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讨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控制的关系与影响

探讨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控制的关系与影响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里需要注意意识形态控制与思想控制的区别,意识形态控制并不等于思想控制。意识形态控制是一种思想教育,是为巩固政治体系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鉴于大众文化自身的这种特征,大众文化成为意识形态控制的有效手段。

探讨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控制的关系与影响

现代国家的统治者都在不断地进行主导意识形态的宣传和灌输,对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抵触的意识形态进行控制和打压,只是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国家,其宣传、灌输、反对、抵制的手段和方式不同。处于主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和手段,意识形态控制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使用有效的传播意识形态工具,维护国家的统治。

当一个阶级革命成功,国家统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实行意识形态的领导,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民众,保持主流意识形态在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实现思想的统一。这充分显现了统治阶级执政后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也就出现“意识形态控制”的问题。

本文的意识形态控制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意识形态本身的约束性;第二指统治阶级通过垄断社会政治资源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支配和控制。

意识形态作为人类思想和行为的价值取向系统,对社会中个体的思想与行为都有很强的约束力。在阶级社会里,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由于具有对社会资源的全面占有与使用上的优势,能轻松地对社会成员的思想进行控制,[2]同时还会刻意采取种种方式有意识地对人的思想进行控制。这是阶级社会中普遍采用的思想控制方式。

在现代社会,意识形态控制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来越丰富,从巩固统治者所掌握的政权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来说,对社会个体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的方方面面都属于意识形态控制的范围。这里需要注意意识形态控制与思想控制的区别,意识形态控制并不等于思想控制。意识形态控制是一种思想教育,是为巩固政治体系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其中进行的思想教育是一种思想引导,思想引导是在思想自由的基础上,采取柔性的方式进行的价值指引。而思想控制则是思想自由的一种对立面,采取完全刚性的方式对人的自由实行完全的控制。[3]

当初资产阶级实现社会统治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控制着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控制着社会的主流思想意识,资产阶级表面宣扬自由、民主、平等,给普通大众提供了更好的物质享受和社会福利,但资产阶级社会的本质并没有因此改变,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仍然是资产者的思想意识,这种意识形态必然是维护资产者固有的统治地位。资产阶级以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作为向民众宣传阶级思想的切入口,以尊重每个人的思想自由为出发点,但事实上并不是像事情表面现象所显示出来的那样,资产阶级并没有放弃对民众思想的引导和控制,而是采取了更为隐蔽的意识形态的方式,把有利于资产阶级统治的价值观念渗透给个人。统治阶级把自身的经济利益转化成政治上的需要,再把政治需要转换成个人的本能需要。当这个过程完成之后,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需要和政治需要就转变成社会个体的心理和本能需要,这时的意识形态控制就成为一种无法意识到的控制。

同时,国家作为社会的统治力量,利用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施控制、加工和改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包括由经济、军事科技实力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的软实力,“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软实力实质上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诉求。”[4]它不用实实在在的威胁或报酬就能得到所想要的结果,就像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是一种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其核心就是文化软实力。由于文化可以跨国界流通,这使得文化扩散性传播及其所产生的资源再开发成为建构国家形象和实力的主要途径,在这种文化传播中,大众传媒是其中一个主要的传播系统,成为国家增强自己软实力的主要传播渠道。(www.xing528.com)

大众文化成了一种超越潜在的阶级界线的调整各阶级利益的力量。大众文化是由资产者生产出来的,它必然包含和表现着资产者的意识形态,同时大众文化的受众群体是普通民众,只有受众群体喜欢和接受才能获取更大的利润,所以,大众文化也会兼顾大众的喜好和价值标准。鉴于大众文化自身的这种特征,大众文化成为意识形态控制的有效手段。通过控制大众媒介来实现社会控制,是现代政治体系很常用的做法。利用大众传媒引导、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使个人和集体的行为服从社会整体的利益,使个人和团体的自由与社会秩序实现对立的统一,通过价值观的推销和舆论的引导,可以将社会大众纳入政治体系所期望的轨道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和蔓延,大众文化如今已成为各个国家风光无限的产业,不仅带来滚滚商业利润,而在精神生产方面也扬眉吐气,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指标,成为背后有政府推动的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的铺天盖地的宣传,利用声像手段来吸引而不是强迫大众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由于国家政权对文化、意识形态为核心的“软权力”的重视和支持,使得大众文化在整合资源、统一价值观方面发挥着比暴力统治更加出色的影响。

