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度阅读:《继承失落的人》的宁静与忧伤

深度阅读:《继承失落的人》的宁静与忧伤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相信,是这首诗蕴藏的宁静和淡淡的忧伤,如一束圣洁的光在清洁着写作者心头的芜杂,这种安静被带进了书中的每一个字句,同样感染着正在阅读的人,让你无法不随着书中人物一起失落下去。倒叙很容易令读者不耐烦,可《继承失落的人》恰恰选择的就是这种叙事方式。一边是赛伊和法官在雪山脚下贫困的生活,一边是厨子的儿子比居在美国的打工生活,《继承失落的人》中这两条主线交错出现。

深度阅读:《继承失落的人》的宁静与忧伤

阅读2006年英国布克奖获奖小说《继承失落的人》,需要有平静的心情和安静的环境,我几次试图在地铁上接着那些翻过的书页续读,但无法进行下去——《继承失落的人》就像一处野外湖泊漾开的波纹,想接近它的最美之处,必须要轻划着船儿过去。它还像一枚表层甜美的洋葱,一层层剥开,会发现最里面那层有让人欲流泪的辣。

写作《继承失落的人》,作者基兰·德赛历时七年,每次写作的时候,她都会将博尔赫斯的一首诗放在自己眼前。“我款款而行,有如来自远方而不存到达希望的人”,是这首名字叫《宁静的自得》的诗的最后一句。我相信,是这首诗蕴藏的宁静和淡淡的忧伤,如一束圣洁的光在清洁着写作者心头的芜杂,这种安静被带进了书中的每一个字句,同样感染着正在阅读的人,让你无法不随着书中人物一起失落下去。

倒叙很容易令读者不耐烦,可《继承失落的人》恰恰选择的就是这种叙事方式。基兰·德赛的写作风格,根本不像一个印度70后,她的文笔从容而沉稳,宛若老手。故事一开始,描述了居住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一家人,退休的法官、他的外孙女赛伊和一个胆小善良的厨子,他们被一伙不请而来的男孩抢劫了。这个发生在薄雾中的案件,如一个线头一样,把整个故事有条不紊地牵了出来。

想从《继承失落的人》中获得阅读乐趣并不简单,基兰·德赛好像成心和那些只想翻翻此书便扔到一边的人过不去——如果不是连贯阅读,你根本搞不清她说的故事由何而起,到哪儿结束,可对于真诚的读者,基兰·德赛给予了充分的回报,她收起了老手那种令人反感的成熟和老练,显现出一个女性的轻盈和细腻。她如同讲述身边故事,并不时加以评析,时不时地灵感迸发,使用几个令人忍俊不禁的比喻。

一边是赛伊和法官在雪山脚下贫困的生活,一边是厨子的儿子比居在美国的打工生活,《继承失落的人》中这两条主线交错出现。每逢此时,很多文艺作品通常会用反差手法进行对比,但基兰·德赛没有这么做,在她看来,同一时期的美国和印度并没有什么区别,纽约也和她笔下的角色所在地噶伦堡小镇一样,肮脏,混乱,贪婪,每个挣扎于社会底层的人,脑海中时刻充斥着赚钱、生存和出人头地……(www.xing528.com)

而小说最后,比居的儿子“美国梦”破灭,回到印度后又被强盗洗劫一空,才点明了《继承失落的人》的主题:根深蒂固的文化差异经济的不平等,是一条永远填不平的沟壑。无论哪种文明,最终都要回归本土,来接受先辈留下的精神遗产,哪怕这遗产中包含着贫穷和落后。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无法逃脱的宿命。

写到这里,似乎更理解基兰·德赛在写作时为什么要将博尔赫斯的那首诗放在面前。因为她是不平静的,这位年轻女作家,有一半的时间是在海外度过的,“我清晰地了解走在连接东西方之间的小道上的那些情绪,那种黑暗,以及那份担忧和恐惧”。平静安抚了她的内心,阅读《继承失落的人》,能感受到她对节奏和情绪的掌控,理智得让人惊讶。

在书中,作者并没有申诉和指控,哪怕是稍露锋芒的批评都很少有,我看到的只是一个作者对芸芸众生的悲悯之情,以及看待问题时的宽容心态。在这一点上,《继承失落的人》和《追风筝的人》是相同的。原谅和宽恕,隐忍与和解,也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畅销书和获奖电影作品极力想表现的内容,想到这儿,会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

(《京华时报》2009年2月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