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染情绪表达:悲伤与宁静的切换

陈染情绪表达:悲伤与宁静的切换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本书中,陈染的悲伤大于宁静。《谁掠夺了我们的脸》中的陈染仍然是创作活跃期时那个矛盾的陈染,我更愿意相信“提前降临的晚年生活”的说法是一种自嘲或反讽,表面的平静遮掩不住内心的疯狂,刻意地和这个世界保持距离并不等于在某一刻不会奋不顾身。因为这两种质素,陈染的新散文如同陈列在夜色中的瓷器,散发着幽冷的光芒,这光芒同样时而温暖,时而凄冷。

陈染情绪表达:悲伤与宁静的切换

宁静和悲伤是陈染在她的最新散文集《谁掠夺了我们的脸》里所体现的两种状态。在这本书中,陈染的悲伤大于宁静。这位中国文坛以小说见长的重要女作家,这位30岁就开始过上“提前降临的晚年生活”的女作家,她的精神世界缘何发生这样的转变,她在新书中所体现出的悲悯情怀从何而来,既耐人寻味又引人探究。

早期写作《无处告别》《与往事干杯》时的陈染,敏感而丰富的心灵就已经通过小说的语言展露无余。轻灵、凄美,匪夷所思的词句组合,使得阅读她的小说如同行走在流光溢彩的街道边上。在与王朔的一次对话中,陈染承认过自己的青春也是充满躁动的,对于一名写作者而言,躁动或许是创作的原动力,内心的矛盾和不安,被压制、凝练、重新排序后呈现在纸上,会带来别样的流畅与开阔。陈染说过:“只要你活着,在思想,在生活的事件中,你总会有取之不尽的内心活动。”在沉寂几年后,再读陈染,仍然可以体会到她内心的波澜,在她内心那条貌似平静的河流底下,仍然有着被暗礁激起的漩涡。

《谁掠夺了我们的脸》中的陈染仍然是创作活跃期时那个矛盾的陈染,我更愿意相信“提前降临的晚年生活”的说法是一种自嘲或反讽,表面的平静遮掩不住内心的疯狂,刻意地和这个世界保持距离并不等于在某一刻不会奋不顾身。在陈染眼里,这仍然是一个冷酷而诗意的世界,她一面理性地告诉读者这个世界的疮痍,一面却不经意地因为某个渺小的美好而放大生存或者活着的乐趣。我甚至认为陈染和王朔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他们都厌烦却离不开世俗生活,他们无时无刻不想逃离琐碎却时刻为琐碎所围困,他们寻找的大悲悯不是用来出世的,也不是用来入世的,实际上他们一直都处在两者的边缘地带,都是热心冷眼的旁观者。

作为“僻居笔记”的第一本,《谁掠夺了我们的脸》完完全全体现的是陈染的私人生活,在内容上,也只是简单使用了“我与××”的形式略加区分,记述了“我与我”“我与物”“我与心”“我与生存”……因而,这本书不像一本散文集子,更像一部心灵自传。书写的是日常生活,读来却时时有惊悸的感觉,书名本身就已经令人有些仓皇,里面的一些文字更时时让人深思,去品味那些可以穿透灵魂的终极问题。在《渐行渐远》这篇文章里,陈染写有一次突然和母亲谈到死亡问题,假如“再过两个小时就要被枪毙”,自己和母亲将会做些什么,这是一个残忍的问题,陈染却用“随便一说”的语气来击打这“平庸的生活”。殊不知,人生很多事是不可“随便一说”的,能“随便一说”是种境界,而倾向于“我只是我自己的”陈染仍然还是在这境界边缘游移的。(www.xing528.com)

人在悲伤的时候是很难平静的,这是常识。我只能说《谁掠夺了我们的脸》是本奇怪的书,在其中,悲伤和宁静如同山中生长的双藤,因为时间久远,跨过悬崖缠绕在了一起,不离不弃,自然而然,藐视时光和一切。因为这两种质素,陈染的新散文如同陈列在夜色中的瓷器,散发着幽冷的光芒,这光芒同样时而温暖,时而凄冷。

(《文汇报》2007年8月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