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际关系发展与改善策略

人际关系发展与改善策略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葛斯汀博士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人际关系发展干预进行了专门研究。葛斯汀博士根据自己多年来对孤独症儿童的研究心得和治疗经验,提出了“人际发展干预”。葛斯汀的人际关系发展干预既是一套理论体系,也是一套实践方案。

人际关系发展与改善策略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葛斯汀(Gutstein)博士孤独症儿童进行人际关系发展干预进行了专门研究。葛斯汀认为,孤独症的特征之一是不会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但这种症状在本质上却并非社交能力失调,而是孤独症儿童面临着的一个共同的障碍——无法进行经验分享(experience sharing)。经验分享发生于人际交往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感受着快乐、喜悦、兴奋、悲哀、痛苦。一般认为,缺乏经验分享是所有形式孤独症的特征之一。人际关系发展干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孤独症患者的经验分享能力,这种经验分享实际上是一种情感互动的能力。葛斯汀博士根据自己多年来对孤独症儿童的研究心得和治疗经验,提出了“人际发展干预”(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RDI)。该方法着眼于孤独症儿童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强调父母的“引导式参与”。在评估儿童当前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触发孤独症儿童产生运用社会性技能的动机,进而使其习得的技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迁移,最终使孤独症儿童发展出与他人分享经验、享受交往乐趣及建立长久友谊关系的能力。葛斯汀的人际关系发展干预既是一套理论体系,也是一套实践方案。在训练实践的层面上,葛斯汀将经验分享分成六级,每级又各分为四个阶段,即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

第一级:调试(出生)

第二级:学习互动(6个月大)

第三级:即兴变化与共同创造(12个月大/1岁)

第四级:分享外在世界(18个月大/1岁半)(www.xing528.com)

第五级:发掘内在世界(30个月大/2岁半)

第六级:连接自己与他人(48个月大/4岁)

葛斯汀的RDI切中了孤独症儿童的一个要害问题,但如果教师、家长机械地、刻板地模仿其阶段和做法,其结果是,很多孤独症儿童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同时,其操作的专业性很强,操作过程也比较复杂,对治疗师的要求很高。虽然训练阶段的划分很清晰,但是,非专业人员很难准确地把握每个阶段的完成情况,训练中很可能出现所有儿童接受千篇一律的游戏治疗的情形。特别是RDI在我国还处在刚刚引进阶段,将其盲目照搬过来显然不是很合适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