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薛晓萍《人间最后一封信》——悲欣交集的人生哲理解读

薛晓萍《人间最后一封信》——悲欣交集的人生哲理解读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便如此,在读到薛晓萍所著的《人间最后一封信》时,还是被里面的11个故事震撼——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人间的悲伤欢欣换了个模样,但滋味却一点儿没变,让人拍案,让人沉默,让人感动,让人无奈……1942年10月10日,弘一法师临终的前三天,写下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成为他最后的绝笔。《人间最后一封信》这本书的内容,也可以用“悲欣交集”来形容,只是读完之后是否能感受到“圆满与欣慰”,不同的读者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薛晓萍《人间最后一封信》——悲欣交集的人生哲理解读

“人间”是个特别古老的词。古人觉得神、仙、佛都在天上,所以把他们称为神人、仙人、佛人,而人在地上,有人的地方便称人间。对于人间,自古以来文人墨客赋予了它复杂的况味,唐诗宋词大多写的是人间事,近现代王国维“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和林徽因“最美人间四月天”,还时常出现在当下流行文化中。

诸如《红楼梦》《西厢记》《镜花缘》《聊斋志异》等名著,哪一部写的不是人间的故事,哪一部又不是在诠释人间的含义?所以,中国人对人间事的见多识广、见怪不怪,是很自然的。即便如此,在读到薛晓萍所著的《人间最后一封信》时,还是被里面的11个故事震撼——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人间的悲伤欢欣换了个模样,但滋味却一点儿没变,让人拍案,让人沉默,让人感动,让人无奈……当然,也让人不至于失去希望。

出生于1956年的薛晓萍,在三位至亲去世之后,出于悲伤与内疚,她注销了自己的两个事务所,专职做养老机构的义工,关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状况。她的新书《人间最后一封信》,以11位老人的遗嘱为出发点,讲述了这群从60多岁到八九十岁的老人对人间的最后一点惦念,全书用非虚构的写作方式,把一个话题硬生生地推到读者面前:人间究竟值得不值得走一回?

农村老人的养老困境经过媒体的报道,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人间最后一封信》中写到的老人,大多数居住在养老机构,退休之前,也多拥有体面的职业与收入,最不济,也有一套价值不菲的拆迁房留给子女,但令人惊诧的是,城市老人所遭遇的亲情困扰与情感缺失,与农村老人大致相同,尤其是晚年期望子女的关心而不得这个冷酷现实,更几无城乡差别。

因为母亲难产而死,爸爸当初没有选择“保妈妈”,女儿恨了爸爸一辈子;因为不可控的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留给子女的财产“分配不公”,儿女记恨父母10年;在占领了父母的房产之后,儿子与儿媳再也不搭理住养老院的母亲,这位母亲的全部情感只能寄托在一只小花狗身上,遗嘱中写道,死后存折里的12万元,全部留给狗……

在这些故事当中,能读到一个浓重的社会情绪,这种情绪或可被称为“厌老”——不但老年人自己“厌老”,为人子女者的“厌老”行为也绝不是个例。为何那么多父母与子女之间,会因为财产、家事而成陌路甚至反目成仇?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这当中,既有家长有意或无意间犯下的过错,也有子女人性麻木、情感冷酷使然,更重要的是,当事人往往会将家庭矛盾当成“隐私”,并不愿意为外人知道,这导致更多的悲剧寻找不到内因与外在的解决办法,无形当中为局部的社会氛围增加了火药的气味。(www.xing528.com)

《人间最后一封信》的文笔真实、朴素,它打开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盖子,盖子下面,是无数城市老人孤独的背影与无声的呻吟。这些故事会让人产生一种怀疑:人间究竟值得不值得走一回?这是作者薛晓萍的追问,是她笔下老人的疑问,也是读者的诘问……人活到最后,难免都会问自己,来人间走一遭值还是不值?我们期待的答案都是前者,可真实的境况却是,会有很多人选择了后者。

最后一封信,在人间写,写给人间,其言也善,其情也悲,有控诉,也有忏悔,有绝望,也有和解……只是,这封信作为遗嘱,情感浓度太过黏稠,令人不胜唏嘘。1942年10月10日,弘一法师临终的前三天,写下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成为他最后的绝笔。关于这四个字的解读,后人有诸多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是,这四个字更多地指向“圆满与欣慰”……《人间最后一封信》这本书的内容,也可以用“悲欣交集”来形容,只是读完之后是否能感受到“圆满与欣慰”,不同的读者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无论值得不值得,人间困苦离愁、欢乐喜悦,大致上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人们体会人间百味,更愿意阅读苦的故事,来警醒自己别“当局者迷”。人在时间面前太渺小,人间的事,很多时候不得不交给时间去验证,值得也好,不值得也好,先把时间熬过去,回头再看才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所以,读《人间最后一封信》得到的最大感悟仍然是:活着,无论遭遇什么都要执着地活着,不枉人间走一回。

(《中国青年报》2018年7月2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