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获奖作家帕慕克在他的散文集《伊斯坦布尔》中使用了一个词——“呼愁”,用以传达他对这座城市的眷顾、怀恋与哀怨。在阅读加拿大作家阿诺什·艾拉尼的《没有悲伤的城市》的时候,常想起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两本书弥漫的情绪有些相像,只不过,帕慕克流露的是对一个古老城市垂死的文明的愁绪,阿诺什·艾拉尼流露的是对生活在现代城市底层人民的悲悯。
没有悲伤的城市,只能是愿望中的城市,阿诺什·艾拉尼在书中借用一个10岁孩子的视觉,大概也意在用孩子童话般的想象来映衬现实的残酷。这个10岁的孩子名叫祥弟,是孤儿院收养的孤儿,在孤儿院要被拆掉之前,他逃到了街头,成为一名乞讨儿童。在他的想象里,城市是一个打开盖的饼干罐,善良的人们会容许他取出一些食物温暖自己被自来水充满的胃,城市夜晚的星空,星星会自动排列出遗弃他的父亲的名字……
这又是一个以梦想与寻找为主题的故事,祥弟对父亲的寻找,也是一种喻示,那同时也是对迷失于现代文明中的责任、伦理道德、社会之爱的寻找。在祥弟看来,父亲是一个空洞、虚幻的名字,父亲只留给他一条带有三滴血迹斑点的白布。祥弟将这条白布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每天围在脖子上,因为它意味着希望,希望父亲归来,希望城市在一夜之后变得温暖,每个人脸上都被和煦的阳光照耀。
但事实表明,能给祥弟带来安慰的,只有他在街头结识的流浪孩子,一个教会他生存的男孩桑迪,一个带给他心灵慰藉的女孩古蒂,包括那个掌管这些孩子乞讨收入和命运的黑社会老大阿南德·拜依,祥弟也对他寄予了不少希望。《没有悲伤的城市》通过对这样底层群体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感动和深思的故事。小说有一个含蓄但很光明的结尾,祥弟在阳光海滩上将手放到了古蒂的手心,那是否意味着一个爱情故事的开始?而爱情,恰好是抵御悲伤的最好的东西。(www.xing528.com)
《没有悲伤的城市》在结构上与获得今年(2009年)奥斯卡多项大奖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有很多相似之处:故事发生的地点都在孟买,都是以种族冲突为背景,人物上都是以两个相依为命的男孩和一个善良的女孩为主,一样有一个黑社会老大。但与电影充满了娱乐性不同的是,小说是一本文学性较强的作品,《没有悲伤的城市》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很多时候它都是一个小男孩的自言自语,让读者很容易顺着他的视线,去发现城市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有必要说一下的是,《没有悲伤的城市》的作者就出生、成长于孟买,移民加拿大并没有让他忘记自己曾经身处的那个城市。在这一点上,阿诺什·艾拉尼和卡勒德·胡赛尼一样——后者以《追风筝的人》风靡全世界,他们通过自己的小说,将更多的目光聚集到发展中国家和贫穷国家的底层人民生活,在地球村概念和数字化生活风靡全世界的时候,让那些着迷于奢侈品牌和为选择去哪家高级餐厅就餐的人们知道,在一些地方、一些城市,那里有他们所不了解的困难、疾苦和无奈,也有一些逐渐为人们感到陌生的对生活所体现出来的勇敢姿态。
(《新京报》2009年12月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