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流行音乐之王的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1958年—2009年)是流行音乐和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他从20世纪80年代起为整个现代流行音乐史缔造了一个传奇般的时代。杰克逊在作词、作曲、场景制作、编曲、演唱、乐器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在舞蹈、舞台表演、时尚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贡献和非凡的影响力,影响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流行音乐迷。杰克逊被公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艺人,亦是世上为人们所公认的最受欢迎和最多支持者的艺人。2009年当杰克逊逝世的消息传出,震惊了全世界,亿万歌迷为之伤心落泪,自发组织悼念这个大众流行音乐之王。美国政府深知杰克逊对公众的影响力,当70万歌迷到洛杉矶进行现场悼念时,洛杉矶市政府出动了2000名政府工作人员维持秩序,美国88家电影院对杰克逊葬礼进行了现场直播。在电视机前观看杰克逊葬礼的全球观众人数将近30亿,收视率创下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美国政府对全球大众喜爱的流行音乐之王逝世的积极关注和支持,通过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使之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带来一种正统化的宣传效果,这一举动在全球亿万大众面前,宣传美国政府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表现出国家政权利用大众文化维护和加强政治体制所作出的努力。

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同样达到意识形态的整合作用。在春节这个对于中国人来说的特殊节日里,借助电视、网络这样的大众传媒,将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价值观、规范、秩序等思想观念及行为规范,融合在契合民族心理的各种形式的文艺节目里,传递给全世界的中国人,提供了社会、文化、民族、国家等方面一致身份认同的可能性,引起人们心理上的共鸣,从而建构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权威,达到整合社会、维护稳定的目的。春节晚会连续三十多年的举办,已经成为许多中国人团圆饭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品,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借助于各种传统节目、民俗仪式表现得更为深入人心。春节晚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变迁,暂时性地消解了社会各个利益群体间的冲突和矛盾,安抚和慰问了社会成员的恐惧、焦虑情绪,营造了社会和谐的整体局面,能够促进并维护社会思想的统一,促使人们接受当代的社会条件、生活方式,认同主流的价值、信念和行为等,从而达到意识形态控制的目的。

大众文化在传承政治文化、塑造政治人格、建构政治价值、维持政治体系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以影视文化为例,电影和电视的出现改变了过去以书面语言和广播传播的意识形态传播模式,在影视文化里把政治人物从后台转移到了前台,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之内,从而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今天,人们从各新闻节目中能够经常见到各个国家领导人的外交活动,能够看到国外政治家在竞选时有专门团队为其进行形象设计,也能看到中国的领导人每天以亲切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影视文化改变了人们对政治生活领域的全面认识。同时影视文化缩短了政治家与大众在内的各阶层之间的心理距离,具体的形象有利于打破语言和声音构成的幻象,将政治家视为与普通人一样的平常人,对于政治的正常发展和看待政治家的正常心态无疑都是有益的。如果说语言传播的口传文化是贵族统治下的产物,文字传播的印刷文化是精英专制下的产物,那么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电子文化是民主政治的伴生物。这种区分方法说明文化传播工具的技术进步与文化的普及、大众化、民主化趋势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另外,大众文化还在提升大众的政治参与,实现良好沟通,加强大众的权利意识,锻炼提高大众的政治能力等方面也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健康的娱乐文化是提升政治社会化效果的最好方式,广告推销的不仅是产品,而且还有价值观、信念和政策,“新闻媒介都被当作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教育人民使他们在社会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