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陷入“滞胀”的困境之中,流行了多年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及政策主张发生了深刻的危机,而货币学派的经济理论及政策主张在治理“滞胀”方面并没有发挥神效。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一批年轻的经济学家从货币学派中分流了出来,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即合理预期学派(又称理性预期学派)。
西方学者使用预期因素分析经济现象由来已久。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解释,预期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进行经济活动之前,对未来经济形势及其变化的估计和判断。按照穆思的观点,在理性预期概念产生以前,经济研究中所涉及的预期理论有三种类型。一是静态预期,这种预期完全是根据已经发生的情况来推断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如蛛网理论假定,生产者通常以当前的价格作为下期价格的预期,这就是静态预期。二是非理性预期,这是凯恩斯提出来的,意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是无常的,经济发展前景是事先无法确知的,因而人们的预期是没有可靠基础的,是非理性的。三是适应性预期,这最先由菲利普·卡根所提出,后由弗里德曼加以运用和推广。适应性预期理论认为,人们的预期是以其过去的经验和客观经济活动的变化及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为基础的,人们可以利用过去的预期误差来修正现在的预期。
所谓理性预期,是指经济主体在拥有相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理智整理的基础上,经济主体对未来经济变化趋势的预期是有充分根据和明智的,是可以实现的。从理性预期理论出发,该学派在许多经济问题上都与其他经济学流派持不同的见解,并对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等经济学流派的政策主张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其他经济学流派所提出的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不仅长期内无效,而且短期内也是无效的。他们认为,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经济政策在防止经济波动方面是不会有任何成效的,不可能克服经济周期。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结果大部分是不确定的,而且即使知道了政策的结果,也无法判断这种结果是否符合公众的意愿。基于以上看法,理性预期学派坚决反对国家对经济的过多干预,认为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的任务只是为市场经济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此,政府必须制定和执行稳定的政策,而不是积极行动主义政策。他们认为,政府干预越少,经济效率越高。(www.xing528.com)
具体在财政政策主张方面,合理预期学派认为,政府应放弃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并消除财政支出等变量的不规则变动。财政政策的目标应放在防止和减少通货膨胀上,而不是减少失业上。该学派认为,财政政策不会对国民经济中的实际变量产生影响,但会对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产生影响。政府要防止通货膨胀,不是去变更财政政策,而是制定并公布一些永恒不变的规则,如制定一个能使预算平衡的税率等,以维持价格水平的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