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环境调整策略是指通过调整物理环境,以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或协助引发正向行为的策略。这是前事控制里面最容易实施的策略之一。(附录三:调整物理环境的示例)
1.操作步骤
(1)确定引发某个个案行为问题或能协助引发正向行为的环境因素。
(2)结合班级具体状况设计环境调整策略。
(3)进行物理环境调整(有需要的可联系辅具组)。
2.案例
学生小阳,就读启智学校四年级,行为问题是:用手拍打关掉的电视机屏幕,小阳的行为问题的发生频率为100%。老师根据A、B、C观察表得出,该行为问题的功能是感知觉寻求,而且发现此行为在电视机屏幕亮了之后都不会出现。老师决定使用物理环境调整策略进行介入:当不使用电视机时用罩子将屏幕遮挡。介入后,该生拍电视机屏幕的行为频率为0。(www.xing528.com)
班级调整,是指根据讨论与分析后,小阳的行为问题与班级的环境、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有重大的因果时,所需要班级进行调整与配合。
3.班级调整有以下几点
(1)教学策略与方法的掌握。例如,小阳因不懂如何表达出自己的需求而产生“攻击同学”的行为问题。经“正向行为支持方案会议”讨论与分析,认为个案要增加沟通途径。假如班级老师对于“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具体操作方法不了解,那语训组老师就要将这套方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流程传授给我们的班级老师。除此之外,还有“个人工作系统”“辅助的运用”“喂食技巧”等等。
(2)对班级老师教学设计的建议。例如:因班级老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导致小阳每次在活动中因无聊而玩弄自己的生殖器。情绪行为管理组与班级老师相互讨论如何在原有教学设计进行调整或修改。(附录1-12班级支持计划记录表)
(3)班级的位置安排。例如:小阳注意力容易分散,导致上课喜欢趴在窗边。情绪行为管理组会建议班级老师将小阳的座位远离窗户或将窗户拉上窗帘。另外,小阳因视觉、听觉或触觉敏感导致自身过于兴奋而影响学习,那专业组则会在班级调整其音响音量或班级不必要的视觉干扰等支持以及学生之间的位置距离上给予我们的班级建议与支持。
(4)对于班级区域划分而导致小阳的行为问题发生,将与班级老师探讨支持策略。例如:情绪处理区(半隔离区)的运用与设置。因部分班级老师在情绪处理区的运用与位置安排,而慢慢形行小阳的“逃避区”。另外,班级内的个人工作区与班级玩具摆放区过近,导致小阳无法集中完成个人工作以及分组之间区域过近等等。这些不合理的区域划分而导致小阳行为问题发生的原因,那专业组便要给予我们班级支持。如果,班级学生没有因此问题而影响,则不必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