公债资本与其他资本存在的区别在于,公债资本(用于非生产性开支)并不是现实资本,而只是一种虚拟资本。用于生产性开支的公债则表现为不能提取的公共设施等国家的现实资本。
2.公债体现一定的分配关系,是一种“延期的税收”
公债的发行,是政府运用信用方式将一部分已进行分配并已有归宿的国民收入集中起来;公债资金的运用,是政府将集中起来的资金,通过财政支出的形式进行再分配;而公债的还本付息,则主要由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来承担。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债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三)公债的分类
1.按发行期进行分类
按发行期的不同,公债可分为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
短期公债又称流动公债,是指发行期限在1年之内的公债。短期公债流动性大,因而成为资金市场主要的买卖对象,是执行货币政策、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政策工具。
中期公债是指发行期限在1年到10年之内的公债,政府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使用这笔资金,因此在许多国家占有重要地位。
长期公债是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公债,其中还包括永久公债或无期公债。发行长期公债,政府长期使用资金,但由于发行期限过长,持券人的利益会受到币值和物价波动影响,因此长期公债的推销往往比较困难。
2.按发行地域进行分类
按发行地域的不同,公债可分为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政府在本国的借款和发行债券为国内公债,简称内债。发行对象是本国的公司、企业、社会团体或组织以及个人。发行和偿还用本国货币结算支付,一般不会影响国际收支。
政府向其他国家的政府、银行或国际金融组织的借款,以及在国外发行的债券等,为国外公债,简称外债。
3.按可否自由流通进行分类
按可否自由流通,公债可分为上市公债和不上市公债。(www.xing528.com)
可以在债券市场上出售,并且可以转让的公债,称为上市公债。上市公债增强了公债的流动性,在推销时比较顺利。多数公债是可以进入证券市场自由买卖的。
不可以转让的公债,称为不上市公债。为了保证发行,政府通常必须在利率和偿还方法上给予某些优惠。
4.按举债形式进行分类
按举债形式的不同,公债可分为契约性借款和发行公债券。
契约性借款,是指政府和债权人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形式共同协商,签订协议或合同,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发行公债券,即向社会各单位、企业、个人的借债采用发行债券的形式。发行公债券具有普遍性,应用范围广。
5.其他分类方法
按发行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中央公债和地方公债;按公债计量单位的不同,可分为实物公债和货币公债;按利息状况的不同,可分为有息公债和有奖公债;按公债用途的不同,可分为生产性公债和非生产性公债。
(四)公债与税收
公债和税收都是现代世界各国政府财政活动的重要内容,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有如下几点。
1.公债和税收的根本依据不同
税收活动的根本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具有政治上的强制性和经济上的无偿性。政府通过税收取得财政收入,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公债活动的根本依据是政府信用,政府必须承担归还本金和支付公债利息的义务。
2.公债与税收所组织的财政收入的性质和来源不同
税收收入来源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环节。而公债收入来源于社会的闲置资金。
3.公债与税收各自的经济效应不尽相同
从总体上看,政府运用公债和税收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需求水平进行调控,进而实现对社会经济宏观控制的目的。但从实践上看,税收和公债在运用过程中对社会经济影响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税收对社会经济影响的针对性较强,往往通过征税环节、税率高低及减免税等方式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而公债对经济的影响通常具有总量效应,公债是通过改变货币流通量或货币供应量进而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的。
4.公债与税收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
由于税收具有固定性特征,当政府收不抵支时,开征新税或提高税率都难以济急,此时公债便成为税收的替代手段而被政府采用,公债还本付息的资金最终来源于税收。因此,公债与税收存在着天然的替代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