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但是,中学生成长过程毕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不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就能将引起分化的原因全部包括。
1.过渡阶段的适应性
不少家长纳闷,孩子在小学时,当过学习尖子,得过竞赛奖励,担任过少先队干部,到了中学为什么一下落差这么大?不可思议。许多家长哀叹,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都是孩子凭真才实学考取的,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烦神事?这全是事实。原因在于管理方式的变化。小学搀着走,初中看着走,高中跟着走。这是对中小学管理学生的大致描述。小学班主任不是语文老师就是数学老师担任,这两个学科课时量大,班主任除了直接观察,还可以通过书面作业、集体活动等随时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小学生对教师的心理几乎是全服从的,老师在小学生心目中多是说一不二。小学生从进校门到出校门,除了上厕所,几乎都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的,他们觉得一切都很正常。
初中班主任除了自习课,一般不再到位,相当一些班主任都是非语、数、外老师担任,直接、比较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机会相对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信息的增加,初中学生的全服从心理开始消失,他们有了自己的思辨,有了一定的评价标准。他们对老师和家长的服从有了明显的选择过程。这样,一些学生便误认为管理方式的变化是管理标准的变化,管理他(她)的老师最好是他(她)心目中的理想老师,否则服从就要打折扣了。
少数学生把这种管理方式的变化看成是一次身心“大解放”,于是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课外除机械地完成几道作业题外,消化吸收的工夫全被挪作他用了。这些人有两个特点:一是聪明,即反应快,是他们首先发现这种有空子可钻的管理变化,并且随时由自己把它填补起来;二是分化快,尤其是知识性、实践较强的学科和内容,首先是这些人分化的。他们这种反应快、分化也快的必然结合,正是许多家长为之纳闷的原因之一。
高中起点班也有类似情况,也有管理方式的更大变化,但管理方式的变化不是分化的根本原因。
2.知识要求的适应性
知识要求的适应性,包括知识本身的跨度、知识标准的跨度、知识运用能力的跨度等。
从小学到初中,知识门类明显增多,知识标准明显提高,能力性考试得到系统贯彻和实施。
高中的知识学习更加深入,所有的知识都要求从直观的现象深入到背后的本质,就事论事的教学不复存在。各学科之间又是互相渗透而不能孤立。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以懂为会、以会为准的学习要求,以聪明当精明的学习心态,到了高中,受到全面的挑战和筛选,大有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态势。(www.xing528.com)
如果说,过渡阶段的适应性侧重于态度的端正和自觉的话,那么知识要求的适应性则必须要求道德、意志、思维和心理品德的全面适应,这是缺一不可的适应。好多凭着小聪明的学生考取了初中和高中,那是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占了优势,靠一些突击效应帮了忙。到了高中以后,他们不能把思维的敏捷性与思维的完整性和严密性统一起来,不能把道德、意志、思维、心理品德同步提高,不能把智力、体力和毅力有机结合起来,不能把想学、好学和会学统一起来,聪明易为聪明误被验证了,高分进低分出的结局出现了。
3.身心变化的适应性
人的生命过程,其实就是身心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分阶段进行的,未成年阶段的变化发展具有幅度大、节奏快,因而常伴有不稳定性等特点;成年阶段,具有幅度小、节奏慢,因而表观出来相对稳定的特点,“浪子回头金不换”正是针对未成年阶段这种变化特点所讲的。
所谓身心变化,主要是讲生理与心理的变化。生理与心理变化总是有区别地联系着,有联系地作用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当今的青少年生理变化有提前的趋势,这种提前到来的生理变化,如果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比较充分,引起的心理变化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如果心理和知识准备滞后,所引起的心理变化则常常是学业分化的开端,甚至是品德分化的起步。
中学生以好奇心看世界,以贪玩加思辨为满足,他们希望尝试,他们希望满足,而他们的人格心理并没有成熟,人格意识、责任意识并没有完全形成,这是一对强烈撞击的矛盾,引导和处置不当,轻则学业滑坡,精神不振;重则误入歧途,走向堕落。所以有人把青春萌动期称之为狂飙期,又称为危险期。这种由生理变化而引起的心理变化又多表现为隐形甚至无形状态,为家长和老师难以觉察,所以一旦酿成后果,往往一发不可收拾。
4.人际关系的适应性
在中学阶段,人际关系的适应范围是学校和家庭。在学校主要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的适应,在家庭主要是父母与子女,祖辈与孙辈关系的适应与否。
在青少年阶段,中学生们常常以理想化标准要求别人,一旦与之相处的别人达不到他们的理想化标准或者不符合他们的情趣和性格,就会产生种种心理排斥。在心理障碍的作用下,种种消极现象便出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