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建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探索和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途径,结合中国大众文化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采用统筹兼顾,综合发展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众文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大众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教化”大众的文化功能。意识形态性是大众文化产品的重要属性,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承载主流意识形态的工具,会对大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做好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对大众文化的引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众文化的价值引领就尤为重要。
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30]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是当前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文化建设,有利于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克服大众文化的低俗化倾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众文化建设,将大众文化作为重要的传播渠道,有利于拓宽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空间。
另外大众文化作为大众社会心理的一种反映,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的反映,是未经过理论升华的文化形态。由于商品经济和传播媒介的作用,以时尚性流行性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可能会较多地关注娱乐与休闲、消费,缺乏理想和价值观的引导,因而大众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价值方向上进行积极引导。要通过有计划的大众文化生产,让主流文化引领多元文化思潮,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及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注入到大众文化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指明方向,创造环境。要充分发挥现代大众传媒的优势,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生产、复制、传播有利于提升人们道德水平、提高受众素质的新闻、信息、影视产品及节目,在大众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同时,始终把弘扬主旋律作为主要内容。同时还应注重将人民群众参与创造的,积极健康向上的大众文化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增强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实现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31]
(二)寻求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契合点,提升自身建设质量
大众文化承载着的意识形态功能,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的传播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新形式。今天,“一切社会性事件,只要为公众所关注,就会转化为商业行为的文化消费,不仅政治被消费化并必然引发一系列文化消费行为,而且政治只有借助于文化消费才能扩大影响;不能转化为文化消费,不能以商品化方式传播的政治宣传,其效果总是最低的。”[32]因此,中国特色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建构的基础就是寻求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的恰当的结合,提升大众文化的内涵,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
1.寻求恰当的结合点
大众文化能在大众消费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意识形态的整合工作,它将自身制造的各种观念、视像渗透到大众日常生活,催生大众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这种软权力也具有整合作用,国家政治权力就是在意识形态的叙述和解释中被大众承认和接受的。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的这种关注“社会意义”特性让它们联系密切。大众文化为意识形态的灌输提供了有益的新形式。
现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化形式向文化领域的全面渗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大众文化自身的商业性质决定了其所负载的文化价值,要服务于它的经济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要继续保持其自身的话语权,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必须根据商品化市场的运行规律,考虑市场的需要,贴合大众的口味。[33]这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要借助商品化的形式,向“文化商品”转化,大众文化商品成为承载着主流意识形态的物质载体,大众只有在选择消费这些文化商品时,意识形态才能潜移默化地建构大众的意识,来完成他们的政治认同。而意识形态向文化商品的转化,关键就是要找到一个恰当的附着点,这个附着点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积淀而成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文化价值意识。[34]这种民族心理通过几千年文化积淀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影响着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和选择标准。虽然现代社会的价值选择呈多元化的趋势,无论每个成员的具体价值方向和目标怎样特殊,其基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却是非常相似的,这就是民族心理的影响。因此,民族心理可以作为帮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转化为大众文化商品的恰当的附着点。
大众文化商品能够成功地抓住大众的口味,就是因为大众文化制作商把握了大众消费者的民族文化心理[35],并将民族文化心理表现出来的各种情感融入到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中去。一首《龙的传人》能唱遍大江南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唱出了中国人的精神传承和情感,这表明高品味、高质量的大众文化产品是可以运作成功的。因此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大众文化商品时,也要想方设法地抓大众的口味,从民族心理和文化价值意识出发,创作出既是高品味,又是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来更好地为大众所接受。
2.汲取传统文化资源提升大众文化质量
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有益的人类文明成果,是人类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动力,是大众文化发展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来自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深厚基础。大众文化作品中众多的形象、内容都是从传统文化中继承过来的;大众文化中许多表达形式也是传统文化形式中继承过来的。一句话,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众文化的发展不可能离开传统文化的历史资源。
