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加工优势源于功能损伤的代偿,ASD是一种在生命早期就出现的发展性障碍,为弥补自闭症者某些大脑功能的缺失,自闭症者可能因此获得其他的代偿功能,其中包括优越的视觉加工能力。早期弱的中央统合(eak central coherence,CC)理论和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为支持这种思想较具有代表性的两个理论。以CC理论认为上文提及的视觉加工任务,如完成视觉搜索、视觉构建、视觉区分任务,归结而言都属于需要克服整体信息干扰,从而对局部信息进行加工的任务。正是由于自闭症者整体加工能力的不足,使其在这些任务中受到较少的来自整体视觉信息的干扰,可以更集中于对局部信息的加工,因而在这些任务加工中存在优势。错觉和完型加工的产生被研究者认为来源于个体具有自动整合视觉元素的倾向,除本文前面所述自闭症者具有更低的错觉敏感性,Brosnan和Bolte等发现在观察视觉材料时自闭症组比对照组缺乏使用某些完型加工原则(如“相似性”原则)对信息进行加工,这些研究预示着自闭症者整合静态视觉信息的能力减弱。A.T.Kinson等发现自闭症者对动态视觉信息的整合能力也存在不足。心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支持视觉加工优势的代偿思想。心理理论认为, 自闭症者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他人行为做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的能力减弱。由于个体对外界环境的理解能力减弱,将导致其与外界的联系减少,但为保持个体信息接收的稳定,自闭症者将出现较强的内部心智关注,形成多方面认知加工的优势,其中包括视觉加工方面的优势,以此来弥补对外界行为预测和解释能力的不足。Jarrold等采用眼部运动的任务和EFT任务发现不论正常成人还是ASD成人,心理理论的能力越差的个体,视觉搜索速度越快。然而,一些研究发现自闭症者对整体信息加工的能力并未受损,这样自闭症者对视觉信息的整合能力不足的观点受到冲击。另外,心理理论能力与视觉加工能力之间的关系也不够稳定,如Morgan等发现学龄前自闭症幼儿的社交技能和视觉搜索的能力并未存在相关,这些表明代偿说的思想还不足以解释自闭症者的视觉加工优势现象。
视觉加工优势源于自闭症者内在的特质面对功能代偿解释的局限,学者们认为其他神经发育障碍群体没有出现类似于自闭症者的认知加工优势,是因为自闭症者的优势源自于其本身的内在特质,这是一种先天的认知加工风格或者加工优势。研究者发现1/2的自闭症孩子的父亲,以及1/3的自闭症孩子的母亲出现类似自闭症孩子的任务加工优势,间接地支持了视觉加工优势源于自闭者内在的特质的观点。修正后的以CC理论、知觉功能促进化理论(enhanced perceptual functioning account,EPF)和Barion-Cohen的移情—系统化(empathizing system-izing account)理论都支持这种特质说的思想。修正后的CC理论认为自闭症者的加工优势源于其本身具有对局部信息知觉的偏好,而正常人存在的是对整体信息加工的偏好,在执行视觉搜索等针对局部进行加工的视觉任务时,自闭症者由于存在对于局部信息知觉的偏好,因此出现任务加工优势。EPF理论认为在执行视觉任务时出现加工优势是由自闭症者本身增强的对局部信息知觉的能力导致的。移情—系统化理论的观点则认为自闭症者具有内部的驱动去理解现实事物的结构和规则,希望获取事物内在的系统构架的倾向。也正是由于具有这种倾向,使得自闭症者对事物的细节具有高度的专注力和兴趣,从而出现对视觉局部信息加工的优势。尽管这三种理论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解释自闭症者在视觉加工任务中,不仅存在对局部信息加工的优势,而且具有完整的对整体信息进行整合的能力这一现象。对这三种理论的验证正成为现今自闭症认知加工领域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伴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众多的学者们试图从神经机制方面理解自闭症者的视觉优势。(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