汲取传统文化资源的精华,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并根据现实生活的要求,立足于现实,来对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进行整理和研究。一方面,以现实为准绳,根据现实生活及对未来的展望,对传统文化做全面客观的分析,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和提炼文化思想精髓,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勤以养德、俭以修身的做人美德及与万物和谐相处的人文关怀等文化基本元素,用在今天的大众文化创作中,与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素材结合,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作出体现传统性与现代性相融合的高质量的大众文化作品,让优秀的民族文化作为继续鼓舞人民的精神力量而薪火相传;另一方面,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重建现实与历史的连续性。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研究,来增强大众的历史责任感和身份归属感。因为“任何基本的身份和归属都有复杂的、盘根错节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它们有相当的稳定性和巨大的心理能量和政治能量”[36]。正是这些复杂的、盘根错节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建构着大众的文化民族心理和文化价值,稳定着人们的社会身份认同,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对于当前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并引导大众文化的作用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3.创新增强大众文化软实力
中国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不仅要在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精华,在西方文化中汲取经验,还应该在吸纳中不断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37]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是人民大众的事业,人民大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对于大众文化来说,亦是如此。人民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创作源泉,蕴含着巨大的文化创造力,文化创新是激发人民的大众文化创造活力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大众的实践是丰富多彩的,日新月异的,只有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文化内容才能反映出大众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
倡导大众文化创新,首要是鼓励丰富的原创活力。近年来的大众文化制作出现了功利化倾向,为了谋取最大的商业利润,利用大众的猎奇心理和低级趣味来谋利,制造出大量的文化品位很低的作品;跟风写作、跟风制作的现象日趋严重,大众文化原创作品的数量所占比重随之减小,导致大众群体对国内的大众文化作品信心不足,转而对国外的大众文化作品更为青睐;另外发达国家的大众文化制作领域所表现出的明显创新活力和规模优势,都给中国的大众文化产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只有不断增强本土大众文化的原创活力,才能在文化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倡导创新精神,还要鼓励创新,保护创新。中国的文化创作者要学会使用知识产权来保护自己的文化资源的首创性。世界公认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了这种文化的独创,同时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文化管理的激励机制,它保护人的文化创新,也就是对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肯定。国内外的具有长久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的大众文化作品,全部是凝聚了大量创意的结晶,包括演出生命长达10年以上的著名剧目《猫》、《悲惨世界》、《阿依达》、《妈妈咪呀》等等,[38]由中国艺术家梅帅元策划、著名导演张艺谋创作的全球第一部大型常年山水实景演出剧《印象·刘三姐》的成功就是创新的一个典范。梅帅元、张艺谋等人对广西本土传统文化资源、旅游景观资源进行了创造性的加工和开发,通过现代理念、现代传媒手段成功制作了一部具有国际性、时尚性的现代大众文化产品。
大众文化的创新不仅关系到大众文化的未来发展,更重要的是在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植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立足于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国情,通过与其他文化的结合,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营养,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长处,使大众文化的创新更接近人民所期望达到的那个尺度,更贴近大众的实际生活,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新的最终目的。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大众文化发展提供制度化保障
大众文化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可以完成的事情,也不是仅提升大众文化自身的质量就可以更好的发展,必须坚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大众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1.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大众文化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文化产业是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基础保障。由于大众文化的形式多样且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因此大众文化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产业。这种产业的发展对于整个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界定: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的、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39]今天,文化产业作为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快的朝阳行业,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一些国家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内学者在界定文化产业时,把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旅游等列在其中,同时把广告、形象设计、会展、摄影、演艺等作为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因此人们在思考和界定文化产业时,主要的关注点就是大众文化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产业几乎是大众文化的同义语”[40],大众文化领域是文化产业的主力军,文化产业发展是大众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今文化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文化产业将工业化的方式和手段,运用于大众文化的生产和传播,现代科技所研制的新技术、新设备在文化生产和传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化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械复制和电子复制手段的广泛使用,让大众得到了从前只有少数人享有的文化产品。
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虽晚,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化产业也得到了逐步的发展。一方面,受世界信息产业革命的影响,中国的数字化信息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互联网、数字媒介与通信行业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产业。如手机成为大众文化的新载体,拇指产业相应成为大众文化产业的闪亮点。另一方面,中国的文化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和地区发展的新增长点。流行音乐市场、影视剧市场、通俗读物市场、电脑市场和手机市场等文化市场的快速发展势头,就足以说明中国文化产业的步步攀升,随着中国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存在着更大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文化产业的发展直接表现为大众文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物的两面。文化产业能为大众文化发展提供基本保障。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制定行之有效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核心内容就是要把文化企业推向市场,让其成为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在保证经济效益,兼顾社会效益的同时,进行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制定行之有效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对于文化产业市场化方面的不足和在国际市场上的落后地位,都要求国家通过调整文化产业的政策来加以扶持,这样才能保证文化产业的发展获得有效的保障和激励。
第二,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把大众文化作为生产力来重新认识,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意识。从政策上扶持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实力雄厚的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针对东西部、城市与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状态,文化产业是东西部地区下一步发展的经济政治的战略重心。充分发挥东西部地区的不同优势,在发展战略和政策层面给予关注和鼓励。在发展环境上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第三,注重文化产业的高新科技建设,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文化产业是高科技产业,文化产业需要高新科学技术,高新科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高新科技也需要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能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催生新的文化形态,用先进技术传播中国的先进文化,不断增强中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发展文化产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的文化战略,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的发展客观上也带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二者在某种意义上是同步的。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在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中,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目标得以实现。
2.加强文化管理的法治化建设,为大众文化发展奠定法律保障
加强文化管理的法治化建设是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重要保证。法律作为一种外在制衡机制,对于大众文化的整个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起着一种威慑的作用。加强文化管理的法治化建设既可以保障大众文化发展的权利,也可以规范文化发展和管理的行为;既可以维护政治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也可以有效推动依法治文的进程,为大众文化的发展奠定重要的法治保证。(www.xing528.com)
法治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调对大众文化生产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大众文化自身的商业属性和资本运作逻辑使一些大众文化制作商以金钱至上为主要宗旨,为了追求最大化的商业利润,置社会责任于不顾,不仅在炒作和包装上大作文章,而且用暴力和色情为“卖点”来吸引大众的关注,生产和销售一些低级趣味的大众文化产品。而这些低级的大众文化产品之所以能生产和销售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文化管理法律和制度还不健全,或者是对大众文化生产和流通的法律监管的实施不够到位。因此,为加强文化管理的法治化建设,不仅要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进一步完善,保证在大众文化发展的所有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而且还要对违反文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方面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法治化建设还强调对大众文化受众群体和从业人员的法制宣传,为法治的实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大众的法治观念是法治的重要基础。大众文化以追求利润为最终目的,只要有利可图,只要有一定的受众群和市场,大众文化的资本运作逻辑就会驱使它向这样的市场发展。要根除这些违法行为,从根本上说,就应该加强对大众的法律文化宣传,提高大众的健康精神需求。同时大众媒介自身所拥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大众传媒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对大众文化的发行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大众很容易将“媒体真实”当作“事实真实”,并依据这种“事实真实”对社会作出他们的价值判断。加强对大众文化的制作生产和发行流通环节的法律监督和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是尤其重要的。因此,人的素质从根本上决定了法律的发挥,大众的法治精神和社会的法治氛围是大众文化发展的最大保证。
3.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大众文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文化发展,关键在人。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人才发展环境,把人才作为推进文化事业科学发展最为宝贵、最可持续和最具潜在优势的战略资源来看待,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加快人才的优先发展和人力资本的优先积累,为推动大众文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科教兴国战略肯定了科技和教育对于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作用,尤其是人才的创造力更是各项事业进步的保障。现今,中国劳动者的知识结构正在发生转变,大量知识型的人才取代了体力型的劳动者,人才的智能的发挥促进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在适应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的劳动方式和劳动者本身发生的新变化,及时更新观念,在全社会积极地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个性的良好氛围,创造出培育文化人才的社会条件。
坚持走人才支撑产业发展之路,以人才建设来推动文化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运用艺术和经济手段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文化经营管理和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同时培养“生活的艺术家”和文化市场的消费者。在具体实施人才支撑文化产业发展道路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根据地区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地制定文化产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的培养计划,同时利用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培训,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的广度和力度;二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拓宽人才选择途径,创造人才出现的环境,把吸引人才的各项工作做细致,既吸引人才投身到文化产业领域,又为他们在文化产业中施展才能创造有利的环境氛围,让他们毫无后顾之忧地专心于文化产业领域的工作,还要形成人才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保障各种人才能够根据个人的兴趣,自由地选择从事工作类型,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领域人才的自我成长;三是打造高端文化创业平台,有计划地吸纳国际化的优秀文化产业人才,同时有重点地筛选一批有潜力的中青年文化人才到国内外大型文化企业研修和高等学府深造,充实和优化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四是关注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万丈高楼从低起,对于文化产业这栋大厦来讲,基层文化工作是最直接基础,而基层的文化队伍的工作是最直接面对大众的,变数很大。因此,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给予关心爱护,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1]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知识支撑和人才支持。
4.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扩大大众文化的受众基础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建设发展,教育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大众的受教育水平与大众文化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当前大众文化产业朝向高新科技方向的发展,大众文化产品尤其是现代媒介具有较高的科技知识含量,在客观上就要求受众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水平。同时许多大众文化形式在娱乐中寓教育于乐,因此对大众进行道德教育和思想引导也需要他们能够透过现象来理解本质,这对于受众的智力和受教育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大众文化是属于大众的文化,人民的文化,要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惠及大众,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就是通过教育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
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加大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尤其是针对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教育资金、教育师资的投入,努力缩小这些地区与城市和东部地区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同时,还要在这些地区合理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着重发展这些地区的网络技术知识教育,提高大众对互联网技术的认识和驾驭能力,努力提升教育和文化水平落后地区大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众的时代新观念,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扩大潜在的受众群体。此外,贴近日常生活、内容通俗易懂、形式活泼生动等特点,使大众文化在传播法制观念、诚信观念、时间观念、公平交易观念、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等一系列时代新观念、进行社会性文化教育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形式宣扬价值观念引导,能够寓教于乐地对大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四)优化文化发展环境,促进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健康的文化生态环境是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环境支撑。要促进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优化大众文化发展的生态环境。
1.完善现代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
大众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产品,它的整个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都存在于市场中,大众文化要完全遵循市场运作规律。因此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首先就要完善现代文化服务体系,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优化大众文化发展的环境。
加快现代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服务企业向集团化、系统化、网络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运用现代市场组织形式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打破行业垄断和条块分割,促进文化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内市场统一合理流动,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努力寻求市场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结合点,使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主要从宏观规划、法律约束、培育环境三方面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大众文化市场的管理,引导和规范大众文化的顺利发展,这是对于大众文化正确的态度。首先,国家在宏观上对大众文化进行总体的规划,对大众文化的生产部门和流通部门实施规范化管理。要根据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把握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对加强对大众文化的监管,对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流通环节把好关,坚决抵制西方的文化侵略。其次,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文化市场的法制建设,制定健全的文化市场法规,加强文化市场的法制化管理。这面有两层意义:第一,在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过程,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依照法律来调整大众文化不合理性的成分,剔除大众文化中的糟粕(如暴力、色情、封建迷信),从源头上遏止大众文化腐朽内容的出现,并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杠杆来调节大众文化商业利益的分成,使大众文化的生产和销售划归到正常有序的法治化轨道。第二,增强大众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大众文化市场中的盗版、侵权等违法行为,坚决清除大众文化市场的色情、迷信等丑恶现象,建立监管网吧等新兴媒体服务业的长效机制等。最后,制定正确的文化政策和文化发展战略,为大众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和良好的政治环境。一方面我们要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来提高我们自身的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借助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来进行监管,以期为大众文化发展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
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法规建设。深化体制改革,进行体制创新,形成统一有序、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政府管理部门依法管理文化市场奠定基础。
2.缩小贫富差距,优化城乡大众文化一体化的经济环境
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最主要是要通过大众素质的提高,通过大众对落后、消极文化的自我否定来实现进步和发展。而限制大众教育素质提高的主要因素是经济。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影响社会变迁的根本因素,同样经济也是造成文化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根源。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由低向高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当一个人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包括衣、食、住、行)不能满足的时候,其他需求就被压抑着,似乎物质需要是唯一的需要,只有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时,作为高级层次的精神文化才能作为一种目的需要而产生。因此,对于生活在农村和西部地区的物质生活不很富裕的大多数工人、农民群体,由于收入低,社会保障不健全,他们生活的基本需要还没有解决好,大众文化不能引起他们更多地关注。而中国大众文化要成为真正的大众文化,其外延必须拓展,由城市的市民扩大到农村的农民群众。因此,要使城乡大众都能平等地满足精神文化的需求,最根本的就是要缩小社会收入差距。
要缩小社会收入差距,优化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环境,政府必须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积极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缩小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首先,政府应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注重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体制,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益和公平的关系,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同时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42]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教育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减少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逐步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逐步减少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只有切实地扭转了贫富差距,解决了大众基本生存的物质要求,才能真正地为大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创造条件。
3.完善大众文化产品评价体系,注重弘扬大众文化的人文精神
人们对于大众文化的评价和态度也会影响到大众文化的发展,因此根据时代的发展来完善大众文化产品的评价体系,不断地提高大众文化的格调,注重弘扬人文精神,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言论环境。这要从两个方面来做:
一方面,遵循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对大众文化作品评价的基本标准。充分利用现在新媒介的传播优势把大众评价、专家评价及社会反映统一起来,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中国大众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的区别就在于:中国大众文化的社会主义性和人民性,中国大众文化的接受群体是人民群众,因此中国的大众文化本质上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文化,要惠及人民,这是大众文化的基本立场。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大众文化工作的基本标准,大众文化产品制作时要考虑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要求最为迫切的文化问题,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激发人民大众参与文化建设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众文化产品播出时要真正地使人民群众享受到大众文化产品带来精神享受。同时组织文艺评价队伍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评论,公平公正地进行文艺作品的评价,能够褒优贬劣,抑浊扬清,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对大众文化创造的科学评价方式,为大众文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民大众的文化程度、思想修养、生活阅历的情况参差不齐,他们的关注点更多时候只是大众文化带来的愉悦,对于大众文化精神层面的启示不能完全理解,甚至忽视不计。因而提高全民精神文化素质,尤其是审美素质,就成为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加强大众的思想道德教育,发挥大众传媒优势,把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大众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质,才能提升大众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品位。
另一方面,提高大众文化产品的社会责任。当今社会,大众文化与经济紧密结合,大众文化产品的经济味道越发浓厚,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的比重越来越大,大众文化生产已经注重通过其品牌、设计将一定的文化形态、审美情趣、价值观念附加在产品上,使之成为一定意义上的文化产品,因此而引起大众的追捧,创造出极大的经济效益。但是无论大众文化产品承担着怎样的经济功能和取悦大众的娱乐功能,它都没有理由走向庸俗,没有理由丧失大众文化自身应有的根本风格及对社会大众的教化功能。大众文化不能丢失文化的人文精神,它有责任去提高大众的审美品位和趣味。同时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更不能放弃对于大众文化的引领和指导,而应通过努力来提升大众文化的精神品味,在大众文化产品制作过程中增加高雅文化的内容。加强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消除两者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走雅俗共赏的道路。高雅文化可以在保持高品位精神文化目标的同时,努力改变“曲高和寡”的状态,可以从内容到形式上增加可接受性,积极向大众靠近。另外,大众文化在保有通俗性、娱乐性的同时,可借鉴高雅文化的优势,充分挖掘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相信这样一定会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精品。
4.加强与国外大众文化的交流、提升中国大众文化的软权力
全球化是当前中国大众文化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在这种条件下,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不可能闭关自守,只有适应全球化的国际趋势,加强与国外大众文化的交流、合作与对话,坚持“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的文化观,才能为大众文化提供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不断提升中国大众文化的软权力。
“拿来主义”是根据鲁迅先生最早提出的拿来主义的文化观演化而来的,而“送去主义”则是根据季羡林先生主张对民族文化走向国际市场就要送去的发展思想而来的[43]。做好拿来与送去,对于中国大众文化发展来说,就会形成展示和塑造自身文化,抵御西方强势文化的同化,增进和提升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的发展氛围。
坚持“拿来主义”就是要在我国大众文化发展过程中实施引进战略。第一,重视和提高国际合作,在大众文化领域积极展开国际合作,适时地调整国际合作方面的政策,根据我国大众文化发展的目标和情况,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大胆地引进不同国家大众文化的先进的生产传播技术以及先进的销售模式;第二,积极引进国外大众文化作品,吸收国外大众文化的优秀成果。借助国外大众文化力量,改进自身的发展情况,在大众文化的策划方式、组织制作、投入使用、市场策划等不同方面吸取有益的养分,积极改变现有的不符合大众文化发展的部分,以期更好地促进国内大众文化的制作质量,提高自己的发展能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坚持“送去主义”就是要积极地把中国优秀的大众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形成中国文化的世界性影响力,确立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地位。第一,主动参与世界文化活动,扩大中国大众文化的国际影响。只有主动地参与世界文化活动,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上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和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做到知己知彼,将中国优秀的大众文化作品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展示,注入中国文化的优秀因子。这一方面,中国的电影走在了前面,著名导演李安、张艺谋屡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对扩大我国电影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有着积极的贡献。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国际文坛上书写了中国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二,积极策划和组织国外展演,展示我国大众文化成果。抓住一切机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实现中国大众文化外向发展的重要渠道。我们必须增强主动性,自己创造机会,在世界上展示我国大众文化的成就。积极与国际文化机构合作,策划和组织我国大众文化产品的国外展演,就是我国大众文化获得世界性影响的重要环节。[44]这个方面,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些成功的尝试。2012年中国成功地举办了上海世博会,广州航展,这些活动让世界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发展,也为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
综上,在全球化的时代,文化的开放是必然的选择。大众文化的发展需要加强与国外大众文化的交流和借鉴,融入国际化发展氛围,提升自身的软实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